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园地2012小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76333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园地2012小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长园地2012小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长园地2012小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家长园地2012小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家长园地2012小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园地2012小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园地2012小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 长 园 地 内 容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 第1期 小班认识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特点1、 记得少,忘得快儿童记忆的范围和记忆保持的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和延长的。1岁左右的儿童记忆的范围很小,起初只能认妈妈、亲人,然后才能再认周围的事物。他们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例如将他们和一起生活的亲人分开一个月,再相见时就不认识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堂课上能学会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不久就忘了。2、记忆缺乏目的性上学前儿童的记忆很难服从一个有目的活动,他们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他们只对形象鲜明的对象,引起兴趣的事物或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能记住。要年幼儿童将记忆专门作为有目的活动是困难的。5、6岁的儿童

2、有意识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如大人委托他做某件事,他会运用简单的记忆方法,如重复大人说的话来记住这件事。进入小学后,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识记的能力得到较快发展。3、记忆方法呆板成人的记忆一般是通过对要记忆事物的理解,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屏弃事物非主要部分,进行意义识记,而儿童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不会进行这种分析,较多地对事物表面进行机械识记。例如成人和儿童同时遇到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成人记住的是这个人的相貌特征,而儿童记住的可能是这个人的衣着颜色等等。但是学前儿童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识记,对他们能理解的事物也会进行一些意义识记。4、记忆不精确儿童记忆的精确性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年

3、幼儿童记忆不精确表现在记忆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等方面。例如幼儿听了一个故事,他只记住感兴趣的某个细节,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记不住,或者把另外故事的情节也混在一起。又如一个母亲问幼儿园回来的孩子,今天舅舅到幼儿园看你了吗?他回答说是的,事实上他舅舅今天没有来而是前几天来过,他被母亲一问就认为今天来过了。这是由于记忆不精确加上以臆想来补充记忆而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是会改变的。家 长 园 地 内 容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 第2期 小班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对接的注意点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发育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最重

4、要的可塑时期。 37岁的幼儿大部分要送到幼儿园,幼儿在家里和幼儿园的学习、活动配合的如何,是决定幼儿教育成功还是失败的重要环节。家庭与幼儿园尤其在幼儿思想品德方面的配合教育必须对接用一个标准,统一口径共同协调。如果配合不好,或不配合,标准不一,那么,幼儿将无法分辨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是”与“非”,对幼儿的道德形成,行为习惯,性格情感,以及体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形成“差别障碍”。这一障碍将使幼儿教育误入歧途。 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对接要注意以下各点: 一、家长要充分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条件,教育内容,在入园前就向幼儿解释明白,减少幼儿入园后的陌生感。 二、入园后要详细向老师介绍幼儿在家里的教育内容、方法、

5、计划,以求得老师的配合支持。 三、详细介绍幼儿的身体健康情况,在家里的生活状况,幼儿的行为习惯。 四、幼儿回到家以后,家长要详细询问在幼儿园的生活感受,学习情况。要协助儿童消化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五、经常与幼儿教师交换家庭、幼儿园教育的配合情况,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对幼儿进行集体主义、合群性、分享性教育。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如何使幼儿养成合群、集体主义观念,非常重要。 七、尊重、信任老师,对幼儿回家“状告”老师“偏心”、“打骂”和幼儿欺负之类的情况,家长要耐心听,然后仔细开导,使幼儿养成尊敬老师,团结儿童的好习惯,为将来进入学校打好基础。切忌在幼儿面前贬低老师、袒护孩子。是

6、非标准对自己和其他孩子都只有一个,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就不受批评,而别人的孩子打自己孩子就暴跳如雷。家长在儿童面前行为举止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效果。 八、幼儿后期,家长和幼儿园共同携手,做好入学前教育。儿童身体、心理、学习态度方面的入学准备十分重要。家 长 园 地 内 容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 第3期 小班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孩子在家中有没有独占食品?有没有主动问候过父母?会不会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给其他小朋友玩?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但一旦爱变成单向的付出,而不是双向的交流,对孩子而言,却是危险的。如果孩子习惯于周围的人对之无微不至的关心,却不懂得付出为何物,日后在群体中如何生存

