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1节浮力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785170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第1节浮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十章第1节浮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十章第1节浮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十章第1节浮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十章第1节浮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第1节浮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第1节浮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浮力第一节 浮力2 课时 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生活中的浮力。2. 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3. 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4. 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2.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 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三、情感与价值观1在观察浮力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 究活动。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 的意识。【教学重点】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教

2、学难点】1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具、学具准备】教师课前准备: PPT 课件、铁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 2 个)、饮料瓶(去底)。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水、明矾溶液、烧杯( 500ml,12 个)细线、弹簧测 力计( 5N, 12支)、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 12 个)、水槽( 12个)同体 积的铁块和铜块(各 12 个)。【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探究、阅读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大海中的“辽宁号”家乡的牛皮船二、讲授新 课(一)浮力自由自在的鸭子漂浮在“死海”上的美女冉冉上升的热气球【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把它们托起来?【过渡语】

3、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研究(板书)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互动实验】用手下压水中的饮料瓶。交流回答:浮力学生动手下压水槽中的饮料 瓶。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利用航空母舰和 家乡的家乡的牛皮船,激发学 生的爱家爱国的热情,并感受 浮力的客观存在,有着广泛的 应用,学生轻松地由生活走进 物理。)观看展示,激发兴趣并思考。【引导】手有什么感觉?【演示实验】体验后回答:生甲:有向上的浮力作用于 手。(设计意图:利用手压饮料 瓶,感受向上的浮力存在,再 通过乒乓球在液体中的运动 轨迹和方向,推理出浮力的方 向。便于学生理解。)1、概念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我演示的实验。注意我把系乒乓球的线

4、剪断之后乒乓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请结合刚开始出示的图片 和刚结束的实验,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浮力的定义【归纳总结】(板书)浮力是液体(气体)对浸 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方向是竖 直向上。符号是F浮。施力物体是液体。【说明】1.气体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 也具有竖直向上的力,即也有浮力的作用。2.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即浸没)。【引导】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在水中下沉的物 体(如实心铁块、石块)也受到浮力吗?同学们的答案不一样啊,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呢?生乙:向上运动。生丙:和重力的方向相反,竖 直向上的。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生丁 :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

5、 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 个托力叫做浮力。记忆。了解。2称重法测 浮力【演示实验】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演示。【归纳总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竖直向上 的浮力。这种测量浮力的方法我们称为 称重法测 浮力。(设计意图:从漂浮的物体受浮力的认识,到下 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认识,是从感觉和表象开 始,通过设计实验证明,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 能力。全面认识了浮力概念和用弹簧测力计测浮 力的重要方法一称重法。)思考,回答:生戊:受到浮力。生己:下沉的不受浮力吧?学生讨论、交流、归纳:1. 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 力G,2. 然后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平衡力

6、的条件,可以推出F 浮=G -F。学生记录数据,分析,总结:G=1.8N F=1.4NF 浮=G -F=1.8N- 1.4N=0.4N所以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记忆。3.浮力产 生的原因【引导】浮力的大小可以测量。那么为什么浸在 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呢?【演示实验】1. 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 起。2. 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激发学生疑问,提高学习物理 的兴趣。仔细观察,思考。【引导】你能解释这个实验的现象吗? 要想解释这种现象,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压强的 知识:1. 计算压强的普遍公式?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同学们回答的真好,请看图片。i-【引导】通过这

7、幅图,以各表面中心为研究点, 可以看出立方体上下表面和左右表面,前后表面 所受液体的压强是什么情况?那么这些表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呢?分析的很好,现在哪位同学来阐述液体中浮力产 生的原因?【归纳总结】(板书)浮力产生原因:F浮=F向 上一F向下。【应用】下面请同学们来解释刚才演示实验现象 的原因吧?(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形成感性 认识,再通过老师引导,利用理论知识分析现象 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疑问和思考生甲:P=F/S。 生乙:P= p gh。仔细观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交流、 讨论、归纳。生丙:左右表面,前后表面深 度相同,所以压强相同。而上 表面距离液面浅受到压强小

