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_成都市零诊模拟题_化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78837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_成都市零诊模拟题_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_成都市零诊模拟题_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_成都市零诊模拟题_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_成都市零诊模拟题_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_成都市零诊模拟题_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_成都市零诊模拟题_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_成都市零诊模拟题_化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模拟试题化 学 试 卷第卷(选择题 共44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Cl35.5 Cu64 Ba137本卷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H、D、T具有相同质子数,互为同素异形体BOH 与

2、 组成元素相同,含有相同的电子数CCH2CHC(CH3)3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生成3,3二甲基丁烷D结构示意图为 的两种粒子为同一种元素2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在沥青路面上翻晒粮食 为了保证肉类新鲜,在香肠内加入过量亚硝酸钠用无烟煤熏烤烤鸭 用“瘦肉精”喂养生猪 用小苏打做发酵粉做面包 用乙烯催熟水果ABCD3 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Na2SeO3的作用是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以上均不对4.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5.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 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B.由于W、Z、M元素的氢气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C.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

4、消毒剂6.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00ml 4mol/L盐酸与8.7gMnO2共热能制取氯气0.2NAB一定温度下0.1L 0.1mol/L的HA和1L0.01mol/L的HA所含A微粒数均为0.01NA C4.5 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NAD1.8g重水(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7. 分离和提纯下列各混合物的方法正确的是乙醇中混有苯酚(氢氧化钠溶液,蒸馏)二氧化硅中混有碘(升华)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结晶)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氯化钠(水解)生石灰中混有石灰石(溶解,过滤)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食盐中混有氯化铵(加热)高级脂肪

5、酸钠溶液中混有丙三醇(盐析,过滤)ABCD全部8.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吸收882kJ热量CN4沸点比P4(白磷)高D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9. 下列有关因果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因为盐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所以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B因为醋酸电离吸热,所以用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盐酸,前者放出热量少C因为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

6、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K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会减小D因为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所以O3比O2稳定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代号实 验实验目的ACl2、Br2分别与H2反应比较氯与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同温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的酸碱性比较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CAlCl3、MgCl2溶液中通人过量氨气比较镁与铝单质的还原性强弱D同温下用同一电路分别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某一元酸溶液导电能力比较该一元酸与盐酸酸性的强弱11在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

7、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B在A、B间某一点(不含A、B点),溶液中有c(Na+)c(CH3COO)c(OH)c(H+)C在C点,c(CH3COO)c(Na+)c(OH)c(H+)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12.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次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2mol/L。下列有关的断判正确的是( )A物质C的体积分数减小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x3 D物质B的转

8、化率降低13. 二氧化硅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形态,晶态二氧化硅主要存在于石英矿中。除石英外,SiO2还有鳞石英和方英石等多种变体。方英石结构和金刚石相似,其结构单元如下图:方英石结构Si原子O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方英石晶体中存在着SiO4结构单元B1molSi原子形成2molSiO键C上图所示的结构单元中实际占有18个Si原子D方英石晶体中,SiO键之间的夹角为9014. 贝诺酯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eCl3 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B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 NaOH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

9、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DC6H7NO 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脂水解反应的产物1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2Al3+ 3SO42-+ 3Ba2+ 6OH2Al(OH)3+ 3BaSO4 B硫化亚铁与硝酸反应制备硫化氢:FeS + H+ = Fe2+ + H2SC将1mol过氧化钠投入含有1molAlCl3的溶液中:6Na2O2 6H2O 4Al3+ 4Al(OH)3 3O2 12Na+D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 2Fe3+Br2+4Cl16. 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

10、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 2Sb2S33O26FeSb4O66FeS Sb4O66C4Sb6CO 关于反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中每生成3 mol 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C反应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D每生成4 mol Sb时,反应与反应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17. 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2+、NH4+、Cl、NO3BpH为11的溶液:S2、SO32、SO42、Na+C水电离出来的c(H+

11、)=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D无色溶液:K+、CO32、NO3、Al3+18.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 mol1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D己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则H1H219. M

12、CFC型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600700,所用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则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负极的反应为:H2+CO322e=H2O+CO2B该电池的正极的反应式为:4OH+4e=O2+2H2OC放电时CO32向正极移动D随着反应的进行,CO32在不断消耗20. 已知H2(g)+I2(g) 2HI(g);H0 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和I2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A.甲、

13、乙提高相同温度 B.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改变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甲增加0.1mol ,乙增加0.1mol I221.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 D实验室中方案更便于实施22.如下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可以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lmolB,乙中充入2molC和l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

14、逆反应:2A(g)+B(g) 2C(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到达平衡时,甲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小于乙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B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不一定能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达到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02之间D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 1 处,则活塞仍停留在右侧6处第卷(非选择题 共56分)注意事项:1第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3.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