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BMG理论剖析关联交易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78057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BMG理论剖析关联交易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BMG理论剖析关联交易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BMG理论剖析关联交易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BMG理论剖析关联交易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BMG理论剖析关联交易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 B MG 理论剖析关联交易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 响论文摘要: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近年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一系 列规范大股东行为的主要监管政策,资本市场监管环境明显改善,但是,通过 关联交易输送利益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公司治理机制的执行效率也一 直得不到保障。为此,文章以关联交易为切入点,基于 BMG 理论得出内部资本 市场结构的刚性和关联交易价格的无弹性是导致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的原因,最 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治理效率的建议。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关联交易;治理效率 弓| *g*2009 年 Hi 月,第二届中国会计与财务国际论坛就公司治理行为进行了广 泛讨论。李若山教授指出:在股

2、权没有分置的情况下,大股东、控股股东的股 票是不能流通的,大股东为了取得利益。其唯一手段是掏空或占用上市公司资 金,但 2006 年股权分置改革股票全流通后。大股东和制衡股东更多的是通过关 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刘峰教授等研究表明,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我国上 市公司大股东借助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目前,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其 “屡禁不止 ”的 原因,己有研究的普遍观点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不明,法律风险尚缺 失,尤其是公司治理水平低下等原因造成的。基于此,为了规范上市公司运作, 在近年来制定了 ?系列 约束大股东行为的监管政策。但是.出台的一系

3、列公司治理机制,比如控制关联交易的数量,并不能使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来获取私 利的行为得到遏制。那么,在我国日趋严密的监管政策环境下。关联交易中的 哪些因素在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问题呢?二、8MG 理论简介BeckerMurphyandGrossmanfGMB, 2006) 在研究毒品问题上取得一定的成 效。 基于商品市场交易结构,他们提出的一个理论框架(以下简称 BMG 理论 ),解释 了管制政策的不断加强但毒品市场屡禁不止的原因。根据商品市场交易结构, 毒品市场的需求或供给曲线总是缺乏价格弹性,因此若要减少毒品消费需要通 过更大的努力 ( 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这样将会使社会威本支出加

4、大。 强化执行机制的结果是:使毒品消费的数量由 Q1 减少为 Q2 ,但与此同时执行 成本又从 C1增加到 C2。通常来讲,生产者为了补偿执行成本/XC,会导致总体资源支出 ZXR1 消费者支出。即消费者会最终承担由制度执行增加而导致的资 源耗费。如果以 A 表示变动百分比, E 表示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那么 R=(1+E)AC 即:当商品需求缺乏弹性时 (E 1) ,则强化制度执行将会增加 总体资源指出,并不能够减少对该商品的供给和消费;而当(E一 1)商品需求具有弹性时。则成本减少。以经济学视角研究效率问题,即: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即为效率最 大化,结合 BMG 理论,即当商品具有弹性

5、时,收入 支出,即行为有效或高效; 当商品缺乏弹性时。收入支出,即行为低效或无效。那么。在公司治理行为当中。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手段(中国证监会等市场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大股东行为和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的政策 法规 ) 来加强治理行为的有效性。例如:证监会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 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中。证监会致力于限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以重视分红派 现的政策目标。在依法治市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上管制规则逐年增 多,内容也更加全面 . 可以说是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监管环境,但是。关联交易 的数量丝毫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利用 BMG 理论,我们把公司治理等同于执行 机制制度,把关联交易

6、看作商品消费来研究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效率处于何种 水平。三、寨倒分析 以五辕液集团为倒与贵州茅台水平相当的白酒行业五粮液集团,每年的股东所得到的就是 “不分配 ”。五粮液集团从不重视用现金股利回报中小股东,损害中小股东的 利益。在改制环节上,五粮液公司上市由宜宾五粮液酒厂发起,对其进行局部改 组而上市。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宜宾市国资局将其持有的股权委托给五粮液酒厂 管理,而五粮液酒厂改制为五粮液集团公司,成为实际控制人。五粮液集团作 为实际控制人,对五粮液上市公司有了绝对的控制权,而其集团高管也经常由 行政组织任命。据一些学者的统计分析,在五粮液股东结构中,并没有发现机 构投资者对于关联交易表决情

