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75916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2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开展的比较优势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 杨骅18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开展,国际贸易成为了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局部。比较优势理论是用来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关系、以指导对外贸易和内在经济开展、最终实现国际贸易为国内经济带来利益、提高全世界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福利的经济学理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1。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研究和确定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开展战略具有珍贵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根底,结合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开展状况,提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开展的

2、比较优势。一、比较优势理论与方法在国际商品交换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价值规律,商品生产者和贸易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只有充分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生产出相对本钱低、适销对路的商品出口,才可以有效的获利。基于经济学的这一本质规律,致力于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经济学家们提出和不断开展着比较优势理论。从最初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以劳动的绝对本钱为比较内容的绝对优势理论,经历了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以劳动价值论为根底的比较优势理论,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瑞典经济学家郝克歇尔-奥林以“多种生产要素论代替“单一生产要素论为核心的郝克歇尔-奥林模型H-O模型,

3、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开展与完善,并使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到产业开展领域。 近年来,国内以林毅夫为代表的学者比照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阐述,认为要素禀赋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能够用在生产上的总预算,同时也决定了资本资源、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相对价格。一个经济中的要素禀赋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为了有效地提升要素禀赋结构,需要大力开展自己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积累资金,提升生产要素禀赋结构,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5林毅夫:开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1010。澳大利亚就是利用其在早期依靠出口铁矿和羊毛产品所积累的资金提升了生产要素

4、禀赋结构,从而带动了产业结构的提升,在某些工业产品的出口上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可见,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要素禀赋结构,而且要素禀赋是动态的和变化的;“比较优势不是天然的,而是历史上投资形成的,是可以培养并不断变动的6左大培:?自由贸易对开展中国家是一副毒药?,?经济管理文摘?2001年,第1期。,不断开展变化着的要素禀赋结构是推动新产业崛起的时机所在。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要素禀赋在原有的结构的根底上,例如自然资源、劳动和金融资本等,还应增加技术、人力资本、产品的试制、产业链建设、原器件、生产能力等要素,才可以对现有移动通信产业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阐述。比较优势之所以具有动态性,是因为构成比

5、较优势核心内容的要素生产率不仅取决于要素禀赋的静态状况,更取决于生产的历史、积累以及潜在开展空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初具规模,所需要的无外乎是外界的投入和内部的开展。而内部的开展主要依靠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学习快的行业和企业能够更快地的掌握开展的诀窍,能够更迅速地的占领开展制高点。日本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每一阶段的开展都是比较好地利用了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四五十年代的时候,日本把开展重点放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个开展阶段积累了资金,提升了资源禀赋结构;六十年代,日本将产业开展方向伸向资本较密集的产业,先开展资本密集产业中劳动较密集的造船、钢铁等产业,等这些产

6、业站住了脚、创造了利润、积累了资金、资源禀赋结构进一步提升时,再去开展资本更密集的汽车、电子等产业。日本就是通过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以不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了快速的开展,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赶上欧美兴旺国家的“新兴工业化经济。我们应认真研究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开展的状况,运用比较优势的理论,开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标准产业,利用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展的机遇,快速提升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整体实力。二、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历史、现状1G、2G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历史参见下表:运营科研制造业1G1987年引入TACS标准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南京熊猫、电信科技研究院推出模拟 ,但是都没有实现产业化

7、;没有任何国家级科研工程1990年,当时的邮电522厂现东方通信,与摩托罗拉合作,引入 生产线2GGSM和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八五攻关工程,原邮电部一所承当 “900MHz蜂窝状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任务,研制出GMS移动通信系统。1996年,信息产业部电子七所研制成功第一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SM ,但都没有产业化1. 获得群体突破:在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技术创新、市场份额、市场运作等方面具备了能够和国际知名厂商竞争的实力2. 但是我国设备商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市场上的份额仍然远远落后于国际厂商,还处于模仿学习阶段,没有能够较多地创新,缺乏核心技术,在技术和原材料方面受制

8、于人,缺乏竞争力从上表可见,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开展历程,积累了许多珍贵的经验。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以华为、中兴、大唐、普天、波导、TCL、夏新、海新等为代表的国内移动设备与终端厂商都具备了相当的市场开拓能力,具备了相当的技术实力和技术开发经验,在2G/2.5G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和外国知名厂商同台竞技的实力。同时,我国移动设备制造业在试制和生产能力这一要素禀赋上,已经到达了国际同类厂商的同等水平,具备了一定的开展移动通信产业的根底。但由于移动通信“跑马圈地的产业特点,后进入者很难挤占先入者的市场份额,因此,我国在第二代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并未取得成功,市

