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明光市包集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788688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明光市包集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明光市包集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明光市包集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明光市包集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明光市包集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明光市包集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明光市包集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明光市包集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提示: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请务必将试卷上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的能力须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第一个特色,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直观与体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这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

2、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第二个特色,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对局部进行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全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全身的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种例证不胜枚举,说

3、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第三个特色,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满窗前,是一个境界;天心月圆,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关联、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第四个特色,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其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

4、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以上四项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三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三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论。正如海边冲浪的并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浪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

5、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选自读者2009年12期16页)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以悟为代表,比较重视直观体会,这是与具有缜密逻辑的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而言的。B、中国人观察事物不注重局部分析,观察事物的方式通常是重视统摄全面,中医与绘画就是这一思考方式的例证。C、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截然不同。D、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表达了中

6、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是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的一个例证。B、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所以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C、“文化”一词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它的语根是“人文化成”,太极图就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D、直观的悟性是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有机、全面与动态三个思考的角度,而这三个思考的角度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

7、“智人”,因为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每一种文化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B、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在中国经过华化成为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唯识宗,而不是理论严谨的净土宗,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C、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四个特色之间互相加强、彼此相关,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中就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D、中国人对“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的理解,说明了具有乐观的命运论,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种智慧是由深度的哲学探讨浓缩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

8、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 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

9、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祭葬,谥文安。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三杨,指明代台阁体

10、诗文的代表人物。)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至,不识碑所识:知道B、赏花赋诗,礼接优渥渥:深厚C、英上疏待罪。宥不问宥:宽恕D、居二年卒,年七十五居:居住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帝察其慎密毋俾前人独专其美B、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C、异日且以为己地朕且用尔D、因问以北伐事以英奏,复给予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英随皇帝北征路过李陵城,被召去查看石碑,王英发现碑上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担心日后起争

11、端,就将石碑击碎,沉入河底,受到了皇帝的赞扬。B、皇帝询问王英北伐之事,王英认为皇帝亲征,敌人定会远逃,希望皇帝不要穷追。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C、宣宗之时,天下安定。天子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曾勉励王英,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D、王英细致谨慎,端庄稳重,正直宽容,受四位皇帝恩遇。正统十二年,其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获罪入狱,王英上奏章等待治罪,皇上不问其罪。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3分) (2)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3分) (3)性直谅

12、,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4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89题。(8分)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8、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9、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4分) 四、

13、古诗文默写:(5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1) ,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语录)(2)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3)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4)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5)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李密陈情表)(6)今年欢笑复明年,。(白居易琵琶行)(7)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8)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一片白云谢志强他欣喜地听着羊圈传来的羊的叫声,他蹲在靠墙的地炉旁边,清出昨晚烧过的余灰,然后,用松枝和牛粪点燃起火,炖上铜壶。水

14、隐约地吟唱的时候,他掰了块砖茶丢进去,轻烟暖和着屋子。这时,屋外响起急骤的脚步声。渐渐近了,门框出现女儿一张惊惶的脸。女儿哭着,说:“阿爸,我那只小羊羔死了。”他关注着地炉里的火,表情平静,说:“嗯。”女儿说:“昨晚它还欢蹦乱跳呢,阿爸,它硬得像块白石头。”他脑子里还留着夜晚扫荡山谷的暴风雪的喧嚣。他说:“我等会儿去处理。”女儿泣声说:“阿爸,小羊羔”他倒出奶茶,取来糌粑,说:“坐下来。来,羊等着你要上山吃草。”父女俩安静地吃着。他想起有一回眼睁睁地看着雪崩遮蔽了牦牛,还有狼、雪豹、狐狸、秃鹫叼走了羊羔。他对失却有着精神准备,知道挡也挡不住。他捏着木勺舀着木碗里的糌粑,嚼出响声。女儿似乎担心响声惊扰了什么,嘴里克制着,她用手掰碎着糌粑。等到他听到出去的女儿传来模仿羊的叫声的时候,他站到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