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现代化的哲学思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76231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现代化的哲学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业现代化的哲学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业现代化的哲学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业现代化的哲学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业现代化的哲学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现代化的哲学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现代化的哲学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现代化的哲学思考黄焕金发布时间:004年1月7日 9时3分(此文此文已获“第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人类生活的繁荣与进步,除了农业的富足外,更有赖于工业的兴起与发达。因此,考虑工业及其现代化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随时反思的重大课题。 一 对工业现代化进行哲学思考,有必要追溯一下“工业的基本意义.工业的基本意义应该是“制造”的意思,它是指利用某些生产要素,在一定的场所,依据一定的工艺制造某件(种)物品的人类活动。农、牧、 渔业等等则不同,它们不能人工制造,而需要通过土地、草地、水地等自然存在,以自然的方式生长出来;在此,人的作用不过是创造出最适合的条件使这种“

2、自然生长”得到更好的现实。如一某植物元素通过在土地上的自然生长而产生出来则是农业的事情,通过工人合成而形成出来则是工业的事情。如果有朝一日人类能够在一个车间里不分自然气候,不需要土地,通过投入原料而源源不断地制造出谷物,而不再依靠自然生长,那么这种谷物生产就不再是农业的事,而是工业了. 因此,工业也称“制造业,指对自然界没有自然生长出来的人类需要的物品的人工制造。人类最早的“工业”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以前对天然石片进行加工,和旧石器时代对弓箭的发明的远古历史事件中,新石器时代则有陶器的创制,石器的进一步磨制。这说明人类的工业活动是非常古老的,它甚至比农、牧业更早,因为人类直至新石器时代才开始饲

3、养家畜与从事食用植物栽培的农耕活动。由于人类首先是通过狩猎来维持生存的,所以祖先们对弓箭与石片的实际需要比对饲养与农耕的需要更早、更迫切。 既然是制造性的工业,那么,发明与掌握相应物品的制造技术,就是最关键的事情。无论是最原始简单的石片加工、弓箭创制,还是当今非常高级先进的电脑芯片的制造,都必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做弓箭就必须懂得选择弹性与韧性好的材料,并且巧妙利用这种弹性与韧性的力量将锋尖的利器弹射出去。因此,技术是工业之母,没有一定技术,就不可能有相应的制造工业,也就谈不上工业现代化。这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成果异彩纷呈的20世纪来看,尤其显注.20世纪发现与建立的伟大科学理论如相对论、量子

4、论、元素周期表、DN遗传学.。,及根据这些基础科学所创建起来的伟大技术如电子技术(特别是电脑技术)、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等等,它们都对今天人类的工业活动构成根本作用,这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对工业的基础性意义。比如,以2世纪最伟大的工业之一-原子能工业为例,它首先以一个最关键的科学发现为基础,这就是爱因斯坦1905年所揭示的“质能同一性”(EmC),然后有中子、原子核的人工嬗变、铀原子核裂变现象、原子核链式反应等一系列发现与发明,只有在这些科学与技术之下,才会有今天整个原子能工业的存在与繁荣。 二 工业依赖于一定的技术而建立与发展起来,工业活动的扩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与新的发明。

5、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人类一定的智力水平上,人类智慧水平越高,就越能够洞察到事物的微妙机制,掌握它而发明出相应的制造技术与工艺来.比如烧制色彩鲜艳的陶瓷,就需要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高超技术。而现在的电脑芯片技术,更是高超无比,它不可能依靠纯粹的经验而得以发明创建与掌握,而要依靠高深难懂的科学理论才能导出.并且,这种技术早已不是人类手工上的技术,而是一系列先进机器设备的运行技术了。因此当代人类发明的技术,一个特征是以简单或复杂的科学理论做基础与后盾,另一个特征是众多技术高度一致的合成,是许多技术模块的复杂协调。比如,之所以有今天高度繁荣的个人电脑技术与市场,几乎完全出于一个简单的理论构想:电脑功能的模

6、块化.它把原先膨杂的计算机功能分为微处理系统、读写存贮系统、显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等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这样,电脑的制造技术与工艺就发生巨大变化,最终可以生产出效用越来越高,价格却越来越低的电脑产品,为当今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历史性贡献。可见,科学理论与思想是非常关键的,科学得到创造性的发展,技术才可以得到提高与发展;如果科学创造停滞,那么技术的发展最终只是无源之水,长流不了。 历史地看,技术是先于科学而成长出来的,它是人类在实际活动中对事物世界的接触经验的结果,是亲身体验的“手上技术”.但这种技术毕竟只是纯粹的经验,人们还不能对它的实际技术过程与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这对于人类的工业活动来说,既不

7、可靠,又不能满足人类好奇求知的本性。比如中国祖先发明了草药治病的高超技术,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来解释这些治疗技术,那么这种技术就很难维持下来,也不符合人们凡事都要问“为什么”的追根究底的精神本性。因此聪明的中国先人们就发展起一整套中医理论,用阴、阳、气、血、虚、实等现在看来并不怎么“科学”的理论来加以解释,使得中国传统医学在不太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但却相当实用的状况下流传了几千年,直至今天才有人用现代分子理论试图加以进一步的解释。 所以,技术先于科学而存在;科学一方面是对既有技术的解释,使既有技术得到完善;另一方面又必定发展起自己的技术,使科学理论与思想能够具体应用到实际的人类活动中.科学的意义

