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7】城市及城市化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78219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7】城市及城市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7】城市及城市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7】城市及城市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7】城市及城市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7】城市及城市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7】城市及城市化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7】城市及城市化含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七单元城市及城市化(2012高考福建卷)右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 D丁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2012高考全国乙卷)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下题。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 D水陆交通枢纽(2012高考江苏卷)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双选

2、)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2012高考重庆卷)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A. 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南多北少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2012高考广东卷)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78题。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

3、地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2012高考浙江卷)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910题。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

4、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时,出现逆城市化B阶段与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D到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影响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2012高考广东卷)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

5、的有利条件。答案:1D了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2A本题考查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充分认识他们的相互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3D乙地根据河流支流与长江干流形状可判断为重庆,为水路交通枢纽,而甲地由于在河流上游水运不便,故C为甲地优势,A、B项内容为甲、乙两地共同优势。因此D选项正确。4AB乌鲁木齐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是交通和水源。5AC从图例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城镇从高到低分为三级:省级行政中心、县区级行政中心和乡、镇;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乌鲁木齐的等级最高;城市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城市密

6、度越大。昌吉市和石河子市的城市等级相同,服务范围一般不重合。6D该省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位居大陆内部,气候较为干旱,该区域有黄河流经,因此城市沿河分布明显,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北多南少(水源限制),处于城市化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因此D项正确。7C由图中信息可知,甲模式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而乙城市不占用,故A、B错。甲模式对城市建城区景观和环境影响以及对城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都比乙模式大,故C正确,D项错。8B城市初期,以乙模式为主,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会向甲模式演变,故B正确。9A从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柱状图中可以看出阶段大城市中心增长率为负值,即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故选A。10B到阶段多数城市中心人口增大,减少的也有所降低,究其原因应该是产业结构调整所致,中心交通、自然条件变化都不大。故选B。11【解析】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此题可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答案】滨海地带,用地充足、环境条件好;靠近装备产业基地、临近洋山港、有产业支撑与居住需求;交通条件好,对外联系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