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结题报告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78126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结题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完整版结题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完整版结题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完整版结题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完整版结题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结题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结题报告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研究方案一、 课题研究的现状、理论依据、意义和价值(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当前,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对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已非常凸现,包括我们的教师 和家长也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但我们语文的实际教学状况如何 呢?目前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不清晰、表达不准确、教学语言的冗余、示范性缺失的现象 非常严重,课堂上要么充斥着枯燥无味的分析,要么满堂提问些毫无价值的问题,要么 无节制的增大练习量,向题海要质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阅读速度慢,拙于 表达,语文成绩徘徊在较低的水平,有的高年级学生甚至连年吃老本。一个拥有上千学 生的初中学校,语文中招成绩如果有那么

2、几个是优秀的,教师便喜上眉梢了,殊不知, 就那么可怜的几个优秀学生,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满足不了语文学习的需要和国家 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艺术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的艺术 一书中认为,教育的艺术在于能激发出学生心灵的感情,而且这种工作做得愈细致,愈 有感情,从孩子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便愈大。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 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叶圣陶先生也一贯主张“教是为不教”,其目的也 在于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这就是所谓的激励乐学说。李密先生在课堂教学艺术 通论一书中论证指出:“教学艺术乃

3、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 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张武开先生在教学艺术论一书中认为:“教 学艺术是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特殊认识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苏灵杨先生也认为:“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 更富有创造性。”这是所谓的创造活动说。阎增武先生认为:“借助教学过程中的审美 感,可以给教学艺术下一定义: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 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得知 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这是所谓的审美说。(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学习理论,再联系我们的

4、教学实际,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语文课堂不能没有艺术,否则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 受,这是对课堂艺术重要性的强调。语文教学艺术是指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 养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情 感性、创造性。课堂艺术的恰当运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 语文,走进语文,融入语文。在对语文课堂的艺术研究中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理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以此来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 质量,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健康稳步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集中表现在:有利于提

5、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效率,有利于激 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有利于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创新课堂模式, 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一、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本研究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重点探究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艺术。1、导入 著名特级老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 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 教学步骤。别开生面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课的特定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听课

6、需求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课堂 教学。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而且实行起来难度颇高的教学艺术。面对新课 标对教材的内容如何能提纲挈领,富有启发地导入,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关 键,其他环节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服务的。2、设疑古人云:疑是学之始。 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 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 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 也许仅是技能而已, 而设置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 正进步。”这一点,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

7、言, 更是如此,这当然还包括学生自己设疑。 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非常崇尚学生自己设疑,称之为“设疑自探”环节。设疑 方式的巧妙与笨拙,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唤醒学生读书,思考的欲望,许多时 候必须借助课堂上的巧妙设疑。我认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 思考的疑问,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无怪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发明 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得笨。”3、美读 在语文的课堂训练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朗读是人类阅读活动的一种 重要形式,它可以加深人们对读物的理解,是感知读物的一种基本手段。朗读是引导学 生还原语言形

8、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含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 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朗读是情感体会的重要方法,凭借语言 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理解语言内涵,理解语言情感,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一 些情感丰富的内容的朗读指导试图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须带学生走近作者,进入课 文,全身心地感受,以准确体会、表达情感。朗读的课堂艺术,要体现在指导。从朗读 的指导角度看,不宜作这种纯技巧的抽象的传授与灌输。若过分强调技巧,学生则呆板 摹仿,便不免矫揉造作、拿腔捏调。成功的课堂朗读训练,重在深刻理解课文含意,激 起情感共鸣,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这便是深情的

9、美读。4、互动 教学交往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服务于教学目标,其功能是通过信息交流 实现双边互动,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精彩的互动,既是教学的核心,教学的条件, 也是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是仰视教师,敬畏老师,无形 之中师生之间就产生了一道隔膜。学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因为“亲 其师而信其道”,也就是创设和谐课堂,与学生进行心理的沟通便显得无为重要。消除 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平等民主参与的一员,放松而轻松地去感 受语文课堂的魅力。课堂上学生展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有机结合,才能使课堂真正 活起来、动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0、,课堂才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5、板书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研究教材、处理教材的创造性思维结晶。 板书又是一门艺术,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美的享受、 美的启迪 板书可以辅助教师语言教学,使知识形成脉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等作用。板书当与 否,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板书作为一门艺术,它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运用 板书有助于提纲挈领,突出教学重点,剖析教学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 概括的表达能力。板书艺术的正确运用,不仅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帮助教 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是教师教案由制定到实施的有效体现。好的 板书,能

11、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给人以艺术美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智力,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 目的。课堂教学板书艺术的形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针对教 材特点、学生实际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板书,使板书既美观又实用更好的为教学服 务,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载体。(二)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突出“边行动边研 究”的基本特征,制定计划,实践,反思,修改完善,再实践。此外,也有机的采用调 查法和文献法。调查法主要用来调查当前我校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现状、课题研究实施 过程中实践情况。文

12、献法主要用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在研究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典型课例,调查听课教师和学生的反映,做好研究的统计分析。 不断推广课题研究成功经验,听取老师们的意见,改进完善课题研究工作,提高研究质 量,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2016.1 2):认真学习和分析课程标准及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著作, 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了解教育教学前沿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做理论方面的准备; 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语文课堂现状,为课题研究做实践方面的准备。(二)实施阶段(2016.3 12):1. 2016年3月:在学校范围内听语文老师的课,对常见的

13、课堂导入、提问、沟通、朗 读、板书等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得失。2.2016年3月到10月:利用问卷调查、组织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的各 环节状况,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在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性的改革 与尝试,并及时以随笔、心得等方式形成文字性成果。3. 2016年10月至11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高效课堂的具体要求,不断修正和 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小组成员对前面的案例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为着手 写结题报告做好充分准备。(三)总结阶段(2016.12):对本课题的研究形成文字性的成果,撰写出研究报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问卷调查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

14、的结合。语文课堂不能没有艺术,否则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 去了一半,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是对课堂艺术重要性的强调。语文教学艺术 是指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能力,形 成健全人格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情感性、创造性。课堂艺术的恰当运用能够起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走进语文,融入语文。在对语文课堂的艺术 研究中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以此 来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健康稳步发展。为了准确了解语文课堂的现状现状,使课题研究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切实激发学生学习语 文的

15、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设计了这份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结果只用于课题研究,不作他用。 请同学们认真如实回答,你的回答对于我们的研究和改进教学方式,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序号问题选项(在括号内打号)1你认为老师在上课前有必 要导入吗?A、非常有必要()B、一 般()C、没有必要,直接读书就好 ()D、无所谓()2你的语文老师在上课时, 是否善于运用各种导入方 法?A、善于()B、有导入,但没新意()C、偶尔有导入 ()D、不善于()3你的语文老师在上课时所 用的导入,你喜欢吗?A、都很喜欢()B、有趣的就喜欢()C、一般般()D、不喜欢()4你的语文老师在上课时范 读课文的水平如何?A、普通话流畅,感情饱满()B、能熟练地朗读()C、一般般()D、说不准()5你的语文老师在上课时范 读课文能否激发你学习这 节语文课的兴趣?A、完全激发()B、有点兴趣()C、没变化 ()D、更加没兴趣()6你的语文老师在上课时是 否经常创设合适的情境, 感染学生?A、常常()B、有时候()C、很少()D从不()7语文课堂上,学生能否设A、常常()计出有价值的疑问:B、有时候()C、很少()D、从没有()8你认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 能否设计出有价值的疑 问:A、常常()B、有时候()C、很少()D、从没有()9你发现,在老师设疑后, 同学们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