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概括大意练习附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77392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概括大意练习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概括大意练习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概括大意练习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概括大意练习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概括大意练习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概括大意练习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概括大意练习附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一1. 语言的变化,短时间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问:本文段的中心句是_。理由是_。分析:句说了语言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句是举例来说明句的容,句是进一步来说明语言除了随时间变化之外,还可能随地域的变化而变化,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就本段容来看,毫无疑问,句是中心句。2.黄桷(ju)树枝繁叶茂,带给炎热季节的山城一片浓萌,一份

2、凉意。即使阴雨霏霏的冬天,满城的绿叶也不会零落,仍是一副傲寒凌霜的姿态。仿佛一个永不疲倦的斗士,从没有卸下盔甲的日子。据说黄桷树也在年年长出芽叶,悄悄换下旧装,但在不经意之间就完成了,从来不争扬。问:本文段的中心句是_。理由是_。分析: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句句用了假设也是为了说明在其他情况下,黄桷树始终是枝繁叶茂的这一特点。句则用“据说”二字来进一步来强调黄桷树的特点。所以,句就可以总括本段的段意了。3.你们杀死一个公仆,会有千百万个公仆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

3、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问:本文段的中心句是_。理由是_。分析:这是最后一次讲演中的段落,引导学生分析时,要紧紧的抓住句意,作者要说明的是一个道理,即句中的“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这个句子位于段中,既是对上文的小结,也是统率下文,既是正面说理,也是反面论证。4

4、.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粗,毛粗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出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

5、的带霜儿的玉,还不愧杀!问:本文段的中心句是_。理由是_。分析:句是中心句,句句是一个引子,引出了句中作者的喜好,而句两句说明了北平的花多,句举例说明了北平的菜多,句则是说明了北平的果子多。这后面是一个总说与分述的关系。5.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shn);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mo),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

6、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yng)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cu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下)问:本文段的中心句是_。理由是_。分析:这段文字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为的是引出下面“单是”的容。从句开始至第句分别支撑、解释句。百草园的景物,用成人的眼光看来并不新鲜,但在儿童的眼里,一切都新奇,有声有色有趣。可见第句即是本段的中心句。6阅读下面这一语段,概括回答作者写牛顿和拉封丹原来想要说明怎样的

7、观点?不错,一种思想往往是个宝藏,但它像分布在地球上的金刚矿一样稀少,需要长时间的寻找,或者说等待更妥当些,想从思想的产物上投机牟利的,大有人在,多是食得无厌之辈。这些在铜钱里翻筋斗的家伙不会理解艺术家,他们甚至以为,艺术创作比每天拂去办公桌上的灰尘还要容易。由此,也招来了贫困。但艺术家在捕捉思想时所感到的幸福是无法形容的。据说牛顿有一天早晨思考问题,到了第二天早晨,别人发现他还保持着同一姿势,而他本人以为还在上一天。拉封丹也有过类似的实例。分析:作者用以上两位的实例,意在想证明两例前的观点:“艺术家在捕捉思想时所感到的幸福是无法形容的。”回答时,只要摘出这一句,并将可有可无的文字压缩一下,即

8、可得到圆满的回答。7下边文段的中心句是:大概是因为古来文人因袭之风大盛罢,所以较进步的文艺批评家都赞美“自成一家”的“独创”。然而此种赞美也只限于文艺的形式方面,小自用字练句,大至所谓“风格”。至于思想方面的“独到”,就受到大大的限制了。倘若尚不离乎“中庸之道”,那批评就是“好与人立异”,这已经是褒少贬多的口气;倘若跳出“中庸之道”的圈子,那批评就会说它是“怪癖”,而且意在“惊骇世俗”了。最后一着,是把“离经叛道”的罪状加于思想上太“独到”的人们。分析:在表达方式相同的语段中,中心句分布在文段中的首尾或中间。多种表达方式混用的语段,中心句往往是议论、抒情性强的语句。而真正要解答这类题目,最主要

