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775280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下面我把 上课的思路与流程说一下。一、指导思想本课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 乐,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二、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因此,在比赛中传接球技术运 用较多,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是很实用的一种传接球 方法。为今后学习篮球其他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它既是前面所学篮球基 本动作的应用,也是今后篮球教学的基础,它融素质、技术与智慧为一 体,对增强体质、促进健

2、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 重要的地位。另外,这节课的素质练习一一追球跑,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 能力的一种练习手段。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传球的落点四、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懂得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具体做法和技术 要领以及传球的重要性。2、运动技能目标:学生能在侧身跑动中作出跨步接球、迈步传球 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的协调性。3、心理健康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 积极探讨、互帮互学,培养团队意

3、识。五、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男生,他们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身体素 质相对较薄弱,对技术的理解能力也不强,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对篮球 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求又是比较强的技术,学生在学习中肯 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学习中应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 进来教学。六、教法与学法教法主要采用:1、直观教学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 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同学们一目了 然。2、图示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上节省了时间,做 到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讲解清楚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懂、易学,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

4、现的问题 进行及时的纠正;4、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由原地传到行进间传接球, 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此技术;5、分层递进法:课中基本部分练习,从两 人面对面的行进间传接球,再到三角形行进间传接球,最后到全场跑动 中传接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做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自我评价法。七、教学流程(一)准备部分(78分钟)1、课堂常规:组织形式(如图1)(1分钟)图1 .图22、准备活动: 游戏:抢拍球(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篮球的控制 能力。)组织形式(如图2)(4-5分钟) 球操(配乐)组织形式:(如图3)(2-3分钟)目的:充

5、分活动各关节韧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3(二)基本部分(2830分钟)1、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如图4)(3分钟)要求:动作正确规范,传球到位一一胸前,30次目的:使学生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巩固和提高,为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图42、两人相对行进间传接球。(如图5)(5分钟)要求:由慢到快,练习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一一胸前,30-40次目的:从简单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开始学起,先掌握动作技术要领,从而解决本课重点一一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3、三角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如图6)(7分钟)要求:由慢到快,练

6、习侧身跑及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一一胸前,30-40次目的:增加一点难度,进一步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图5接球技术。在三角传接球时,加强了侧身跑及侧身接球,进一步解决本课重点,同时也解决其难点。4、全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如图7)(10分钟)要求:速度由慢到快,两人之间距离由近至远,侧身跑动,传球到位一一跑进方向胸前,避免走步,可结合上篮提高学生的兴趣。目的:增加难度,结合实际(两人快速的传球推进),进一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图6注:以上练习教师利用小黑板进行图解,然后教师再示范,使学生 加深理解,更容易理解教师意图,从而节省时间,增加练习次数,来掌 握行进间双手

7、胸前传接球技术。5、展示与评价(如图7)(2分钟)目的:通过展示,使学生进行互评,对此技术加深理解,并发展学 生的观察能力及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展示技术掌握好的,这样更加深印 象,激励大家共同学习)。6、身体素质练习:追球跑(如图8)(6分钟)目的: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也为篮球比赛中奠定了速度基础,比如快攻、突破等等。(三)结束部分(34分钟)1、放松活动:在轻音乐伴奏下,肢体放松一一太极拳模仿练习(跟 老师学)。使学生心率和心情尽快的平静下来。2、小结,下课,归还器材目的:使学生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生理机能,对 学生进行表优鼓差,同时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八、场地器材篮

8、球场1块、篮球30个、录音机1台、小黑板1块。九、预计课的效果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钟,最高心率170180次/分钟,运动密度为40%左右。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2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 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对构建“普修加专项”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进 行探索。通过“普修加专项”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对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从知识、技能、 技巧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并

9、使其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的技 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 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 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 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 生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 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 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 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 炼价值的运动项目。一、教学内容:篮球:1)原地双手胸前

10、传接球,2)单手肩上投篮。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 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 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 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 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 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单手肩上投篮、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 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 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 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

11、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 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为中专部两个班级合班,共七十人。体育的运动技能 有差异,加上中专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 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 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 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

12、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 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重点:单手肩上投篮一投篮动作标准,手型正确。双手胸前传接球一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难点:单手肩上投篮一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拿球时手心空出。双手胸前传接球一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六、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 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 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 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

13、,可以在有限的时 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 队精神。七、教学过程:(一)引起注意阶段;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激发兴趣阶段;1、游戏:“喊数抱团”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游 戏“喊数抱团”,2、熟悉球性(4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组 织形式为散点。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 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 的准备。(三)接受新知识阶段;3、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3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

14、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 全身协调4、原地两人一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2 )要求:运、传、接运用协调,且要迅速转换衔接。3、4的练习主要为了进一步建立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掌握 传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协调配合,加强运球和传接球的衔接。5、要求:运球和传球,接球和运球要相互衔接好、顺,逆方向都 要练习。目的是利用运球和传接球动作有机紧密衔接,快而连贯,更进 一步提高传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技术水 平。7、连续传接球(接龙)比赛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 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 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

15、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四)全面发展素质阶段;(五恢复整理阶段;)1、伸展放松操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 得到恢复。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1、场地:篮球场一片;2、篮球41只,球筐4只,九、预计教学效果: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三十五分钟运动密度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等。vv阶段;(五恢复整理阶段;)1、伸展放松操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 得到恢复。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1、场地:篮球场一片;2、篮球41只,球筐4只,九、预计教学效果: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三十五分钟运动密度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等。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3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一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一、教材概述:篮球运动是全日制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选修教材,是 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主要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