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786808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苏教版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物质循环同步练习(答题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中物质是指( )A.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B. 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基本元素 C. 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D. 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2. 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叶绿体和线粒体 C. 核糖体和叶绿体D.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3.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 )A. 绿色植物和动物B. 绿色植物和微生物 C. 动物和微生物 D. 绿色植物或微生物 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 生物群落

2、中 B.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C. 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 D.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5. 对于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不断循环 B. 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C. 能量不断流动 D. 生物个体数量不变6. 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B.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 大量生物遭灭绝 D. 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稳定7. 细菌、真菌对每个生物群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 )A. 可以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 是消费者的食物来源 C.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循环 D. 能将动

3、、植物的残骸分解为无机物8.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有关(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 B. C. D.9.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甲、乙、丙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 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C. 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D. 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10. 在水藻小鱼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A. 物质循环是单向的B.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 碳循环是单向的D. 水循环是单向的11. 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

4、能使CO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 分解者 B. 植食动物 C. 肉食动物 D. 绿色植物12. 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3. 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下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夏季,abce B. 秋季,efg C. 春季,gbef D. 冬季,dcf 二、非选择题14.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 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

5、中与A、B、C、D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 ,B为 。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 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 的形式循环。 (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 。15.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循环模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这种元素的循环利用,但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各是什么生物?A B C D (2)写出所示过程的名称 (3)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 。用箭头在图上表示。(4)参与过程的生

6、物种类有 。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同化作用方式属于 ,异化作用方式属于 。(5)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以下特点: ; 。16. 下图为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 、 等固氮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氮素。图中A物质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物质,B物质在土壤中的 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C物质代表 。另一些细菌如 细菌可将C物质经过程最终转化成 返回大气中。由此可见,土壤中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 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氮素化肥大约有8107t,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17. (2007

7、年天津31 12分)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 _途径产生CO2。18. 下图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A表示绿色植物的 作用,该作用对植物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 。*绿色植物进行B过

8、程的主要部位是 细胞。该细胞渗透吸水主要用于 ,只有少量的水用于 等生理过程。*人体内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 ,水分排出的主要途径是 ,这一体内水分排出途径对人体内水平衡的意义最大。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19. 有A、B、C3个水样,它们是经过如下处理而获得的: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静置4h,除去上层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最后加水至900mL。将900mL藻液搅拌均匀,分成3等份,分别倒入标号为A、B、C的500mL 的烧杯中继续培养。A烧杯中加入0.3g含磷的洗衣粉和0.3g尿素,B烧杯中加入0.3g尿素,C烧杯不做任何处理。将A、B、C3个烧杯放置在向阳

9、的窗台上培养5天,分别取得水样A、B、C。请回答下列问题:你预计A、B、C3个水样中绿藻密度最大的是 ,理由是 。怎样通过实验来检验你的预测是否正确? 。洗衣粉是含多种成分的混合物,若要确定其中某一成分对藻类生长繁殖影响的大小,你认为应该如何做? 。池塘中藻类大量生长繁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表现,常会导致池塘中的鱼虾缺氧死亡,水质变臭。你认为导致池塘水质变臭的原因是 。在同一地域的甲、乙两个天然池塘中,往甲中施入一定量的氮肥,乙中施入等量的磷肥,结果发现只有乙出现富营养化,这是否可以说明氮不是藻类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呢?说出你的理由: 。【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

10、BBDDDBDBBBDCA二、非选择题14. (1)C 生产者 (2)二氧化碳 消费者 分解者 (3)光合 呼吸 分解(4)化石燃料 二氧化碳 (5)能量流动15. (1)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腐生细菌、真菌等(2)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呼吸作用燃烧(3)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从A指向CO2的箭头)(4)腐生细菌、真菌等 异养型 需氧性、厌氧性、兼性厌氧型 (5)带有全球性 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16. 答案: 生物固氮 光电固氮(高能固氮) 工业固氮 硝化 硝酸盐 反硝化 氮气 物质循环 水体的富营养化17.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化能自养细菌(或硝化细菌等) 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c a和b (4)微生物的分解18. 蒸腾 促进根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根尖成熟区(根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