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方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78328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交易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碳交易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碳交易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碳交易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碳交易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交易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交易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交易市场,就是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碳交易市场,就是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通俗 来讲,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做商品来进行买卖,需要减排的企业会获得一 定的碳排放配额,成功减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额,超额排放则要在碳市场上购买 配额。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个企业每年的碳排放配额为 1万吨,如果企业通过技 术改造,碳排放量减少为 8000吨,那么多余的2000吨,就可以在碳市场上出 售。而其他企业因为扩大生产需要,原定的碳排放配额不够用,就可以在市场上 购买这些被出售的额度。这样既控制了碳排放总量,又能鼓励企业通过优化能源 结构、提升能效等手段实现减排。 通过碳价激

2、励企业 引导资金流动 全国碳市场在本月启动以后,将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 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引导资金流动。我国于上周五全面开启了全国的碳交易。其 实早在2011 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 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成为我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希望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节能 减排产。目前,我国碳减排工作已经迈入总量控制阶段,建筑节能将是我国实现2030 年前 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那么建筑领域如何开展碳交易呢? 中国建筑碳排放现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建设量正处于增长 的高峰期

3、,建设规模大、耗能多,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体, 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建筑碳排放是社会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领域之一, 如何将其纳入碳交易体系设计,减少既有建筑碳排放和抑制建筑碳排放的 未来增长趋势,是我国碳交易机制设计的重要内容。放现建筑部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持续较快增长,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 的6113.39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43亿吨,其中建筑运行碳排放已经 达到22亿吨。我国建筑部门碳排放总量较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均碳排放水平和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水平较低,单位建筑面积 碳排放量不到美国的1/3,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我国建筑部门碳排放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4、截止到 2020年,全国60%以上的人 口生活在城市里,第三产业在全国 GDP中的比例超过40%。相应的建 筑物和设施将成倍增加,建筑能耗也大幅度增加。在2030年前我国每年城镇竣工建筑面积的总量将持续保持在 30亿m2/年以上。2030年,建筑总面积超过650亿m2 ,建筑碳排放量约为50亿吨,约占全国碳 排放总的50%,建筑部门碳排放增长趋势明显。国内外建筑碳权交易的现状为了在建筑领域实现节能减排,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工作。目前的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 一种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激励手段,在国内外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目前国际上建筑领域的碳交易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

5、基于项目的CDM交易;二是基于配额的区域性碳交易。深圳建筑碳交易关于配额确定方法,深圳市依据颁布实施的建筑能耗限额标准确定排放强度,即采用基于行业排放强度的基准线法制定建筑碳配额。该 深入实施在国内率先编制发布的办公、商场、旅游饭店三类公共建筑 能耗限额标准,实施深圳市建筑碳排放交易实施方案以及一系列 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导文件,继续探索开展在国内率先启动的建筑碳排 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交易市场由一级市场(以建筑物业主为主)和二级市场(以业主、投资者等)组成。交易对象为配额和核证减排量。在碳交易试点期内,配额有效。每年分配一次配额,配额当年有效。设置配额的最低价格(考虑成本)和最高价格(防止市场操纵

6、)。配额的信息管理、注册 登记和交易规则与其他碳交易系统相同。天津建筑碳交易针对建筑领域碳交易的独特性。 天津市在2012年5月9日发布了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明确了 “公共建筑用能超定额或者居 住建筑供热超指标的,实行超定额、超指标加价。 民用建筑运行能耗 低于定额或者指标的,低于部分可以通过交易市场进行有偿转让。从 法律层面上对建筑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有利条件。采用的基于行业排放的基准线法,制定建筑碳排放基准线。目前,建筑规模的扩大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 使用SWOT分 析法分析建筑业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从而提出 更好的建议对策。优势碳排放量庞大,为

7、建立碳市场莫定了基础发达国家已形成先进经验,可为我国建筑业碳市场提供借鉴建筑的不可移动性,有利于建筑行业发展碳交易劣势企业积极性不足建筑类型太多,碳排放基准线难以确定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稀缺机遇碳市场的发展逐渐走向体系连接国际碳交易的蓬勃发展碳资产的出现,进一步激活碳交易市场能源利用率提高空间大威胁政府部门鼓励节能减碳建筑减排责任重中国在国际碳市场缺乏定价权市场机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碳信用风险防控有待完善建筑行业碳交易市场分析国内的碳交易处于起步阶段, 碳交易平台建设与 国际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 这将严重影响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 因此, 加快国内碳交易平台建设非常迫切。加快制定相

8、关法律法规,完善交易所 制度,逐步消除各交易所制度标准的差异,建立统一的交易机制与规则, 塑造日益完善的碳交易平台。碳交易市场的开通,推动企业主动增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资金和技术 投入,加快绿色建筑、绿色地产市场的到来。但是,目前建筑行业的碳交 易市场仍未具规模,仍需要政策的推动。推动碳交易在建筑业中实施的对策1 制建筑项目碳排放,推进建筑碳交易的实施利用建筑的不可移动性,设建筑项目碳排放基准线,限制建筑碳排卡放。当建筑项目的碳排放没有达到碳排放基准线时,盈余的碳排放权可以让企业放到碳市场售卖,换取在建筑中投入减碳技术的盈利,当项目超标排放co2时,就得从碳市场购买碳排放权,从而推进建筑业实行碳

9、交易。以项目为单位对建筑节能领域的碳排放权进行衡量,将更有利于在城市中开展碳交易。2加速政策、规范的制定应加强、加速关于建筑节能领域碳权交易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从政策、机制方面加强引导,必须让企业意识到采用先进的减排技术 后减少的碳排放,能获取比实施减排技术所投入成本更多的利润。鼓励建筑企业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对新成果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对使 用绿色建材,低碳施工工艺,低碳机械等的建筑给予补贴,从而进一 步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使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企业也都参与进来。3鼓励跨区域碳交易,推进碳市场逐步统一碳配额成为可担保资源是碳权可以在不同区域间流动的有利因素,为建筑业碳交易构建及区域化奠定了基础。碳市

10、场区域连接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实现减排任务的总费用,减少控制CO2。目标的总成本,区域连接将囊括的碳排放范围和总量进一步扩大,拥有更多可供 选择、成本差异明显的减排途径;可以推进碳排卡放监控体系与法规政策 的构建逐步统一,使跨地的大型公司实现减少运营成本时能更好地选 择投资策略。4加强低碳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碳交易人才培养,鼓励银行加强内部信贷人员的业务能 力,广泛吸纳来自资产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企业界等具有低碳专业知识的人才,积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确保低碳信贷企业考核标准,制订专业标准来严格十算审查新技术应用所获取的效益能否抵消甚至超越信贷风险, 从而防范低碳信贷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