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771793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河小学“互联网+教育行动”实施方案莱西市滨河小学为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市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完成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现就滨河小学“互联网+教育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与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

2、撑。(二)、发展目标到2018年,实现学校智慧教育网络化,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在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作用。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教育网络的建设工程,建设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数据和资源的衔接融通;建设完成覆盖全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学校智慧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机制,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依托青岛市公共管理平台建成我校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形成相对完备的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

3、环境。二、“互联网+教育行动”教育重点内容(一)完善学校网络建设。完善学校网络建设,完善学校数据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各级教育网络资源中心、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以及青岛、莱西市信息安全体系,实现教育数据中心的无缝对接及综合管理应用。实现与教育网络互通和应用充分依托和利用“三通两平台”的实施,打造“互联网+教育行动”的信息高速路。到2018年底实现全校无线全面覆盖。根据青岛市和莱西市教育体育局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实现学校10G带宽接入城域网,城域网连接互联网总出口带宽不低于20G。努力提高电子书包、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教学应用的实践探索。(二)“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互联网+”智慧校园,实

4、现学校网络信息全覆盖,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学校实现所有教室配备智能终端教学设备、所有教室有线入网、教学活动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使学习终端基本满足学习者需求。基本实现“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信息化环境。(三)“互联网+”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充分利用青岛市“三通两平台”的教育公共管理平台的服务系统,实现青岛市教育局、莱西市教育局及学校各项教育业务管理和决策分析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应用。实现学校教育数据的及时采集、汇聚、管理和分析,实现学校教育运行状态动态监测、全面管理、科学决策、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5、,提供规范的教育管理业务流程,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四)“互联网+”教育督导“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实施,需要教育督导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学校利用青岛市教育督导平台,参与对学校的督导考评、学校对教师的督导考评;实现网络督导网络全覆盖。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教育教学水平和各专项数据的动态监测、查询和统计分析。有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监督的公开、公正、有效。(五)“互联网+”校园安全随着平安校园建设的步伐加快,“互联网+”校园安全成为我校保障校园安全的新举措。“互联网+”校园安全以青岛市教育云安全管理平台为核心,实现学校及校园多个安防系统的全面融合与统一管理,简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提升我

6、校的综合防范能力。实现管理平台与手机APP平台无缝对接,通过手机APP软件登陆到安全管理平台管理学生信息、在校情况,家庭作业、考勤、教师应用平台等实现电子学生证的定位、跟踪、亲情通话等功能。(六)“互联网+”教育办公根据“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建设需求,利用青岛市公共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用模式,将全校的教育信息发布、数据查询、资源、办公OA、信息公开等平台整合、集成到青岛市网络,建成滨河小学教育微信企业号和公众号。通过微信企业号和公众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网络教育活动。(七)“互联网+”课堂教学依据教育信息化国家战略部署,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利用“互联网+”打造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互

7、动式“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是个性化的互动学习平台,通过利用教育青岛市资源公共平台功能,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共享,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内容支持。学校开源节流创造条件开设“电子书包”智慧课堂,使教师和学生使用终端学习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学生可以随时收听老师的讲课内容,老师也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学习进展与状况,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又让老师教学更轻松、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家长可以通过终端学习工具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指导与监督,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及家校间互动交流学习。(八)“互联网+”教育资源通过“

8、互联网+”教育行动,全面推进国家、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一师一优课”的优质资源,融合各种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基本建成具有学校特色、能够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分学段分学科、动态实用的教育资源平台。逐步建立全校师生共建共享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建设工作机制,实现包括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并输送到全市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班级,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依托青岛市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和智慧校园,积极拓展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覆盖学校教师个人及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如学生空间、教师空间、校长空间、班主任空间、学校空间、教育机构空间等),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

9、建和共享环。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打造围绕各应用模块的“网络学习空间”。三、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建立学校“互联网+教育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互联网+”教育行动中组织协调和宏观规划及设施“互联网+”教育行动。在学校各部门间建立“协同推进”的管理机制。从工作的组织管理上,加大学校的统筹力度,担负起明确发展方向、统筹协调学校互联网+教育的推进。学校将加强领导,落实职能,监督检查“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建设任务和落实情况;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安全、有效推进和实施。(二)制度保障把“互联网+”教育行动作为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

10、,将此项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和学校办学评估指标体系。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教育行动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明确规划、统一建设和集中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教师“互联网+”教育行动工作的管理和评价。严格执行各级有关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规政策,制定教育信息化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数据管理、信息发布和网络安全监控。(三)队伍保障学校将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配备力度,学校将强化“互联网+”教育行动的研究、教学以及工作贡献等方面的考核。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互联网+”教育行动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等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学校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建设。(四)落实经费投入。学校按照生均公用经费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信息化资源配置、优质网络课程建设、运行维护和技术培训等。坚持市场导向,制定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的教育信息化消费政策。 (五)做好技术服务支撑。完善学校技术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员等专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青岛市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导。鼓励探索“互联网+教育”运行服务新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