7、,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可谓最大。下面我们看看小惠妈妈的教子经验。小惠刚满4岁,特别喜欢吃苹果,可是每次想吃苹果的时候,妈妈都要求她拿出3个苹果,先分给爸爸妈妈,然后才可以自己吃。有一次,家里只剩下3个苹果了,小惠舍不得分了,说:“这3个都是我的。”妈妈没有生气,告诉小惠:“越是东西少的时候,能想到给别人,才是真正的好孩子。”最后小惠眼泪汪汪地同意把苹果分掉,爸爸妈妈咬咬牙、狠狠心,在孩子眼巴巴的注视下,把苹果吃了。在小惠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狠心”的例子不胜枚举,但令他们欣慰的是小惠果然成了一位知道心疼人、不自私、不小气的好孩子。当家中有人生病时,不妨让孩子

8、也来帮着照顾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孩子到处乱扔玩具,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父母应给孩子机会,让他学会收拾玩具、整理物品,只有亲自参与劳动才可能体会劳动的辛苦,了解大人的辛苦。若家里养着小动物,让孩子学习照料、喂养小动物。总之,家长要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家 长 园 地 内 容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 第4期 小班营养不良会影响宝宝视力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用眼过度,比如看书、看电视、看电脑时间太长,光线太暗,坐姿不正确,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造成视力减退。尤其是宝宝年龄小,更不宜让眼睛过度疲劳,不能让宝宝长时间或距离地观看电视。 此外,专家发

9、现偏食对视力发育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由于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眼球的发育。无论是蛋白质或是维生素缺乏,都可造成近视或近视的进一步发展。在肉、蛋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但维生素较少,而在肝脏、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蛋白质较少。因此为了眼球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的发生,减缓近视的发展,应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制品、海带等,少吃糖果等,切不可偏食。 那么对眼睛有益的食物有哪些呢? 含有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的食物对眼睛有益。当宝宝饮食长期缺乏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时候,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还容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民间常以羊肝

10、为明目佳品)、鱼肝油、奶类和蛋类及富含胡萝卜素的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青椒、红薯,以及桔子、杏、柿子等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水果。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对眼睛也有益。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份之一,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容易患水晶体浑浊的白内障。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尤其以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鲜枣、生梨桔子等食物维生素C含量理更高。丰富的钙质对眼睛也是有好处的,钙具有消除眼部肌肉紧张的作用。豆类、绿叶蔬菜、虾皮含钙量都比较丰富。烧排骨汤、酥鱼、糖醋排骨等烹调方法可以增加钙的吸收量。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份,组织的修补更新需要不断地补充蛋白质,多

11、补充蛋白质有助于眼睛恢复疲劳。如瘦肉、禽肉、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里面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家 长 园 地 内 容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 第5期 小班学会怎样爱孩子蒙特梭利幼儿院有个口号叫:“爱和自由,美和理想。”这个口号是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实施几年来探索得出高度概括。为什么要把爱放在第一位呢? 儿童一切生活的基础和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全部归结于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爱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以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我主伙爱的问 题是儿童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这也是许多心理学家的共识,好比是植物有土壤一样,爱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许多家长可能这样认为:每个父母都是

12、爱孩子的。但对一个内心根本无爱且不具备爱的能力的尬来说,怎么办?我认为这是一个成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一个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很成熟,他就能 够自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爱”。 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龄如还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仅从他自身出发,他更爱他自己,在处理同孩子 有关的事物上,他可能更多地从自身着想,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同孩子怄气,对着干。必须他取胜。他不能作为一个成人宽容地对待孩子,容纳和理解孩子。另一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看自己的情绪,情绪好时是猛爱,情绪不好时是猛呵斥。这术,孩子把宝贵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观色上,先是惊吓和糊涂,后来是揣摩和应 付。在蒙氏教育实施5年来,我

13、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实施这个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调节儿童因得不到爱而无安全感带来的情绪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虑。这种焦虑是普遍的,这个普遍性来自于人们的观念。所以,我今天要谈的是学会怎么去爱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罗姆 (ErichFromm,1900-1980)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好比学医,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医生,他的看法是:每个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什么才是父母干对孩子的“爱”呢?我们知道 许多动物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说:母鸡爱它的小鸡,老虎很爱它的小老虎。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老

14、虎妈妈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这了慢一种爱。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孩子确实充满爱意。但是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后,这种“爱”警惕性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 奥地利心理 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说:“真正的爱,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我们在幼儿院观察孩子的结果证明: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经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 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就越快乐无比。许多父母可能有一个错觉:母亲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她。不是的,我的理解是,越爱孩子的父母,孩子就不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他,他母亲是爱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