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总复习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77023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总复习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总复习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复习计划一.班级实际情况该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85分以上的学生大都思维较灵活,表现力强,作业做得整齐美观,正确率高;70分以下的主要表现在数学基础知识较差,学习注意力不够,书写普遍差。全班学生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二.复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加与减”。(2)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3)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

2、单元“69的乘法口诀”。(4)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5)第二单元“购物”。2.图形与几何(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2)第六单元“测量”。3.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二.复习重.难点:1.加与减2.表内乘除法。3.平移、旋转与轴对称4.元、角、分三.复习目标:1.“加与减”。通过复习,让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利用竖式熟练.正确地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2.表内乘除法计算.口诀的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记住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3、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会用乘法口诀熟练的计算表内乘法。记住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熟练地求商。3.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4.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变化”。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测量”。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5.应用题求几个几是

4、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关于平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加与减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97第1题.P98第1题.P100第6题. P101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问:笔

5、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P97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二.发展练习 1 完成P98页第1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 完成P101第13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 练一练。(补充练习题) 361917481623132710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三.实际应用 1. 完成P100页第6题 ,101页第10题的第一小题。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

6、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表内乘除法”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97页第2.3.4.5.6,P99102第5.7.8.9.10题第2小题.11.12.第16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2. 学生会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根

7、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 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 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3. 教师抽查。 4.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 ) 六九( ) ( )四十二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 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97页的第5.6题。 2. 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99页第1题然后校对。 三.实际应用 1. 独立完成99101页第4.5.7.8.11.12题。 先

8、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 102页的16题。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配花方案。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图形的变化”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3.10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 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 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

9、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准备: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 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 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教师板书:1

10、米=100厘米 3. 估计与测量 (1)下面这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4.完成P98图形与几何相关练习 二.复习图形的变换1.图形的变换有哪些形式。(平移、旋转、轴对称)2.完成P103第4题的练习三.复习元、角、分1.我们学过的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生:元、角、分2. 说说“元、角、分”的进率。谁能说一说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有什么

11、关系?1元10角、1角10分3. 复习元、角、分的换算1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2张50元;5张20元1张50元可以换2张20元和1张10元;可以换5张10元1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4张5元;20张1元4.较大一点的人民币的换算。4.以P97第7题为例复习付钱的方式以及有关人民币的一些知识。5.独立完成P102第14.15两题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使用到人民币,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主要通过教材上的习题,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的紧密性。四.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发言。第四课时 应用题复习内容:本学期学过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P10

12、0102第6.7.8.9.10.11.12题复习目标: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复习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一.有关倍的应用题1.松鼠有8只,小兔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小兔有多少只?(1)学生先画图表示小兔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指名板演(4)集体订正(5)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松鼠有8只,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2倍,小兔有多少只?(1)先比较与第1题有什么区别再画图表示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2倍(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指名板

13、演(4)集体订正(5)总结: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3. 松鼠有8只,小兔有4只,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几倍?(1)画图表示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几倍(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指名板演(4)集体订正(5)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二.连加连减应用题1.出示例题:合唱队原有76人,有19名同学毕业后,又新加入12人。合唱队人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合唱队现在有多少?(1)先说一说题意(2)指名说一说解题的方法:方法一:先求出19名学生毕业后合唱队还有多少人,再求出新加入12人后,现在有多少人再进行比较。方法二:先求出毕业19人再加入12人后人数是多了还是少了(少了7人),然后从76里面减去7人,就是再在的人数。(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4)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5)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弄清题目的意思,再思考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最后才动笔列式解答。三.巩固完成P100102第6.7.8.9.10.11.12题四.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