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调查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776793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流失调查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土流失调查报告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监测与评价课程实习专题一:坡地径流小区的设计及观测方法一、实习目的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监测实习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实习与生 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的有机结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水土 保持监测的野外训练,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 工作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加强 对坡地径流场小区的建设、维护管理、数据采集和审核整编 等环节的控制,为精确合理的水土保持定点监测数据的获得 提供了全面的保障,做好数据整编与成果分析发布,为生态 环境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依据。二、实习时间XX年1月4日1月10日三、实习

2、地点福州金山水土保持科教园、四、实习主要内容坡地径流小区如何选址径流场应选择在地形、坡向、土 壤、地质、植被、地下水和土地利用情况有代表性的地段上。 坡面尽可能处于自然状态,不能有土坑、道路、坟墓、土堆 等影响径流流动的障碍物。径流场的坡面应均匀一致,不能 有急转的坡度,植被覆盖和土壤特征应一致。植被和地表的 枯枝落叶应保存完好,不应遭到破坏。径流场应相对集中, 交通便利,以利于进行水文气象观测,同时也利于进行人工 降雨试验。其它因素的考虑。坡地标准径流小区的设计与实 施 在我国,坡地标准径流小区是选取垂直投影长 20m 、宽 5m、坡度为5o或15o的坡面,经耕耙整理后,纵横向平整, 至少撂

3、荒1年,无植被覆盖。以坡度15o为准。径流小区各组成示意图因子径流场的设计与实施 根据试验的需要,参照坡地标准径流小区的设计与实施 方法进行。实地考查分析。径流和泥沙的观测方法A、径流量观测方法流观测方法可根据径流场可能产生的最大、最小流量选 定,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体积法、量水计法、溢流堰法、混合 法观测仪器:水尺、浮子式水位计、超声波水位计、量水 计、分水箱等B、泥沙取样和测定方法泥沙的取样方法最为常用的是在观测室蓄水池或流水中人工取样,或利用泥沙自动取样测定含沙量。取样器可以 采用瓶式或其他形式 .用体积法观测径流时可在雨后一次取 样,取样前先测定蓄水池中的泥水总体积,然后对泥水进行 搅拌,

4、分层取样。取样后在室内过滤、烘干、称重,计算泥 沙含量。降雨量等小气候的观测方法用雨量计观测,主要仪器有雨量筒、虹吸式雨量计、翻 斗式雨量计。五、实习结果与分析径流场建设根据近年来的建设,在坡地径流场径流小区设计建设方 面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事项:11 选址水土保持定位监测站点的合理选址是监测数据质量控 制的首要条件,坡地径流场的选址除了要严格执行 SL277-XX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外,仍需注意其他有关细 节。在坡地径流场选址确定以后,要尽可能在同一坡向、同 一坡位建设径流场所包含的若干径流小区,避免由于地形不 同引起降雨或土层厚度等对流失量的影响:小区的选址要符 合便于步道建设的原

5、则,步道最好贯通所有径流小区。12 小区设计径流小区是水土流失定点监测的最基本单元,小区设计 和建设的标准直接影响到观测数据的精度。径流小区主体包 括小区护埂、集流槽、引水管、量水设备(分流桶和集流桶)4 部分。小区护埂应采用砖砌结构高标砂浆抹面,护埂宽 m 基础深m,高出地面,基础两侧的同填土一定要夯实,防止 径流渗漏。护埂顶部做成有一定倾角的单面刃形斜坡,斜面 朝外,如果小区相连,相连护埂应做成 V 字型,便于排水。 同时需要注意避免踩踏而造成护埂破损,防止护埂处的降雨 因滴溅进入小区内部,影响观测精度。分流桶和集流桶是降雨产流后承接径流的常用量水设 备,其容积大小和分流系数应根据径流小区

6、的面积和会流特 点,按 50 a 一遇洪水标准来确定。北京地区分流桶常用 9 孔分流,部分小区分流孔都是均匀地布设在分流桶周同,其 中 1 孔承接到集流桶。为此,分流桶是否摆放水平就直接影 响到分流的均匀性通过近年来观察,分流不均匀 (部分分流 孔不出流)可造成观测数据非常大的误差。所以,要经常校 核分流桶水平性。为了消除分流桶非水平造成的分流误差, 可将分流孔均匀布设在对接集流桶的一侧。这样即使分流桶 保持不了水平,也会大大减小分流的非均匀性,提高观测数 据的精度。径流场管理维护 综合的坡地径流场应该包括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径流小 区、气象场、实验室及其他大量设施设备。径流场科学到位 的管理维护

7、直接影响到观测数据的可靠性。21 径流场管理监测点主要聘用当地人员进行小区维护和观测,为此, 总站每年组织对观测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人 员和设备管理,确保聘用人员的稳定和监测工作的连续性。22 径流小区维护(1) 标准小区:每年按当地传统耕作方法将地面耙平, 并准备成苗床状态,然后保留裸露。春天翻耕(1520)cm深, 并按当地习惯进行适当中耕,一般中耕(35 )次。保持没有 明显杂草生长或结皮形成。每次降雨产流完成观测后,需及 时回填土壤,消除径流冲刷造成的细沟。(2) 自然坡地小区:每隔15 d应采用垂直照相设备进行 植被覆盖度观测。如覆盖度不符合设置要求 (主要是超过设 计覆

8、盖度) ,应在尽量减少小区土壤扰动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保证植被覆盖度在观测期间符合设计要求。(3) 农艺耕作小区:坡耕地的耕作、种植及管理按照当 地种植习惯进行。(4) 水土保持措施小区:水土保持措施如鱼鳞坑、梯田、 水平条等要保持完好,要密切关注暴雨后毁坏情况,如有破 坏,要及时修复,否则会严重影响后期观测数据的科学性与 合理性。每次完成小区处理和维护后,要及时记录,填写小 区处理情况记录表。数据观测31 气象观测针对水蚀区的水土流失特点,监测点气象观测主要是降 雨观测,其他气象资料可选取当地气象部门观测数据。一般 坡地径流场安装虹吸式自记雨量计,部分重点径流场安装了 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设备