8、在于探究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技术的意义则是人类利用这些运动规律,以创制出符合人类需要的各种物品。比“技术”更接近实际制造活动的是“工艺,它表明“制造的实际技艺。比如在实际工业活动中,当某个聪明人发明了某种制造技术并以“专利的形态公布于世后,这个技术还需要具体化为某个生产过程、生产流程的工艺,如果这个工艺设计得精妙,则这个专利技术就可以发挥出最好的作用,相反,如果工艺流程设计得粗糙,那么这个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就不会很大。 因此,科学与技术对工业制造的全部意义可以凝结到一定性质与水平的生产工艺上.生产工艺先进,即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既好,成本又低,符合人类的经济要求。相反,落后的生产工艺只能生产

9、出品质粗糙成本高昂的滞销产品。一个国家生产水平是否先进,即可从它的工业生产工艺是否先进,是否以最低成本生产出品质最好的产品而看出。比如我们知道,日本汽车品质非常好,行销全世界,这显然是因为日本汽车制造业具有非常高水平的制造工艺之故,这些工艺包含了非常先进的科学与技术水平。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制造业的技术改造,目的是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使中国工业也能够生产出品质精良而成本节约的产品来。 三 至此我们可以对“工业现代化”下个定义了:所谓工业现代化即是以当今(当时)水平的科学技术造化工业,使之具有相应科技含量的制造工艺.在此我们应特别注意,所谓“现代化”并非指时间概念上的“现在”,而是指

10、科学技术的一定的历史水平。比如在18世纪科学技术状况是蒸汽机时代,那么当时的工业现代化即是对蒸汽机技术的积极采用,而不能再以畜力甚至人力为主.2世纪科学技术状况则以电力为标志,此时的工业现代化即是对电力的积极采用。现在的科技标志则是信息化,此时的工业现代化就是使工业制造工艺普遍实现以电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科技将会发展到纳米、基因、核聚变能源技术,到时,工业现代化不再是今天的信息化了,而是纳米化,是基因技术与核聚变能源技术的普遍采用.所以“现代化”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时间性,也不单指某种技术与工艺水平的现代化,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概念;在今天是现代化的工业,可能在明天

11、就已经不再是现代化了.一个显著的事例是:在18世纪是现代化的蒸汽火车,到今天已经变成黑乎乎的笨家伙,变得非常落后原始了。工业现代化的决定要素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与水平.如果科技不再发展而保持现状,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工业则可长期处于现代化的状况中.如果几千年来直至现在人类都以畜力作为牵引的主要动力,那么牛车、马车之类直到今天仍然会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 人类的工业革命于18世纪首先在英国发生,一系列纺织机,特别是一系列蒸汽机的发明与改革,使人类产生了这次工业革命.在马克思看来,这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用机器系统代替了使用工具的劳动者.他说:“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是用一个机构代替使用一个工具的劳

12、动者。而在整体技术工艺上,所有的机器系统都可分为三个部分: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作机(也称“工具机).这就相当于是工具之间的分工协作,就象工人之间的分工协作一样。这就可以比过去手工状态获得更高得多的效率。这种机械化,也就是18世纪时人类工业的现代化。当时如果哪个生产者不积极采用这种生产方式,他就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迟早会被机器生产出来的价格低廉的产品所击败。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举过著名的事例:“在英国采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一定量的纱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英国的手工业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间,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并且只

13、提供以前价值的一半.这说明,不随潮流采取当时水平的生产方式,那些仍旧保持旧有的落后方式的生产者就会遭受结构性亏损,最终破产倒闭,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历史上已经消失了的手工业不计其数,它们都是由于受新的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排斥而消失的。 维持1世纪工业革命基础的,是18世纪前几个世纪以来科学思想领域上的一系列成就.比如最著名的科学成就就是18世纪以前产生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及其三大力学定律,微积分的发明,他的科学理论所包含的“机械自然观”也对当时这几个世纪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工业革命并非凭空产生,它是人类从中世纪走出来后几个世纪科学酝酿与资本主义经济追求的自然结果。 今天人类所以有如此

14、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与8世纪这次伟大的工业革命密不可分;正是当时人类工业的现代化革命,才有今天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一次工业现代化. 四 今天,中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实际上是整个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当前片断,即符合当前科技水平的现代化状况。这种“新型工业化”战略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现在的中国工业仍然没有实现当前水平的现代化,“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新型工业化,实际上是要实现与当今世界工业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工业化.比如,当今世界工业技术水平是工业的信息化,那么,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质与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工业的信息化,以信息化为核心改进工

15、业的生产工艺。如果当今中国的工业能够普遍实现信息化,并且从这种信息化中获得很好的效果,那么这个“新型工业化”战略也算完成了历史任务。但是,工业现代化并没有至此终止,因为新的科学技术,仍然迫使工业继续走它的现代化之路。到那时,中国工业又要提出新一次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了。 对于当今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一个相当英明的工业发展战略。

16、它既抓住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又明确提出了当今的工业要以这个科技发展潮流为基础与依托,加以改进与提高;同时,也指明了工业“新型化”所需要获得,也能够获得的良好效果。当代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改造为根本,通过这种信息化改造,而获得“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效果。这个效果,是前面所说的“生产工艺先进,即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既好,成本又低,符合人类的经济要求思想的很好体现.如果不能以科技信息化改造工业,不淘汰现有产品粗糙、成本高昂的粗放型生产工艺,那么,中国工业迟早会被世界工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所淘汰。中国要做到这一点,仍然任重道远。由于过去计划经济所遗留下来的僵化体制、僵化观念还没有根本消除,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要使中国工业实现新型工业化,仍然会遭遇许多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