7、况来干预上市公司的决策、纠正大股东进行利益 输送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这样形成的内部资本结构不能使关联交易的数量 得到有效地控制。尚且在我国资本市场信息上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控股股东 可能将中小股东架空,形成内部控制局面,然后再通过各种理由使闲置资金留 存于企业,而不用于分配,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由统 计资料来看,五粮液每年都会与集团母公司在产品购销、品牌标识使用、接受 劳务,租赁、交易事项中发生大量的关联交易。例如:在购销关联交易中,五 粮液向集团母公司采购商品时。更多采用市场价,而向母公司销售时,更多是 采用协议价:在劳务关联交易方面,主要是支付综合服务费给集团母公司,五

8、 粮液在提供货物运输、物业管理等费用上一直用集团的协议价对上市公司进行 支付;在品牌使用的关联交易中,五粮液同样是按协议价支付商标和标识使用 费给集团。总之,五粮液集团母公司利用其绝对控制权的优势在价格制定上同 时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对此,我们对五粮液和集团母公司所发生的关联交易进行分析,得出与关 联交易密切相关的是:内部资本结构和交易价格两个方面。一是内部资本结构: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主要是由国有企 业通 过改制而 来。集团模 式的构建 在中国相当 普遍。我 国企业通过 “借壳 上 市”,使得上市公司集团模式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为内部市场结构的创建奠定 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随着集团子公

9、司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大。内部组织结构形式 也愈加复杂,集团大股东为了通过关联交易来实现控制权私人收益最大化。往 往通过多种途径来创建和强化企业集团模式的构建.目的是有助丁 ? 内部市场结构的形成和关联交易事项的执行,这样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内部市场结构的刚性 结构。二是市场价格方面:对于集团内部之间的关联交易,在关联产品购销、接 受劳务、商标品牌的使用方面,其交易定价主要是采用协议价的方式。但是在 采用协议价时 .子公司向母公司采购时是参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易,但向母公司 销售产品时 . 则较少采用市场价,其问的差别定价则是在某种程度上给控股股 东进行利益输送为自己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可能。因此,在关联交易

10、中的价格定 价在需求和供给方面是缺乏弹性的。四、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文分析。根据 BMG 理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与关联交易相关的内部 资本市场结构的刚性和关联交易价格的无弹性使得治理结构支出方面成本加大, 成效不明显。即:不断地加强公司治理结构,但是关联交易行为仍不能有效杜 绝,从而导致了治理结构的效率低下成为现实。在缺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国家, 由于信息不对称,控股大股东为满足其个人利益。往往利用金宇塔股权的结构 进行利益输送,通过母子公司之问非公允的关联交易严重影响了企业集团的公 司治理水平。如何使公司治理效率的水平提高 7 首先要具有柔性的内部资本结构和双方 公允的交易价格,这样才能在已有公司

11、治理机制的环境下,关联交易行为可以 得到有效的遏制。因此以这两个方面为出发点,提出以下建议:(一)内部结构优化: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整体上市能使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集团内各分部之间的利益高度相关。 这样能够使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另外.应当对集团内部资金的配置加强信息披露;目前,上市公司虽然对与其利益相关的资金流动状 况进行了披露。但是并没有对集团内部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很好的披露。所以 为了使集团的资金配置情况得到更好的监督,应该使更多的信息得以披露。对 集团内部资金运用情况应当要加强监管;从集团的角度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 要建立监督部门。此外,市场监督部门也要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要抑制控股 股东利用关联交易输送利益的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市场监管部门也要 加强其监管力度。(二)完善信息披露:建立开放的交易平台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实质是:竞争程度的不同导致了不同有效的市场,有 效市场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信息的公开性,使得价格完 全处于一个公开的市场环境中,遏制了非公允的市场交易。价格的弹性也会使 一系列的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的活动可以得到有效顺利地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