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_T1055-2015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775222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_T1055-2015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14_T1055-2015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14_T1055-2015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14_T1055-2015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14_T1055-2015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4_T1055-2015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_T1055-2015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01 B 14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105520152022年10月14日确认有效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2014 年 11 月)2015 - 07 31 发布2015 - 08 31 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14/T 10552015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原则25 方法2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代码表5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植被类型表6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黄土高原地形分类表7附录 D(资料性附录)

2、黄土高原土地退化类型表8附录 E(资料性附录) 水文类别表9附录 F(资料性附录) 地质起源-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表10参考文献11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静、刘菊、孙拖焕、郑智礼、刘随存、梁守伦。11DB14/T 10552015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的术语和定义、原则及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黄土高原区域林地的生境制图以及林地利用分析。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820-2009 地图学术语GB/T 26424-20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2004)。3 术语和定义GB/T 16820-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生境 habitat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指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本标准中生境指生态系统的地上组成部分,通过对植被、动物、土壤、土地利用的描述来制图表达。3.2地表层 regol

4、ith基岩以上到地表的部分。3.3生境制图 habitat mapping以地表生境和地下生境为对象制作图件。3.4生境单元 habitat unit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最小空间地理单元。3.5生境组 habitat group若干空间连续的生境单元的自然组合。3.6建模 modeling建立生境与能量系统之间的林地利用模型。4 原则生境制图与分析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a) 生境因子与变量的综合性原则;b) 主导因子定性原则。5 方法5.1 生境制图5.1.1 准备工作5.1.1.1 人员具有制图学、地理学、林学、生态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相关野外工作经验。5

5、.1.1.2 基础影像1m或1m以下分辨率的遥感正射影像。5.1.1.3 工作图纸地表生境调查影像图比例尺1:3000,地下生境调查影像图比例尺1:5000。5.1.1.4 专题制图软件ARCGIS、MAP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5.1.2 生境单元判读5.1.2.1 室内判读对同一区域根据影像所反映的色彩、明暗等特征进行生境单元划分。5.1.2.2 野外校核对室内生境单元划分结果进行实地校核和补充调查。5.1.3 属性调查5.1.3.1 地表生境调查方法与步骤:3a) 参照GB/T 26424-2010 确定调查因子类别;b) 准备调查表,见附录,参见附录 B;c) 进行现场调查,填写调查

6、表,确认生境状况。5.1.3.2 地下生境调查方法与步骤:d) 确定调查因子类别;e) 准备调查表,参见附录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f) 进行现场调查,填写调查表,确认生境状况。5.1.4 专题图制作5.1.4.1 地形专题图以地形分类为主要显示内容制作。5.1.4.2 水文专题图以水文类别为主要显示内容制作。5.1.4.3 土地利用专题图以地类为主要显示内容制作。5.1.4.4 植被专题图以植被类型为主要显示内容制作。5.1.4.5 土地退化专题图以土地退化为主要显示内容制作。5.1.4.6 坡向专题图以坡向为主要显示内容制作。5.1.4.7 坡度专题图以坡度分级区域为主要显示内容

7、制作。5.1.4.8 坡位专题图以坡位为主要显示内容制作。5.2 划分生境组利用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叠加各类专题图件,分析评价并划分生境组。5.3 建模基于生境,综合考虑各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影像实地专题图实地的信息提取与反馈过程,建立生境评价模型,构建林地利用模式。5.4 应用对生境组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林地利用方向,制定不同生境组生态恢复方案,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技术支撑。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代码表表A.1 给出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代码。表 A.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代码表一级二级三级代码林地有林地纯林111混交林112经济林114疏林地120灌木林地

8、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131其他灌木林地132未成林地未成林造林地141未成林封育地142苗圃地150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161火烧迹地162其他无立木林地163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171宜林沙荒地172其他宜林地173林业辅助生产用地180非林地耕地210牧草地220水域230未利用地240建设用地250注:分类标准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执行。附 录 B(资料性附录) 植被类型表表B.1 给出了植被类型。表 B.1 植被类型表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森林防护林蜜源非蜜源用材林蜜源非蜜源经济林蜜源非蜜源灌木蜜源非蜜源草地天然人工河溪、水生群落农作物隐花植物附 录 C(资料性附录) 黄土

9、高原地形分类表表C.1 给出了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形分类。表C.1 黄土高原地形分类表一级二级梁平地45峁平地45丘陵沟谷平地45黄土塬塬残塬台地、扇形地平地5缓坡 6-15台地、河床附 录 D(资料性附录)黄土高原土地退化类型表表D.1 给出了黄土高原土地退化类型。表 D.1 黄土高原土地退化类型表一级二级水土流失水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沙化悬移风蚀沙化推移沙化次生盐碱化次生盐化次生碱化污染无机物污染农药污染有机废物污染化学肥料污染污泥矿渣和粉煤灰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污染性质恶化土壤板结次生潜育化土壤酸化贫瘠化各种养分元素的贫瘠化建设用地各类农业、非农业建设占用注:资料来源:土地资源学/王秋兵, 2002.12: 229。附 录 E(资料性附录) 水文类别表表E.1 给出了水文类别。表 E.1 水文类别表一级二级河流和小溪长年的季节性的湿地长年的季节性的积水生态水文储水排水流水附 录 F(资料性附录)地质起源-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表表F.1 给出了地质起源-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表F.1 地质起源-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表序号地质起源-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1残积2重力堆积3坡积4洪积5冲积6湖泊沉积7沼泽沉积8海洋沉积9地下水沉积10冰川沉积11风成沉积12生物沉积13人工堆积参考文献1 王秋兵.土地资源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2:2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