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E七手法-工作抽样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77794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IE七手法-工作抽样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5-IE七手法-工作抽样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5-IE七手法-工作抽样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5-IE七手法-工作抽样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5-IE七手法-工作抽样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IE七手法-工作抽样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IE七手法-工作抽样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導老師:官生平 老師組別:官鍵報告組長:工管三 AA932321 許家益組員:工管三A AA93295 謝佩君 工管三A A932977 賴文彥 工管三A A932181薛志文 工管三 A92966 周承翰 工管三A A932255 黃育呈 工管三 AA932231 李怡慧 工管三A AA93295 王秋卉 工管三C A937975 吳汶芳 工管三 A3797 陳建宇中華民國年5月16日一、前言直接觀測之時間研究方法中,除馬錶時間研究外,還有分散抽樣方法,其稱之為工作抽樣(worksamplng).馬錶時間研究是用於短時間內,予以連續不斷地觀測操作員的作業,而工作抽樣則是在長時間內,以隨機取

2、樣的方式觀測操作者。工作抽樣之目的在於探討作業現在的人員或機器之作業情況,其是用來調查作業人員或各機器所花費之生產性時間與非生產性時間的多寡,並依此資料訂定寬放率標準時間。此技術的施行方法簡單且成本較低,故其適用的範圍日益普及,並被廣泛採用於非製造性之作業。所以我們希望可以藉著抽樣觀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問題的真相.二、定義 工作抽樣法是一種利用統計抽樣技術來進行研究工作的制度,即利用統計的觀點以少數具代表性的樣本來推測母體的結果,通常用在工作量測及方法工程上.它也是一種利用觀察工人及作業員的工作情況,將其工作狀態加以數量化,並進而設法改善自身工作效率的技術。簡言之,工作抽查法乃是透過對事

3、物進行隨機瞬時觀察,以其結果代表此事物之一般概況。其方法實施過程省時又可節省大量的費用,而所得結果具有統計理論依據,可用於制定人工作業的標準時間數據。故工作抽查法廣為企業使用,實因其費用低廉且結論可靠之故。另外,它適合用於一段較長的期間,以隨機的方式進行觀測,以求得各活動所佔時間比率的技巧,且其手法以多動作觀察方法(MutiMovement Oservatio,MMO)為主要觀察方法.三、目的與用途l 此法是用來瞭解工人在工作期間活躍或延誤的程度.由此希望能夠找出方法來加速工作的進展及提高工作的效率。l 因為抽樣可以瞭解員工在不安全環境或不安全行為下的工作時間,佔整個作業時間之比例,因此,此技

4、術也可以用來評估可能發生事故的行為.l 常用於測量人員生產的單元標準時間。其結果可以有效地瞭解各項作業的寬放,機器及人員的操作情形,並作為改善的依據.四、工作抽樣法的實施步驟:l 確調查目的: 如目的為把握機器生產時,其調查項目可分為操作與空閒。l 擬定工作抽查計劃:實施工作抽查前需先將欲制定時間標準的操作之工作順序擬定.l 調查項目分:將操作做細部的單元劃分如設定操作與空閒之區分,並且應預先予以明確之定義明.l 決定觀測方法:觀測同照像機之快門般短暫時間,以決定其工作態是屬於預先所分之何種項目,並在調查表上予以記。l 向有關人員明: 事先須向有關人員明目的,並要求協助。l 設計調查表形式:如

5、表代表工作抽查時所應用之表格.表1 工作抽查表格產品:工作單位:抽查日期: 年 月 日tie單元1單元2單元單元4l 決定觀測次:計算各工作單元的單元出現率與出現率的標準差,這些數據被視為初步所需的數據。將數據代入觀測次數公式中加以運算,可得實施正式抽查之應抽查次數,再由所有單元分別求出工作抽查應實施之抽查次數中選取最大值做為衡量本操作之應抽查次數再將此應抽查次數除以實施抽查觀測之總天數,便為一個工作天中所需之觀測次數。爾後經過一段日子實際抽查結果,可獲一新的P值,以此值代入公式,修正抽查次數。再以此抽查次及實際所得之P值,代入公式內以求出精確度S,將其與原先之S值比較,以檢核我們所定的抽樣次

6、數是否合適。 故需求精 P=觀測事項發生 =分佈範圍 n=觀測次例:求可靠界限95%,精5,先做100次預備觀測,發現有5次停止,即:代入公式n80(次)再過23天之觀測,所得觀測500次之結果,發現機器空閒有0次.因此,須要重新計算觀測次,得0%,故n =33(次)l 決定抽查天數l 決定觀測時刻:每天觀測時點乃依據亂數表而決定以使每天每次實施抽查的時點具隨機性,且使觀測的時點能代表在一個工作天內的任意時刻之動作。而決定觀測時刻有下四種方法,即:a.隨機時間間隔抽查:隨機時間抽查法之方法甚多,例如,抽籤方法、 查亂數表、利用電腦產生亂數等。.等時間間隔抽查:意即訂定一定間隔之時間予以抽查,例

