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电大生产与运作试题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79083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电大生产与运作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2电大生产与运作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2电大生产与运作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2电大生产与运作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2电大生产与运作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电大生产与运作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电大生产与运作试题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1. 简述工作抽样的主要用途以及确定抽样次数的方法?(8.3.12)答:工作抽样的主要用途:测定设备和人员工作与停歇的时间比率、测定各类工时消耗的比例。抽样次数的确定取决于要求的测定精确。式中,N作为抽样次数;E为抽样估计绝对误差;Z为置信度系数;p为抽样对象的比例。2. 简述劳动定额的定义以及制定方法。(8.3.13)答:劳动定额的定义是在同等技术与管理水平下,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中等熟练程度和能力的工人能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项工作的平均时间。劳动定额 = 作业时间+准备结束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制定方法:经验法、统计法、类推法、

2、技术测定法。3. 简述学习效应和学习曲线的概念,并简要分析学习曲线的用途。(8.3.14)答:所谓学习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重复地从某一项工作时,由于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和通过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使继续从事该项工作所需的时间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在降低到一定水平后才趋于稳定。学习曲线表示的是累计完成的产品数量和完成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模型为:学习曲线的用途:估计未来单件工时的变化和生产率;制定将来的时间定额;制定提高产品质量的计划等。4. 简要分析用于过程分析的工具。(8.3.19)答:流程图:以物料的流动为基本线索,描述作业顺序的图。作业图:以人的活动为基本线索,描述作业顺序

3、的图。活动图:描述一个工作周期内一个或多个操作者以及机器活动状况的图。图中将人或机器的活动分为两种状态:操作和空闲。5. 某厂刚完成生产10件重要产品的任务,并发现每意见的作业时间如表8-12所示。(8.3.33)表8-12 每件产品需要作业时间表件数时间/h件数时间/h110006475275074463634842345629402551310385(1) 估计学习率为多少?解:通过计算可估计出学习率为75%,则学习曲线函数为:(2) 根据(1)的结果,计算再生产90件需要多少时间?(假定学习能力不会丧失)解:再生产90件需要花费的总时间(3) 生产第1000件需要多少时间?解:生产第10

4、00件需要花费时间6. 简述企业生产计划体系。(9.3.1)答:如图9-2所示,生产计划体系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计划要求和特点。第四层环境预测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经营预测产品和市场计划资源计划财务计划市场预测、已签合同粗能力需求计划第二层:产品出产进度主生产计划(MPS)第三层:物料需求计划(MRP)生产能力需求计划(CRP)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物料供应计划第一层:总生产计划库存情况最终装配计划7. 在考虑需求量与供应能力的平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9.3.5)答:需求量与供应能力的平衡,与劳动力的平衡,与物资供应的平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与外部协作的平

5、衡。8. 对某产品的需求预测如表9-12所示。(9.4.2)表9-12 对某产品的需求预测月份123456需求量/件276033203970354031802900设:Cw为单位人工成本,每月分别为2520元/人、2400元/人、2760元/人、2520元/人、2640元/人、2640元/人;CH为招聘一个工人的费用,CH=450元/人;CL为解聘一个工人的费用,CL=600元/人;CI为维持单件产品库存一个周期的费用,CI=5元/件/周期;Pi为产品产量;产品单件工时为1h/件;Wi为工人数;Hi为招聘人数;Li为解聘人数;Ii为库存量;i为月份。试用线性规划模型求最优的总生产计划。解:模型

6、假设第1期的初期工人刷为35人,初始库存量为0.Min2520W1 + 2400W2+2760W3+2520W4+2640W5+2640W6+450H1+450H2+450H3+450H4+450H5+450H6+600L1+600L2+600L3+600L4+600L5+600L6+5I1+5I2+5I3+5I4+5I5+5I6约束条件:1. 生产能力的约束P184W1 (84是1分月一个工人提供的工作小时数,下同)P280W2;P392W3;p484W4;P588W5;P688W42. 人工能力的约束W1=35+H1-L1;W2=W1+H2-L2W3=W2+H3-L3;W4=W3+H4-L

7、4W5=W4+H5-L5;W6=W5+H6-L63. 库存能力的约束I1 = P1-2760;I2=I1+P2-3320I3=I2+P3-3970;I4=I3+P4-3540I5=I4+P5-3180;I6=I5+P6-29004. 非负条件的约束(略)最后求得的最优解如表9-17所示。表9-17 最优生产计划月份产量/件库存量/件招聘人数/人解聘人数/人需要工人数/人12940.000180.000035.0000023232.85792.857145.40.4107133877.1431.42.1428643540.00042.1428653180.0006.36.1363662900.0

