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单元结构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79000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闫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单元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闫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单元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闫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单元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闫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单元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闫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单元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闫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单元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闫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单元结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关注科学 单元概说单元导语: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用小品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具有内容的科学性、文笔的生动性、内容的通俗性的特点。近几年来,在各类考试中,科学小品文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无论从内容、形式到命题的设计都有新的尝试和创新。因此,在说明文学习中不能忽视科学小品文。单元目标:语文应运1、 能熟练朗读课文,了解文中介绍的一些科学知识。2、 能指出文中运用的主要表达方

2、式: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议论和说明相结合,并能说说它们在稳重的作用。3、 了解议论和说明的一些方法。语文审美1、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2、 学习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语文研究1、 组成合作小组展开采访、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身边的科技发明情况,举办一次口头新文发布会。2、 查阅和收集有关“狼”的资料,病进行小组合作,说说对“狼”的认识,进而学会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单元说明本单元的主题词是“关注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相同的。在学语文中学科学,在学科学中学语文。本单元中,我们可以倾听科学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和足音,品位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领略到别样的情味与风光。斜塔上的实验

3、这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文章。叙事生动形象,文字比较浅显,学习时更多的着眼于记叙和描写怎样结合在一起的。两课时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是一篇议论文。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学习过程中了解本文论证结构的严密性,弄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思想、树立创新意识。两课时宇宙里有些什么这是一篇介绍宇宙的有关知识的科学小品。宇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广漠神奇的世界。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畅谈自己所了解的、所想象的宇宙,增加我们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兴趣。学习科学小品文我们还要着眼于文学

4、性,了解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为写好简单的说明文打下基础。一课时梦溪笔谈二则 表现古代科学成就的两篇文言文,我们学会利用工具书和文本注释,了解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岁、穰、患、贻”等和常见的文言虚词“之、其、以、悉”等,感受文章简介生动,详略得当。两课时诵读欣赏论语十二则论语十二则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也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有求知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意近旨远。学习的时候理解文章的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一课时以虫治虫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及文言虚词的用法;

5、2、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成就;3、关心农业发展,关注科技发展。(导语:当我们翻开中国的科学史犹如打开了巨大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世上的珍奇异宝,光辉夺目,粲然辉煌,而其中有一部书却像一颗无比美丽的珍珠藏于其中,这部书的作者及其作品和内容,就隐含在下面这幅对联中,细心的你,发现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子午书简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课前热身】牛刀小试:你能说出下面嵌名联说的是谁?“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学生:(导语:你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了解。对于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足够优秀,我们往往会给他戴上一个某某家的帽子,

6、比如欧阳修是文学家,祖冲之是数学家,赵普是政治家,张衡是物理学家,徐霞客是地理学家,华佗是医学家,张骞是外交家,如果我们把这些帽子戴到一个人的头上,你会不会觉得此人足够的神奇和伟大呢?更为神奇的是除了这些帽子,他的头上还有工程师,农业专家生物学博士水利专家,兵器专家等几顶光彩的帽子。他就是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他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被称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历法地理地质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以虫治虫。)一、自主预习(相信自己一定行)(一)自学指导1、根据课前热身,整理并掌握文学尝试。2、用二分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7、,读准字音、读清停顿、尽量读得通顺流畅,要求勾画圈点出生僻字和难以理解的词句。通过自学注解、查阅工具书、请教同伴解决疑难。(二)自学检测:1整理并掌握文学常识。以虫治虫选自 。全书共30卷,内容涉及、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时期的科学成就,这部书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作者,字,(时期)科学家、政治家。他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2.熟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习题。(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狗蝎()其喙()大穰()傍不肯()(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其喙有qin()xn日子方皆尽()(3)解释加点的字词。方为秋田之害千万蔽地旬日

8、悉为两段岁以大穰以钳搏之(4)一词多义以:以虫治虫()岁以大穰()以钳搏之()其:其喙有钳() 其虫旧曾有之()之:秋田之害() 以钳搏之()土人谓之()其虫旧曾有之()(5)通假字土人谓之“傍不肯”:_同_(6)古今异义方悉岁古义今义3.借助注解等资料弄懂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并能顺畅地翻译全文大意(尽量字字落实)4、将本文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其大意。第一层: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年代、季节和范围。第二层: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第三层: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旧曾有之”。(导语: )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共享智慧)1、在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后,请同学们说一说

9、,作者在这里记录了一种什么现象?生物治虫2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3“岁以大穰”的原因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三、学以致用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一句说明了虫害发生的、和。一个字,显示虫害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2、(用课文原句填空)介绍子方虫时,一句写出了它的外貌特征,说明数量众多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巨大说明它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3、“岁以大穰”可见以虫治虫的成功,这就启示我们:四、拓展延伸1、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青蛙吃害虫、猫头鹰吃田鼠、啄木鸟吃害虫、金龟子吃蚜虫2、小组讨论利用生物治虫有什么好处

10、?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收、保护生态环境。3、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4、如果你现在是一乡之长,你所管辖的地区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蝗灾,你会如何来应对这种灾情?你还会坐等蝗虫的天敌出现吗?你会采用哪种最快捷、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大面积的农田里,可用飞机喷洒农药,小面积的用人工喷洒,较小范围内的可放鸡鸭去吃,或者出动人力用网捕捉。防治时要集中,全面。梵天寺木塔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以及课文的大意。2.根据人物的外部表情、行动等揣摩

11、人物的心理活动。3.联系课文的背景,了解我国古代的建筑成就。(导语:在杭州曾经有一座木塔,名为梵天寺木塔。它名噪一时,但在历史变迁中消失殆尽,如今已经没有了。据史料记载,它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宋乾德二年(964年)重建。这节课,就让沈括带领我们一起去了解梵天寺木塔重修的经过。)一、自主预习(相信自己一定行)(一)自学指导1、用二分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停顿、尽量读得通顺流畅。2、要求勾画圈点出生僻字和难以理解的词句。通过自学注解、查阅工具书、请教同伴解决疑难。(二)自学检测:1、熟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习题。(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梵天寺()喻皓()()贻以金钗()()讫()胠箧()()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