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书版本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78837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310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书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10页
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书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10页
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书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10页
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书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10页
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书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书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书版本(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文件编号:第1版陈志雄林峰黄棉汝生效日期:2017年 7月 1日目录序号主 题 内 容代 号页 号1风疹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4-292麻疹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30-573梅毒螺旋体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58-834副溶血性弧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84-1165志贺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117-1516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152-1847艾滋病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185-2178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218-2479禽流感病毒H5N1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248-26710禽流感病毒H7N9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268-28411艾

2、滋病毒I型型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285-30112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302-31413霍乱弧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315-32814沙门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329-342修订页序号文件编号页码需更改的内容更改内容批准人批准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风疹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和病毒分型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为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的唯一成员,是风疹的病原体。风疹病毒为单正链RNA病毒,直径约60nm,有包膜,核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基因组全长9.7kb,含2个ORF。酶切后形成三种构造蛋白,即

3、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风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有多个基因型。截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全球曾经或正在流行传播的风疹病毒划分为两个进化枝Cladel和Clade2,共13个基因型,包括9个已经确定的基因型1B、1C、1D、1E、1F、1G、2A、2B和2C和4个暂定基因型la、lh、li和lj。而我国的风疹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有4种基因型1E、1F、2A和2B曾在我国流行,其中1F基因型目前只在中国发现。二来源风疹又名德国麻疹,由风疹病毒所引起。之所以常被称为德国麻疹,是因为此疾病最先于十八世纪中期,由德国医生确诊。风疹病毒能在细胞内增殖,1962年首次被别离成功。三传染源人是

4、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因此,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四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而垂直传播的危害是最严重的。五易感性未主动或被动免疫过,体内无风疹病毒抗体的人均极为易感。六潜伏期风疹病毒潜伏期一般情况下为1020d。七剂量-效应关系目前尚未见有风疹病毒对人准确感染剂量的报导,风疹病毒的感染主要与暴露途径和感染方式密切相关。八致病性风疹是病毒性传染病,感染后全身病症轻微,并发症少见。从接触感染到病症出现,要经过1421d。病初12d的病症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病症。病人口腔黏膜光滑,无充血及黏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

5、通常于发热12d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场,24h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之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风疹。出疹第二天开场,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d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的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但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的侵入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胎儿死亡,应引起重视。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一局部人的病症较轻微,但也有一些孕妇会出现典型病症。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畸形。孕妇感染风疹病毒的时间越早,致畸的可能性越大。血清学研究说明,感染过风疹病

6、毒的育龄妇女即使再被感染,怀孕后也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但是,约有10%的育龄妇女属于风疹易感者,如果她们在怀孕的头3个月内是初次感染风疹病毒,那么胎儿致畸率高达80%以上。这是因为3个月以内的胎儿尚不具备合成干扰素的能力,难以抵抗风疹病毒的感染,以致风疹病毒大量繁殖,阻滞细胞分裂,阻碍组织的分化,从而形成畸形,如兔唇、腭裂、小头、白内障、先天性聋哑、骨发育障碍等。九变异性风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较稳定。曾在我国流行的基因型有4种1E、1F、2A和2B。周淑洁、朱贞等曾对19992011年安徽省境内别离到的72株E1基因型风疹病毒流行株进展研究,发现其739个核苷酸高度保守,除8株在个别重要位点

7、发生变异外,其余毒株的重要位点均未发生改变。十环境中的稳定性风疹病毒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很差,对枯燥、日光、高温都没有抵抗力。十一药物敏感性目前,尚无针对风疹病毒的特效药物。十二消毒剂敏感性风疹病毒抵抗力弱,对过氧乙酸、乙醇、碘伏等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十三物理灭活风疹病毒不耐热,5630mim或371.5h均可将其灭活。十四在宿主体外存活风疹病毒在体外的生存力很弱,离开宿主后很容易死亡。4保存不稳定,在-7060可保持活力3个月,枯燥冰冻下可保存9个月。十五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在高温枯燥的环境中及紫外线照射下,风疹病毒均很容易死亡。十六预防和治疗方案1.预防措施关键是主动免疫,接种风疹减毒活疫

8、苗是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措施,通常以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三联疫苗形式联合使用。此外,应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防止去公共场所。如果孕妇接触了风疹患者,5d内应注射大剂量的胎盘球蛋白,进展被动免疫。如果孕妇在妊娠头3个月内确诊患了风疹,那么需要考虑进展人工流产。风疹初愈的育龄妇女6个月内最好不要怀孕。2.治疗措施风疹无特效治疗,在发热期间,要注意卧床休息,可服用温热解毒的中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有并发症者,可按并发症处理。二、实验室相关活动风险评估与控制一实验室感染性因子的种类、来源和危害1.感染性因子种类本实验室可能的感染因子的为风疹病毒本身。2.感染性