8、003.32.95455总费用为.60元。9. 衡量转换过程效率的主要指标有哪些?(1.3.9)答:衡量转换系统效率的主要指标如下:(1) 效率:生产率=产出/投入(2) 成本:单位成本=总投入/总产量(3) 质量:产品合格率。(4) 时间:生产周期(5) 速度: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频率(6) 适应性:提供多种产品的能力。(7) 服务:系统的技术继承性10. 说明服务产品的特点。(1.3.10)答:服务产品的特点如下:(1) 服务产品是无形的,不能存储,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费。(2) 顾客参与生产过程,服务人员与顾客高度接触。(3) 多数服务伴有物质产品的生产。(4) 每个顾客都是产品的专家。(5)

9、工作质量不等于服务质量。(6) 一种行业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另一个行业中可能完全行不通。(7) 服务种类繁多。11. 说明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及各种生产类型的特点。(1.3.14)12. 简述企业生产能力的定义。(5.3.1)答: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可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在一定的时期内和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一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13. 如何从战略角度考虑生产运作能力?(5.3.8)答:生产运作能力剩余战略方面:生产运作能力剩余和生产运作能力的利用程度,实质上反映了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拥有一定的生产运作能力剩余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生产运作能力的利用程度是一对矛盾。围绕

10、着解决这一矛盾,企业可根据不用的指导思想,选择高、中、低等不同水平的生产运作能力剩余,形成不同的生产运作能力剩余战略。生产运作能力扩大的时机与规模战略方面:生产运作能力扩大的规模一般随生产运作能力扩大的时间间隔的延长而增大。企业在选择生产运作能力扩大的时机与规模时,存在3种战略:扩张主义者和等等看两种极端战略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跟随战略。14. 某跨国连锁超市企业在上海市有3家超市,坐标分别为(37,61)、(12,49)、(29,20)。现在该企业打算在上海建立分部,管理上海市的业务。假设3家超市的销售额是相同的。(6.3.24)(1) 用重心法决定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解:因为3家超市的销售额

11、相同,可以将他们的销售额假设为1.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也就是3家超市的重心坐标,可以这样计算:x=(37+12+29)/3=27y=(61+49+20)/3=43.3(2) 如果该企业计划在上海建立第四家超市,其坐标为(16,18),那么如果计划通过,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应该作何改变?解:增加一家超市后,重心坐标将变为:x=(37+12+29+16)/4=24.3y=(61+49+20+18)/.4=3715. 某消费电子产品公司欲生产一款mp3产品,可能选择在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印尼生产。该产品的售价预计为130美元/单位。各地的成本结构如表6-17所示。(6.3.27)表6-17 各地的成本

12、结构产地固定成本/(美元/年)可变成本/(美元/单位)中国香港75.00中国大陆50.00印度尼西亚25.00(1) 预期销量为每年6000单位,求最经济的厂址。解:年总成本(中国香港) = 美元+75x6000美元 = 美元年总成本(中国大陆) = 美元+50x6000美元 = 美元年总成本(印尼) = 美元+25x6000美元 = 美元因此,产地选择中国大陆的成本最低。另外,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产品售价在这个题目种对最终结果没有影响。(2) 如果在中国香港制造该产品,那么预期的利润是多少?解:首先必须知道,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而销售收入又等于售价乘以销售量。如果在中国香港生产该产品,

13、那么年销售收入 = 130x6000美元= 美元年利润 = 美元 美元 = 美元16. 简述工艺专业化和产品专业化的优缺点。(7.3.3)答:工艺专业化的优点有:生产定制化;设备和人员灵活;设备上的投资较小;受故障的影响较小;工作满意度高。缺点有:材料处理成本较高;产量和设备利用率低;高技能工人的成本较高;生产控制更复杂;每个员工的监督成本提高。对象专业化的优点有:人员和设备的利用率高;材料处理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在制品库存较少;生产控制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缺点有:系统缺乏柔性;专用设备的成本较高;工序相互依赖;工作满意度低。17.答:制造业生产类型的划分,可以使用以下定量方法:(1) 根据

14、工作地负荷系数分类 式中,K-工作地负荷系数; t -某产品的单件工时; r -该产品的平均出产节拍; N -该产品的计划年生产量 -全年制度工作时间; -该工作地的设备利用系数1) K 0.5, 大量生产:产品品种少,产量大,重复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劳动分工细,成本低,适应性差。2) 0.05 K 0.5,成批生产:产品品种较多,产量较多,重复生产,设备部分专用,生产效率较高,成本较高。3) K 0.05,单件小批生产:产品品种多,产量低,基本不重复生产,设备大多是通用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适应性高。(2) 根据生产任务的来源,可以把生产分为订货生产(MTO)、备货生产(MTS)和订货装配(ATO)3个类型。1) 订货生产(Make to Order, MTO):零部件和最终产品都根据订货进行生产,如裁缝店、发电站。2) 备货生产(Make to Stock, MTS):零部件和最终产品都根据需求预测进行生产,如家电产品。3) 订货装配(Assemble to Order, ATO):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