7、如每十分鐘 調查一次。c.分層抽查:一般而言,在工作時段中,常有週期現象發生,且 一週期內可能有數種基本作業內容依序發生。d.區域抽查:區域抽樣之基本觀念與分層抽樣恰恰相反,其原則為層 內之差異性力求加大,而層間之差異性愈小愈佳.在決定觀測時間時,應考量以分層方式收集數據,如此一來,通常可以獲致較佳的結果.l 檢討常值: 如正常之空閒等常值應該摒棄,宜混入抽查值內。:在家電產品的裝配線上,對於29人作業員實施天的工作抽查,每天觀測2次之結果如表2:表2 作業員的工作抽查統計表作業項目次數分類 裝配 焊接栓螺絲裝上零件 手作業 最後加工 檢驗 包裝 其他312459308536100271821

8、50.1715.58。615.4297。82.45。0主體作業5。0% 準備材料 搬運零件 零件產品整理 其他11313323。3.81.20.9附帶作業93%修正 準備工具 搬運其他1424750。40。6.40。7作業的寬放3.1% 商談 協助等待 其他3323150160。9074.305工場的寬放6. 閒聊 休息 上廁所 其他81483432.1.41015人的寬放6.2%合計4810.100表3 工作抽查檢討與對策觀測結果問題表改善重點等待4.3%閒聊2.3休息l 裝配線不均衡l 安定器裝配為瓶頸作業,而包裝作業頗有充裕l 外包零件的延誤l 設法使裝配線平衡l 有充裕的作業應負擔一部

9、分的準備作業l 加強外包管理l 督導人員的培訓準備材料3。4(拆開零件的包裝)l 作業員為準備作業而使裝配作業發生停滯l 使用紙箱l 使用塑膠袋搬運零件。零件產品整理。2%l 作業場所佈置不善l 整理整頓不善,以致阻塞通路l 裝配作業中需要搬運零件l 改善全體的佈置l 整理零件棚位置l 設置專人,負責準備零件檢驗。8l 有重修作業l 以訓練與激勵提高作業員的工作品質l 加強沖壓,焊接的品管在輸送帶上,7的主體作業並未充分發揮效率l 派工方式,工作環境等管理上有問題l 工作方法的改善l 促進標準化l 對主體作業進行動時研究五、工作抽樣之優缺點:工作抽查是在較長期間內,以隨機觀測的方式來觀測操作者

10、;而馬錶時間研究等,則是在短期間內以連續觀測的方式來觀測操作者.工作抽樣方法雖較經濟,但並無法完全取代馬錶測時法,其優缺點詳見下述:1。 優點l 成本方面:許多作業或活動,因成本太高而無法應用馬錶測時法,此時則宜於採用工作抽查法,以節省成本。l 觀測之人數:實施工作抽查技術時,一位觀測員可同時觀測多部機器或多位人員。l 觀測時間:工作抽查可以分散在數天內或數個星期內進行,因此,可以避免因時間變化所造成的不正確。l 操作員之反應:從事整天連續之觀測,操作者的動作可能因觀測員的連續近距離觀測而導致其無法如同平常一樣順暢。l 觀測員之技術與經驗:一般而言,實施工作抽查不需要受過特殊訓練的時間研究人員

11、.l 觀測時之干擾:實施工作抽查若因干擾而被迫中斷,其結果並不受影響,而連續測時法則不盡然。l 觀測人員之疲勞問題:工作抽查較不易使觀測人員感覺疲勞和乏味.l 操作員之喜好問題:工作抽查法較受操作人員之喜好。l 計算與分析:工作抽查結果的計算較馬錶測時方便。2 缺點l 觀測範圍問題:倘若觀測對象只有一個,或是觀測對象分佈之範圍過於廣大時,則使用工作抽查較不經濟.l 適用性問題:對於週程或重複性高的工作而言,使用馬錶測時或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較之使用工作抽樣為佳。l 作業員之配合問題:作業員其在工作抽樣取樣時,蓄意改變原本的工作型 態,則觀測所獲之資料將無任格價值。l 代表性問題:工作抽查僅能訂定團體的平均值,無法提供個別差異的資料。l 非分析人員之接受性問題:對於管理者和作業者而言,工作抽樣法因含有統計的理論基礎,故不易了解。l 彈性問題:工作抽樣工作階次較高,故若作業之低階次單元發生變化,其勢必重頭做起.總之,工作抽樣不需使用馬錶的技巧,不需費大批專門人員連續時間的觀測。更不需對個人的努力或成績作主觀的評判,而能比任何其他測試方法在較短的時間、較少的成本、較佳的客觀情形之下,獲得有關人員或機器的工作實在狀況,作為管理上採取行動的根據。資料來源:12 56 BaminW. Niebe著 蕭堯仁、陳正芳譯 工作研究(民) 前程企業管理公司出版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