9、因子的的来源用于风疹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样本。样本采集与检测过程涉及的所有实验场所。实验室操作中可能产生的含病毒的气溶胶。3.感染性因子可能造成的危害被污染的实验器材、器皿等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实验人员暴露后感染。实验室含病毒的气溶胶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二实验室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1.实验方法风险点识别假设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外的其他未经确认的实验方法,或在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前未进展技术确认,操作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风险控制措施尽量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过充分验证的实验方法;在使用新的或变更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确认

10、。2.样本采集所用器材一次性采血针、真空采血管、消毒棉签及一次性利器盒。风险点识别采血过程中,工作人员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很容易通过口、咽、鼻部及眼结合膜入侵工作人员,此时,风险最大。假设采样操作不标准,那么会发生样本滴洒或溅出的情况,产生的气溶胶存在感染操作者的风险。假设被风疹患者的血液污染了破损皮肤、黏膜,或被含有风疹病毒的血液污染了的针头刺破皮肤,这种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被感染的可能。血液标本溅洒出来,对环境造成污染。风险控制措施采血前做好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和帽子,最好让患者本人也戴上口罩;用过的针头直接放入利器盒内,制止用手直接接触

11、使用后的针头或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采血管用真空抗凝管,采好血后直立于试管架中,防止倒翻;消毒棉签等污染物放入医疗废弃物专用袋中,统一消毒处理。3.样本的包装和运输所用器材真空采血管、95千帕样品运输罐、B类标本运输箱UN3373冷藏箱、运送车辆。风险点识别假设使用不合格包装进展运输,容器密封不严,将不能安全有效地防止运输过程中包装容器意外破损,从而产生污染扩散的可能。风险控制措施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的要求,采用三层容器包装:第一层采用真空采血管装样本,应密闭防渗漏;第二层采用95千帕样品运输罐,可容纳并保护第一层容器,密封不易破碎、耐压力、防渗漏且易消毒;第三层采用B类标本运输箱,要容纳

12、并保护、固定第二层容器,且易于消毒。样本应由中心专车运回实验室。4.样本接收风险点识别假设运输途中出现样本管破裂、血液溢漏的情况,那么可能对样本接收人员造成污染。风险控制措施样本直接送至实验室,由专业检验人员接收,接收样本前做好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和帽子。假设发生样本管破裂,应立即在生物安全柜内将尚存留的样本移出,废弃物放入带盖的防刺破的塑料罐中,被污染的容器用0.5%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5.样品检测所用器材离心机、生物安全柜、移液器、洗板机及酶标仪等设备。风险点识别离心过程中离心管破裂产生大量气溶胶,并造成离心机污染。实验操作过程中血液样本挥洒产生气溶胶,并造成人员污染

13、或台面、地面等环境污染。洗板、读板时液体溅出污染设备外表或工作台面。风险控制措施所有检测操作均在BSL-2实验室中进展,检测人员在实验前按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加样移液操作在生物安全柜内进展,动作轻缓;判读结果时,酶标板应轻拿轻放,防止液体溅出;待实验完毕,先消毒手部,再脱去手套并立即洗手。6.阳性样本的保存所用器材生物安全柜、移液器、带螺旋盖的塑料管及可密封的塑料冻存盒。风险点识别风疹IgM抗体阳性样本假设保存不当,易造成人员或环境污染。风险控制措施按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样本的保存在生物安全柜内进展,动作要轻缓;所有样本的血清或血浆都保存在带螺旋盖的塑料管内,再

14、装入可密封的塑料冻存盒中,置20以下冰箱内保存,双人双锁管理。7.阳性复核样本的上送所用器材带螺旋盖的塑料管、95千帕样品运输罐、B类标本运输箱UN3373冷藏箱、运送车辆。风险点识别假设包装不符合相应生物安全等级的要求,或运输工具无安全保障,那么易造成污染扩散,甚至样本丧失。风险控制措施阳性样本上送应严格执行标准“UN33733层包装同样品采集,携带“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许可证,并由专车运送,专业人员全程护送。8.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风险点识别工作完毕后,假设不及时对工作台面、生物安全柜等进展消毒,那么有可能会造成实验室环境污染或人员感染。风险控制措施工作完毕后,及时对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