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外包与管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75954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外包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物流外包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物流外包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物流外包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物流外包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外包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外包与管理(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物流外包管理 物流的重要性据测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20%,发达国家一般只有10%左右,物流成本降低1到2个百分点,将产生社会效益1000到2000亿元。从提高流通效率看,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着巨大潜力。2001年,我国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率平均每年为1.6次,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商业企业平均为2.8,而日本企业平均高达15次以上,一些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公司更是高达20到30次,但社会存货占GDP的比重高达8.2%,而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不超过5%。我国当前的物流发展形势,用一句话来概括,就

2、是发展潜力巨大,发展速度很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1、Logistics 一词的出现 英文Logistics,寓意为后勤保证的意思。2、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由来 “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二、物流的定义1、早期物流的定义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当时还称为实体配送的物流概念定义为:“实体配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1974年,美国学者鲍尔索克斯在其所写的“Logistics management”一书中,将后勤管理定义为:“以卖主为起点,将原材料、零部件与制成品在各个企

3、业间有策略地加以流转,最后达到用户,其间所需要的一切活动的管理过程”2、七八十年代物流的定义 1980年,美国后勤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是有计划地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流通活动。这种流通活动的内容包括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络、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物处理及仓库管理。 1986年,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和研究所在其出版的物流手册一书中,提出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3、当前各国学者、物流协会对物流的定义

4、日本学者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包含物质资料的废弃与还原,联结供给与需要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距离,并且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日本学者菊池康也先生把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为消除商品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场所间隔和时间间隔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包括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活动等。” 全美物流管理学会对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在有效率及适当成本之下,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和相关信息从产出源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Council of Logi

5、stics Management, 简称CLM 物流的使命是使正确的商品或服务在正确的时间、以良好的状态到达正确的地点,同时对企业作出最大贡献 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可以划分为生产活动、流通活动和消费活动。 流通从机能上又可以分为商流和物流两类。商流与物流的关系3. Defini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Logistics (1998):Logistics is the time related positioning of resource or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he total supply chain. The supply-c

6、hain is a sequence of events intended to satisfy a customer. It can include procurement, manufacture, distribution, and waste disposal, together with associated transport, storag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4.物流术语的国家标准 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第1

7、章物流外包概述 1.1外包的基本概念 1.2 物流外包的基本概念 1.3 物流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1.4 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 1.5 物流外包与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案例分析:北美的物流战略及其演化 1.1外包的基本概念v 1.1.1国内外有关文献中对外包的定义1.1.2 外包的种类1.1.1国内外有关文献中对外包的定义 定义1 外包就通过战略性的使用外部资源来处理那些传统上由内部人员或者资源来完成的活动。 定义2 外包指把企业内部能完成的那些活动通过长期合约的形式交给外部组织。 定义3 外包指从企业的法律边界外的独立组织获取商品和服务,而不是自制或者自己来完成这些商品和服务的战略决策。 定义4

8、外包指根据买方的需要将所需求的物品委托其他的企业承制。 定义5 外包是指由内部生产的投入品(有形商品、知识产权、服务等)转变为从外部供应商处购买。 GB把业务外包定义为:企业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由合作企业完成。1.1.2 外包的种类 制造外包 客户关系外包 电子商务外包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物流外包 财务外包,研发外包,销售外包也非常盛行。 除了制造外包外,其他外包都属于服务外包的范畴。1.2 物流外包的基本概念v 1.2.1物流外包的涵义v 1.2.2 物流外包产生的背景v 1.2.3 企业物流外包的作用 v 1.2.4 全球物流外包呈现的特点v 1.2.

9、5 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的区别1.2.1物流外包的涵义 物流外包,指物流需求企业不再内部运作物流,而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整合和利用外部资源降低成本、强化核心能力并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根据物流需求企业外包物流的程度,可将外包分为部分外包和全部外包。 根据企业外包物流活动的集成程度可分为功能外包和集成外包 1.2.2 物流外包产生的背景 强化核心竞争力 企业从提高内部效率到提高外部效率 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虚拟组织的出现 更好地应对超竞争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第三方利润源泉 1.2.3 企业物流外包的作用 有利于企业获得成本节约 有利于企业强化核心能力 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 有利于提高企业

10、的生产效率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1.2.4 全球物流外包呈现的特点 (1)与北美洲和亚太地区相比,西欧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上投入的资金更多 (2)就全球范围而言,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运转频率最高的外包服务分别为:仓储、出口运输、报关服务及进口运输。 (3) 物流外包的主要活动是: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货运代理,但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特点。在北美物流外包的主要活动依次是: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货运代理;西欧依次是仓储管理,货运代理和运输管理;亚太地区则是运输管理,货运代理和仓储管理。 (4)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主要来源方面,亚太地区使用的是第三方物流;北美依靠的是技术供应商;西欧使用的是国内资源。 (5

11、)全球70以上的被调查者将他们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视为“资源供应商”。 1.2.5 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的区别1.3 物流一体化的基本概念v 1.3.1 物流一体化的特征v 1.3.2 物流一体化的演化过程v 1.3.3 物流一体化的成因 v 1.3.4 物流外包与物流一体化的关系1.3.1 物流一体化的特征 物流经营的增值性 物流管理的系统性 物流管理的战略性 物流管理的网络性 企业的供应链管理1.3.2 物流一体化的演化过程 产品分销一体化阶段 物流职能一体化阶段 内部一体化阶段 外部一体化阶段1.3.3 物流一体化的成因 产品分销一体化的原因 产品分销一体化的原因 内部一体化的原因 外部一

12、体化的成因 产品分销一体化的原因 首先,成品占库存资产的比重大。其次,产品分销直接影响顾客的期望和行为,因为它离顾客最近,具有可见性,与顾客接触频繁。 再次,对于成品的管理可以强化重要物流过程的管理,而又不会影响到生产过程或其它成本中心。 最后,产品分销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难点。一方面,如果武断地减少仓库的数量、降低库存,而没有运输系统的配合就会带来顾客服务水平的降低。另一方面,分销中发生的成本费用是产品总成本的50%。运输费用、库存保管费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要降低分销成本,就必须将运输、库存等分销活动纳入一体管理,通盘考虑。 职能一体化的原因 (1) 破除不同部门间的目标/利益冲突 在物流职能实现

13、一体化以前,整个企业的物流活动被分散在营销、生产和财务部门。销售服务、分销渠道、退货与保修;采办、交通、仓储;信息系统、库存、数据处理等相关物流活动也分别由上述三个部门负责。这种物流管理方式使得各部门间存在严重的目标冲突,难以形成统一的目标。 (2)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 一方面,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一项要素(活动)的变化,会影响到其它要素相应地发生变化。只有对系统各功能进行统一管理,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另一方面,物流各项成本间存在交替损益关系。 内部一体化的原因(1) 以顺畅物流促进高效生产 首先,物流为生产提供前期物质准备。 其次,物流保障生产

14、过程的顺利进行。 再者,物流使制成品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2)以生产和物流的一体化降低物流总成本(3) 物流与营销相互作用、密不可分(4)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求生产、物流与营销的协调统一管理外部一体化的成因 增强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 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提高竞争力 强化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竞争优势1.3.4 物流外包与物流一体化的关系 物流外包是外部一体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物流外包是物流一体化的高级形式。 物流外包即是第一方(物质产品的供应方)和第二方(物质产品的需求方)企业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第一方和第二方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将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经营,而放弃物流自营。其目的是充分利用第三方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降低物流总成本并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 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第一方和第二方企业外包物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物流外包必须以第一方和第二方企业的观念的转变和第三方物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