8、, 下表面距离液面深受到压强 大。利用P=F/S可以得出,上下左 右表面所受压力相同,下表面 受到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 压力。生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 向下的压力差。学生思考、回答:生戊:在状态1中乒乓球受到 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下表面 不受向上的压力;这样即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也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状态2中乒乓球受到液 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且 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产生向上的浮力。(二)、决 定浮力大 小的因素(1) 提出 问题(2) 猜想 与假设(3)设计实验(4)进行 实验与收 集证据【互动实验】 学生探究: 浮力的大

9、小与哪些因 素有关?【引导】浸在液体中的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一般 不同,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 通过导入新课时漂浮在水面上的图片,和小 石头沉入水底的现象,能提出怎样的猜想?2. 美女可以在死海的水面上睡觉、看书。在我 们国家的水面上却不可以。又能提出怎样的 猜想?3. 把空饮料瓶放在水桶中,饮料瓶越向下压, 感觉受到浮力越大。又能提出怎样的猜想?【过渡语】同学们的猜想真多啊!我们首先分析 一下,航母的质量比石块的质量要大,航母浮在 水面上而石块沉入水中。说明浮力的大小与质量无关。【引导】大家猜想的多个因素可能决定浮力大 小,我们如何来研究呢?这种研究浮力与单个变量关系的方法称为控制变量

10、法。现在我把任务分给各小组。请发挥你们的创造 力,设计探究方案吧!【巡视指导】1 学生的设计是否合理可行?2如何设计表格?3. 对获取的数据如何处理?4.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 正。【总结】看同学们的设计比较合理,我们共同总 结一下吧。1.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后深度的关系: 步骤:如图示(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深度h/cm重力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浮力F浮/N(2) 测量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的拉力(3) 计算物体所受浮力。思考、交流、猜想。生甲: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和体积或固体的密度有关。生乙: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有关。生丙: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 中的深度或固

11、体浸入液体中 的体积讨论、交流、回答:生丁:每次只改变可能决定浮 力大小因素中的一个,其他因 素保持不变。各组成员认真思考、讨论、交 流、确定方案。各小组按展示的实验方案进行 实验并收集证据。实验结论: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生戊: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 浸没后的深度无关。5)实验 结论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 步骤:如图示(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2)把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逐渐变大,测量物 体浸在液体中不同深度处的拉力。(3)计算物体所受浮力。V浸/格重力GN测力计示数F/N浮力F浮/N实验结论:3.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步骤:如图示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2)测量

12、同一物体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的 拉力。(3)计算物体所受浮力。液体种类重力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浮力F 浮/N实验结论:。(我给学生的是明矶、硫酸铜、食盐的混合液,密 度大,效果明显。)【归纳总结】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 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跟浸 没后的深度和固体密度无关。2.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越大,浮 力越大;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 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各小组按展示的实验方案进行 实验并收集证据。思考、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生甲:结论:在同一液体中, 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越大,浮 力越大。各小组按展示的实验方案进思考、分析、交流、得

13、出结论: 生乙:结论:物体浸没在液体 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 大,浮力越大。(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常见 现象和图片诱发学生对影响 浮力大小的因素提出猜想,在 老师的引导下设计探究实验, 验证自己的猜想,激发了学生 的探究热情和创造力,利于学 生知识的形成和理解。)三、课堂小 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 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 浮力: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 托力。2. 称重法测浮力:F浮二GF3. 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 一 F向下4. 决疋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密度【课件展示】见附件四、课堂检 测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独立自主的完成。自主完成 认真订正。5分钟后老师出示答案,同桌互评。老师巡视、 调查学情,适当讲评。五、布置作 业助学P64小试身手1-5题课后完成【板书设计】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