重庆市丰都县三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791797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丰都县三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市丰都县三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庆市丰都县三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庆市丰都县三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庆市丰都县三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丰都县三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丰都县三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丰都县三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1、选出下列各组注音全对的一项A.澎湃(bi)哺育(p)狂澜(ln)B.祈祷(q)炽痛(zh)机杼(zh)C.惩罚(chn)谰语(ln)田垄(ln)D.金柝(tu)军帖(ti)蚱蜢(z)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正确的一组是(1)平常的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 ),就是街上也能听到。(2)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3)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 )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上课,不等你了。”(4)你是伟大的(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A.喧闹 安静 温和 勇

2、敢 B.吵闹 肃静 温柔 顽强C.热闹 寂静 柔和 英勇 D.喧闹 肃静 温和 英雄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鲁迅先生的一生,写了不少讽刺揭露反动派罪恶的杂文。B.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C.在他不断的启发教育下,终于使我认识了错误。D.还没吃晚饭,我已经做完了作业,只剩下外语作业还没动手。4、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B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C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D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5、名句积累此夜曲中闻折

3、柳,_。春夜洛城闻笛_,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你写出古代诗人歌咏黄河的语句:_,_。6、文学放飞古时有一位富商在太湖边建造了一座酒楼,邀请四方文人来此聚合,欲请大家为酒楼题一个雅名。富商提出包含四个意思:其一,他姓王,其二,他有钱,其三,他出身皮匠,其四,酒楼在湖边。文人们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然而没有一个题名能中富商的意。这时,一位穷秀才路过,听说此事走进酒楼,当众题写了三个大字。其巧妙的构思博得全场喝彩,你知道他题的是什么名吗?二、阅读和探究(一)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的心里怀着 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

4、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灵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 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 的狂风这时我听见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地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

5、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下得不回去。1、按原文在横线上填词: 2、语段第一句话在全文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试从结构、内容上分析。 3、“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文中还有多处类似的句子,如何理解“她呼唤”“她召唤”?“无时无刻”说明了什么? 4、第二段话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其用意是什么? 5、课文不仅满怀深情地描摹了故乡的美丽景色,还回忆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试摘出课文中回忆“我”在故乡成长足迹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6、仿照画线的句子写话。对于 ,我的心里怀着 ,我无时无刻 ,无时无刻 。(二)吹口琴的男孩我曾在一个小城居住过一段时间

6、。春天的早晨,这里常常会泛起大雾,因此我上班的时间通常是很早的。我在一家书店里工作。街角上有一根竖起的木杆,上面垂挂着一只广播喇叭。我每天都从它的下面经过,当然,它也框定了我的生活规律,从那段清晨音乐一响,我就知道,是该起床的时间了,随后是固定的一些上班前的准备工作刷牙,洗脸,用那柄木梳胡乱地梳理几下头发。吃点简单的早饭后,马上推出那架叮当作响的自行车驶入弯曲狭窄的小街。那段音乐要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声音足以涵盖我住地周围的大部分地区。一天,我照例穿过这条街口去上班,无意中一回头,我发现在那根木杆下站着一个孩子。他瘦瘦的。穿着很单薄。从他的目光中我还可以断定:他是一个盲童。雾仍很大。我想他

7、一定是凭借着这声音的指引才摸到这里来的。此后的每天,我都能看到这个孩子。那个男孩也知道在一阵车铃声响过之后,便会有人停下来,默默地陪他听上会儿音乐。但我们谁都没有说话。这样的默契很快随着这条街道的拓宽被打破,那只喇叭被人摘走了。那个男孩也随之没有再来。再次遇到他是三个月以后的事了。当时我正穿过小街,忽然听到从街口处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的琴声。我循声而去,只见一个男孩坐在青石板上,在动情地吹着一只口琴。正是那个男孩。我停住了车子。他也感觉到我的存在,但他没有理会。那只口琴在日光的照耀下闪着动人的白光。“明天还来吗?”我问。他分明是要回家了。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分辨我声音的确切含义。“嗯”,他终于点

8、点头。双手牢牢地握着那只锃亮的口琴。“你的家住在哪儿?”他没做声。只是用手指了指前面显然是那些低矮平房中的某一户人家。第二天,我又来到了那里。而且果然又看见了他。不同的是在他的面前放了一只盛满清水的盆子,他用一把小毛刷摸索着擦拭那只口琴。“怎么不吹了?”我弯下腰,一把握住那双干瘦的小手。他没有拒绝。“我就是陪你听音乐的那个叔叔,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吹了呢?”“他不该这样说我!”他显然是相信了我。“他是谁?”“那个借我口琴的孩子。”“他说什么了?”“他说他说你怎样吹不都是一个瞎子吗?我当初借你口琴是因为你实在是太可怜了,我一吹口琴,你就跟在我身后,索性不如”我看到这个男孩的眼中有盈盈的泪光在闪动。

9、“现在,我要把这只口琴刷干净,还给他!让他知道,他的口琴是干净的,千万可别弄脏了它!”我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对这个男孩说:“等着,孩子,明天你将会得到一把新的、干净的口琴。请相信叔叔,好吗?”他的手紧紧握了一握。“那好吧。”这个男孩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第二天,他穿了一件干净的衣服迎候我。我把口琴递给他:“这是我在商店刚刚买的,和原来的一模一样。”“等着,叔叔,”他的口气柔和了许多,“十天以后你再来这里好吗?”他几乎是恳求的样子。我答应了他。十天过去了。我们又见面了。那个男孩手里攥着一个布口袋,我明白了一切,想阻止他,但他的固执劲儿又上来了,“叔叔,这是我和妈妈糊纸盒挣的钱,您收下吧,我不能白

10、要您的口琴。真的,叔叔。”我沉默地看着那个瘦瘦的男孩,慢慢接过了这折皱的分分角角。“告诉你,叔叔,我还要上盲童学校呢。以后就会有好多老师教我唱歌,吹琴了”这个孩子内心的光明也将我一下子照亮了。“再吹一次,好吗?”“好!”琴声慢慢地升了起来。1、为什么在介绍男孩之前写我的上班路途等相关情况?2、文章主要写了我与男孩相遇的几个镜头?请你为他们各拟一个小标题。3、“但我们谁都没有说话。”为什么两人都选择默默聆听,默不作声呢?4、“让他知道,他的口琴是干净的,千万别弄脏了它”有何弦外之音?5、“他几乎是恳求的样子”为什么会是如此神情呢?从中你读出了什么?6、文中“这个孩子内心的光明也将我一下子照亮了”

11、有何深刻含意?请以“我心中的吹口琴的男孩”为标题,用150字左右谈谈对他的印象。(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儿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当户织( )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12、( )关山度若飞( ) 但闻黄河流水鸣渐渐( )2、指出划线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 ) (2)( )3、默写填空。(1)选段中写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 。(2)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 。(3)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4)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4、对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的声音,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织机声,有人认为是叹息声,有人认为是虫鸣声。你认为是哪种声音?请写出理由。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句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概括地写出了木兰驰骋沙场的矫健身姿。请你展开联想,用简短的文字具体描写出木兰驰骋沙场的动作、神态、表情等。三、体验和作文请把你自己当成韩麦尔先生,穿上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时穿的西服,然后用心体会一下教了十几年法语的老师在上最后一节法语课时的心情、思绪、感受,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最后一课。 (二)1、这是我与男孩相遇的条件。是故事展开的背景。 2、五个镜头,小标题可为:默默聆听心曲;街口动吹奏;含泪洗刷屈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