9、安装和降雨观测要严格遵守气象观 测规范要求。根据近年来观测经验,建议每个观测点安装 2 套测量设施,除常用的虹吸式雨量计外再加装一套简易雨量 筒进行对比观测,适时校核自记雨量计。如安装了下图的雨 量计,建议每周清理一次滤网和漏水孔,防止树叶、泥土等 堵塞,影响观测数据。32 径流泥沙观测在观测期,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当径流即将发生时, 监测人员必须亲临现场,观测径流发生情况。有条件时,可 观测径流起止时间。径流终止后,观测各小区的冲刷情况(对 侵蚀程度严重的小区应记载侵蚀沟的情况及其分布 )和植物 覆盖度():量取分流桶、径流桶内泥水深。量取水深后, 采用全深剖面采样器在集流桶不同部位采集(3

10、5)个径流 样品放于小水桶中,搅匀小水桶混和水样,采集 2 瓶(750 ml 采样瓶) 泥水样,送回实验室采用沉淀烘干法测量含沙量。 清扫承水槽淤泥并测含水量,确定承水槽土壤流失量,做好 相关表格记录工作。及时清理分(径)流桶,检查阀门闭合情 况、分(径)流桶情况及其小区状况,做好下次观测准备。33 水质与土壤含水量观测将水质分析样在 48 h 之内送到相关检测机构,进行水 质化验(总磷、总氮、CODMn)。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质分 析样要严格按照水文观测要求进行保存和运送。采用土钻取样烘干法或 TDR 快速测定法每 10 d 观测 1 次土壤含水量,产流后加测。如采用土钻采样,则需要回填 土

11、壤,消除钻洞。34 土壤理化及其他指标观测播前,汛前和汛后测定土壤有机质,团粒结构和肥力分 析。秋后测定植物覆盖率、树木成活率、地径、树高、郁闭 度、果品产量和粮食产量。数据整编41 数据录入与上传完成各项现场观测和室内测定后,观测人员将各类数据 按照一定次序录入测站客户端,通过局域网或拨号发送至区 县水保站数据管理分中心,主管监测的业务人员会对上传的 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审核和电子签名,通过局域网或拨号 上传至水保总站监测中心数据管理系统。42 数据整编观测数据整编就是将监测点测得的原始数据按照统一 格式进行整编、分析和统计,提炼成系统、完整且具有一定 精度的整编成果的过程。以水利部颁发的开

12、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为依据,针对近几年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中遇到的一些 实际问题,提出如下技术审查要点。1、前言(1)属增加章节,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建设的必要性和 意义,前期工作进展、方案编制和报审过程。(2)阐述本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如山区、丘陵区、风沙区、 平原区等),所属省级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保持三区(水土流 失重点监督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 ),水土流失 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按即将颁发的标准分为I、II、III级)。2、方案编制总则(1)编制依据应分层次 法律法规一增加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例,无直接关系的法律法规可不列。部委规章一增加水 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

13、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 12 号令)、开 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 (即将颁发)。 规范性文件一增加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公告。 规范标准一增加水土保持制图标准、监测规范、投资 概算。 技术文件一大纲及评审意见、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地方水土保持规划。 技术资料一项目可研报告、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等 资料。(2)水土保持相关规定均应执行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 25 号文的规定执行,纳入了全国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 但水利水电工程的淹没范围不能简单地用面积计费。(3)方案编制深度 总体深度要求 按可行

14、性研究深度把关。因行业间有差异,工作深度不 同,审查时应区别对待。 补报方案深度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主体工程设计已 达到初步设计深度的,方案可达到初设深度,审查时可适当 增加深度要求,但方案审查不能代替设计审查。 同一项目的不同部分设计深度不同 如项目涉及移民安置 (迁建)区和专项设施 (公路等)改(迁)建的,如可研阶段尚未具体落实,方案中提出水土保持 要求,明确由地方政府在移民等相应规划中落实方案、检查、 验收(建议另行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 如果落实,深度应加深,一并纳入水土保持方案。(4)设计水平年 建设类项目:工程验收后第1年。 生产类项目:土建区以验收交付使用年为

15、设计水平年;生产区以一定的生产期为设计水平年。3、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 增加工程项目特性表 突出工程建设规模、建设地点、总投资、建设期工程占地。(2) 增加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介绍如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时序、土石方及砂石料开挖场地、 运输、堆存方式。(3) 土石方平衡不能简单用 挖方一填方二弃方或借方 的方法计算平 衡,要考虑挖填方的施工时段、材料质量、标段划分、运距 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提出平衡方案。(4) 主体工程比选方案的水土保持评价用扰动面积、土 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工程投资等指 标评价各比选方案(线路方案、场址方案),提出水土保持推 荐方案。(5) 项目区自然概况应突出重点 项目占地中各种地貌类型面积 (如山区、丘陵区、平 原区等),线路工程应分里程表述。不良地质区段应予说明。 气象水文特点应突出年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反映降雨强度一定频率的 6小时或12小时最大降雨;年均风速、大风日数:年均气温、极端气温、最高和最低月均气温、无霜期、上10。C的积温;临河及低洼场地建设项目应说明场 地高程、与洪水位关系。 植被突出植被类型、主要群落结构、植被覆盖率。 生态用水的来源和保证率。(6) 水土流失现状 通过现场调查,参考区域最新公告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成果表格说明项目区各级侵蚀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