9、的方法是分析每一句话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或指认或概括或选择。就例1来说,属于对文中中心语句的指认提取,细看文段,一共五句话,1、2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要表达的意思是“批评家只赞扬形式上的独创”,目的是在于引出第3句,对思想上的独创却受到了大大限制。其中“至于”一词很重要,表明另提一方面,有强调提醒作用。而4、5两句又分明是针对第3句而言的,指出所以受到限制的情形和原因。如此一分析,便会发现,第3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关键句。前两句是为了引出第3句,后两句又是为了证明阐释第3句,可谓前呼后拥,鹤立鸡群,中心地位显赫。这是解答这类题目的最基本的方法,姑且称为“主从分析法”。8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

10、,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这粗心与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一种铝矿石时,漫不经心,失掉了发现“钒”的机会。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德国化学家比希研究海藻时粗心大意,浅尝辄止,与新元素“溴”失之交臂。法国科学家波拉德破除常规,细致钻研,成了“溴”的发现者。我国

11、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工作习惯,要有条理。”这句话应当成为科技人员的座右铭。不难发现,这个语段有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引证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具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这一主旨。因此,这个语段的中心就是第二句: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9阅读下面文段,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容。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可是仔细想想,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正是因为说话跟吃饭、走路一样的平常,人们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其实这三件事儿都

12、是极不平常的,都是使人类不同于别的动物的特征。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会烧熟了吃。别的动物,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走路都是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只有人类直起身子来用两条腿走路,把上肢解放出来干别的、更重要的活儿。同样,别的动物的嘴巴只会吃东西,人类的嘴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说话跟吃饭、走路一样都是人类不同于别的动物的特征】10、阅读下面文段,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容。中微子的质量很小,其宇宙意义却很大。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中的极大部分(90%)物质皆为所谓暗物质。它们是什么东西?科学家至今未搞清楚。而中微子在宇宙中的数量十分巨大,即使如此小的质量,其总

13、质量足以超过目前已知的星系质量的总和。宇宙暗物质之谜,因此将局部揭开。【分析】先找中心句。将所给文段读一遍,很容易找出中心句就是最后一句:“宇宙暗物质之谜,因此将局部揭开。”这里“因此”中的“此”指什么呢?是指对中微子的研究。用“对中微子的研究”来替换“此”,概括为:研究中微子的质量,将局部揭开宇宙暗物质之谜。11、不过,还是让我们尽量乐观一些,承认人类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假定靠了技术的奇异力量,粮食的产量会增加10倍;假如我们能够从海洋中开采出金属,在撒哈拉沙漠上竖起油井,南极洲发现煤矿;假定我们能够学会利用太阳能和热核能,则,情况又将怎样呢?如果人类继续以现在的速度增长而不加限制,则各种科学

14、技术发明也不会使我们摆脱困境。这个语段干扰的信息点较多,中心不够鲜明,但只要我们作全面分析,便很容易发现,这个语段运用假设的说法,强调要控制人口增长。因此,它的中心可以概括为:人类智慧虽无止境,但必须控制人口增长。12、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天上的云,真是姿

15、态万千,变化无常。(联合法)特。(归纳法)课时二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的填空1大家用纺的毛线织毛衣,织呢子;用纺的棉纱合线,织布。同志们穿的衣服鞋袜,有的就是自己纺线或者跟同志换工劳动做成的。开垦南泥湾的部队甚至能够在打仗,练兵和进行政治、文化学习而外,纺毛线给指战员发军装呢。同志们亲手纺线织布做的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那个时候,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衣服旧了,也“敝帚自珍”,不舍得丢弃。总是脏了洗洗,破了补补,穿一水又穿一水,穿一年又穿一年。衣服只要整齐干净,越朴素穿着越随心,西装革履,华丽的服饰,只有在演剧的时候作演员的服装,平时不要说穿,就是看看也觉得碍眼,隔路。美的概念里是更健康的容,那就是整洁,朴素,自然。记一辆纺车附答案:这一段有三层意思:句是第一层,要点是(“纺线做到了衣着上的自给”),句是第二层,要点是(“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句是第三层,要点是(“在衣着上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把这三层意思合在一起,即为本段的段意:(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