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786806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与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二、院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

2、规、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关科室成立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科室质量监督员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与信息上报。五、质量控制,

3、评估改进(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1.诊断明确;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三)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一周再住院率。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床日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2

4、.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4.合理用药、控制院感染;5.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六、各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细化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完成单病种每例诊疗后要对病例进行登记,填写单病种质量控制统计表,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指标到人,保证临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七、患者入院后,科室必须向患者明确其是否属于“单病种质量与费用控制”对象,病人从住院到出院要按照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护理路径,向患者提供明白的诊疗、护理与康复计

5、划,按病历书写规书写病历,明确诊断治疗护理方案;加强医患沟通,履行告知制度;明确检查、检验的项目和报告时限;明确术前准备的容和时限;明确药物使用种类、时限;明确住院时限;疗效判定。八、确定为单病种质量与费用控制的患者,如在诊治过程中发现其他疾病或发生无医疗过失的并发症时,科室须与时告知患者并说明另行收费的理由。九、管理考核(一)医院实行单病种与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检查、备案、督查”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项考评。同时通报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费用指标完成情况和临床路径质量情况。(二)医院将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质量考核结果与责任人评聘、评优晋级和劳务分配等挂钩。七、本规定自二一年十月一日日起开始实施,

6、由单病种质量与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说明。附:部分疾病临床路径单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患者: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5-7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2-3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 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诊断与制订治疗方案 伴随疾病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变化,行术前病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术前准备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贵重用品协议书

7、 向患者与其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手术 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向患者与家属交代病情与术后注意事项 确定有无术后并发症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与正位胸片必要时行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立位阴囊/腹股沟B超或CT检查长期医嘱: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 拟明日在硬膜外或局麻+监测麻醉下行左/右侧腹股沟疝手术 术前禁食水 常规皮肤准备 青霉素与普鲁卡因皮试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 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 今

8、日在硬膜外或局麻+监测麻醉下行左/右侧腹股沟疝手术 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二级护理 饮食:根据病情临时医嘱: 心电监护、吸氧(必要时) 切口处沙袋加压 观察伤口情况 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护理计划 指导患者到相关科室进行心电图、胸片等检查 静脉取血(当天或此日晨)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手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前物品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并监督患者手术后活动 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4天(术后第1天)住院第5-7天

9、(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人情况,进行手术与伤口评估,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对手术与手术切口进行评估,检查有无手术并发症 完成常规病程、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通知患者与其家属今天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 向患者与其家属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与拆线日期 将出院小结与出院证明书交患者或其家属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二级护理 普食(流食/半流食)临时医嘱: 止痛 伤口换药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并监督患者手术后活动 夜间巡视 指导患者术后康复锻炼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

10、手续、交费等事项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手术编码ICD-9-CM-3:74.1)患者: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9 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孕期情况、既往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产科入院记录 常规辅助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与分娩方式评估 确定诊断和手术时间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完成麻醉科“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术前准备” 向孕妇与家属交代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剖宫产术) 完成手术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手术日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 向孕妇与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 确定有无麻醉并发症(麻醉科医师随访)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产科常规护理 级护理 普食 听胎心1次/4-6小时 胎心监护1-2次/日临时医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