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教学教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76863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教学教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一、施工过程建立样板工序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采用 PDCA循环做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它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论方法。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流程是建立在PDCA循环原理的基础上的,施工质量管理首先确定质量目标,然后按 PDCA循环原理来实现计划目标,施工质量是在计划的控制下提高的。A、计划 P( Plan ) 是指工作程序、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流程、管理措施等任务目标和责任范围,是施工质量的计划阶段,明确质量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同时还应有可行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流程,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开始施工计划的编

2、制。B、实施D( Do) 包含两个环节,即计划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要求施工。首先,在施工技术交底时要使操作者明确质量标准、验收标准、关键点工序等,规范操作者的行为,然后,按计划要求做到样板工序引路,大面积施工。C、检查C( Check) 是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主要包含操作者的自检、 互检和专职质检员的专检。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按计划的方案操作、施工,实际的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二是检查实际施工的结果质量是否达到了标准要求。D、处置A( Action ) 对质量检查发现的不符合规范要求进行因果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证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同时对问题进行总结,形成书面的文件,提出可行

3、的预防方案,保证不会有类似问题出现。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原理我们将严格遵循制定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质量进行过程控制,运用三阶段控制原理,确保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三个阶段控制分别为施工前控制、施工中控制和施工成品控制。3.1 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A、加强对职工的进厂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加强职工对规程规范的学习。B、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对设计图进行自审,领会设计意图,并形成自审记录,而后与业主、监理、设计、总承包管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形成图纸会审纪要。对施工难度较高的工程,制订科研攻关的课题和流水作业网络。C、施工前,项目经理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审批。各专业

4、施工员根据经监理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纪要以及规程、规范,编写各专业技术交底,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下达班组,班组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进行施工。D、材料设备的质量检验。项目部根据施工总进度排出材料设备计划报业主、监理。主要设备材料由业主负责采购。在采购中,项目部参与业主组织的对供货商的考察,并提出建议供业主参考。材料设备进场时,项目部材料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按照物资验收检查办法对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及质量进行检查,并核查材料设备的合格证、质保书等有关资料,进口设备材料还应有商检报告。质检员负责监督主要物资的检验和复试工作及不合格物资的确认。物资经项目部检验后,填写报验单,报监理

5、检验,监理检验认可后方可接受。3.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A、要求施工班组严格按照图纸、技术交底规定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更作业方法; 对收到的变更通知单,施工员要对班组就变更部分进行变更交底;施工员、质检员严格按规定的检验项目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检查,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及巡检;实行“自检”“专检”“互检”制度,上道工序未经检验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B、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由项目部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详细的计划,明确复核验收的部位、内容、复核验收人员。C、隐蔽工程验收按以下流程实施:项目部质检员负责自验并开列隐蔽工程验收单,项目工程师负责复验意见签证并交现场监理复验签证。D、对技术复核

6、、隐蔽工程验收不合格的分项应立即整改,在复验合格前不得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E、对各分项工程和施工工艺作好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部项目工程师负责将各分项工程和施工工艺向施工队伍作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包括施工方法、操作要领、质量要求、验收标准等。F、项目部质检员具有不受项目干扰、独立行使质量监督职权的权力。项目部工程师每月组织一次质量综合检查,由各相关科室和施工队伍负责人参与,按质量计划,并对照评定标准和验收规范,对各分项工程的质量状况作出评价,并有详细的书面记录。G、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项工程转序的重要依据,凡达不到质量评定标准和质量计划评定目标的分项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3.3 施工过程所形

7、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分部工程完成后,各班组、专职质检员先对其进行自检,再报项目部检验,确认合格后,再向业主、监理提交“中间交工证明书”,请业主、监理检查确认。工程完工时,由施工员对各自专业实施的最终试验项目编制试验方案,该方案应交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最终试验结束后,由项目部实施完工后的检验,检验合格后再由公司质管处实施最终检验,并经工程部检查认可,方可向总包、业主、监理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由业主组织竣工验收,并向业主提交竣工资料。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在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引入三全控制管理,其主要来于全面的质量管理理念,是指施工质量管理应是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A、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对施

8、工质量和操作质量的全面控制,职工的操作质量是施工质量的保证,每一步骤的操作质量都将最终影响施工的质量。在全面质量控制中更注重操作的每一步骤,包职所使用的操作工具、测量仪器、各零星辅助材料等。同时也对材料设备的供应商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监控他的生产活动,了解其生产进行等。B、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施工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进场后立即与业主进行沟通,了解工艺参数、使用要求,再设计进行沟通,了解设计意图,结合图纸进行自审,掌握施工的难点、关键点。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制订各工序检查要点,做到各个环节均处于受控状态,达到各过程的质量控制。C、全员参与控制操作工人及管理人员为劳动主体,是影响

9、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之一。对于管理人员,我公司将派施工经验丰富的有过类似工程经历的项目管理人员,操作工人则是派遣素质高、经验丰富的, 且要经过业主、监理、总包、专家现场的严格考试,合格后才可上岗。在施工过程中除了不断教育工人,提高劳动技能、质量意识外,还要建立质量监控小组,让人人都参与质量控制中来。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制度5.1 施工质量检验和试验A、分项工程质量由分项施工负责人检查,项目质检员进行等级核定。B、施工产品的质量过程检验,由取样员在有见证资质人员的见证下,按现行国家规范、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取样送检测单位检验。C、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的内容应在单位工程或产品的质量计划中表示明确。

10、D、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应在进货、过程检验和试验的活动全部完成,且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E、单位工程的最终检验和试验应按现行质量评定标准和规定,经过质检员、项目工程师、监理检验,最后上报规定的质监站核定。5.2 进货物资检验和试验任何未经验证或未能确认验证的最终结果以及验证不合格的物资,不准投入使用。所有用于工程中的物资都必须有完整和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5.3 材料采购流程材料采购流程:施工员材料计划及技术要求技术负责人技术审核项目经理审批采购员询价项目经理确定合格供应商合同评审合同签定、履行到货检验合格入库。对供应商的法人资格、经营范围、产品的质量水平、质量保证能力、业绩、生产能力、价

11、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定,确定合格供应商。物资和设备按标准进行采购,有国家标准的产品按国家现行适用标准进行采购;非标准的产品按相关的图纸或产品说明书进行采购;新型和特殊的产品或业主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取得业主或设计部门认定的标准后方能实施采购。5.4 材料管理流程采购员或供应商将材料送至工地,由技术负责人、材料员、施工员、质检员共同验收。材料员主要负责材料的数量及材料外观验收,项目施工员主要监管材料的数量及材料内在质量评估验收。主要材料需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签字。进入现场的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材质证明(包括厂名、 品种、出厂日期、出厂编号、试验检验单)、出厂合格证、材料销售许可证。对进场的材料发现质量不合格,应做出标识,应挂上“不合格物资”标牌,及时通知采购员及项目经理。设备及技术含量较高的材料,项目经理应亲自组织验收,建立健全材料出入库台帐,库存材料帐物相符, 材料员应时时进行核对,保证帐物相符。所有钢管、型钢分类堆码并挂标识牌,其他材料分类标识、入库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