9、场份额缺乏5%。移动通信产业的开展与我国及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地位极不相称。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到来,将为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业提供绝好开展时机,关键是我们如何发挥产业的比较优势,来加速产业的开展。三、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开展比较优势分析移动通信制造行业中,可能产生比较优势的主要就存在于技术、人力资源、资金、试制本钱、产业链建设、原器件、生产制造等禀赋要素中。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业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开展,已经具备了许多的规模和实力,其产业的要素禀赋已有较大提升,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转移。我们在移动通信产业的生产制造能力等要素方面和外国根本持平,在人力资源方面及资金使用效率上那么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

10、,我们已具备了大力开展移动通信产业的根底,我们期望利用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开展的机遇,推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群体崛起。但我们应如何选择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以更好地发挥我国已有的比较优势,快速提升产业能力呢?下面我们从移动通信产业开展的技术、人力资源、资金、试制本钱、产业链建设、原器件、生产制造等主要禀赋要素,分析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在TD-SCDMA、WCDMA及CDMA2000三个不同标准技术中开展的比较优势。1. 人力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分析移动通信制造行业作为一个高科技的产业,其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开展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在运营和市场竞争的诸多环节都是以掌握高科技技能的人力资源作为根底的,每个

11、技术细节的科研开发、移动系统的集成测试、产品生产线的总装调试等等,都需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在这一点上我国在三个标准产业开展中,均具有人力资源供应及人力资源本钱的明显优势。 但在人力资源技术素质上,由于欧美标准技术主要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因此,欧美跨国公司占有明显的优势,而我国只在TD-SCDMA标准产业的人力资源技术要素上占有优势。2. 技术要素的比较优势分析1) 技术与专利由于WCDMA与CDMA2000标准分别是欧、美提出,其核心技术与专利均掌握在欧美跨国公司手中,因此,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业在上述两个标准技术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产业开展受制于人。TD-SCDMA是由中国提出的、被国际电联

12、及相关组织接纳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技术方案,其核心技术与专利掌握在我国公司手中。且以大唐为首的一批我国TD-SCDMA产业联盟的移动通信企业,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已率先完成了关键技术的开发与验证,在产业开展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 技术的可持续性由于TD-SCDMA标准提出较晚,因此,它采用了许多后发的智能天线、上行同步、软件无线电、动态时隙分配、联合检测等先进技术。这不但使其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可带来诸如频谱利用率高、网络覆盖与规划简便、高效数据业务传输、系统本钱低等其它两个标准无法比较的优势,而且局部技术已被国际电联确定为移动通信后续开展技术,这使得TD-SCDMA易于实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13、与设备的后续演进。可见,我国在TD-SCDMA标准产业的技术要素上已经具有了明显的优势,使我国的移动通信制造业厂商在局部的移动通讯技术领域第一次具有了技术优势,第一次超过了外国厂商在技术研发方面走到了前沿。3. 资金要素的比较优势分析我国移动制造业在资金投入方面不具有优势,但是我国在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由于我国移动制造业在人力本钱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也就意味着同样的资金投入可以产生比外国竞争对手更高的产出。如,IBM公司对研发人员的本钱进行过统计,一个IT工程师在美国工作一个小时的工资时5060美元,而在中国一个顶尖的工程师每个小时的工资为12.5美元,只有外国同行的四

14、分之一。这就使得同样的研发投入产生了不同的研发成果,也就带来了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所以我国移动制造行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与外国同行业相比是非常高的,单位本钱的降低带来了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这一点在我国三个标准产业开展中,与跨国公司相比总体占有比较优势。但由于其它两个标准专利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因此,国内企业仍需花费一定的代价购置其技术与专利,且其关键器件芯片完全依赖进口,所以其资金使用效率优势不明显。而TD-SCDMA技术与专利主要掌握在国内公司手中,其系统设备与终端的关键芯片也在在国内开发生产,其本钱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因此,TD-SCDMA产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远高于其它两个标准产业。此外,由于我国

15、在移动制造业上所投入的资金,除了企业自发投入的那局部以外,还有很大一局部是由国家根据产业开展的需要或是国家战略的需要而进行投入的。这局部资金是针对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业中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或是针对我国已经具有的、要大力开展的优势而定向投入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信产部所规划的移动通信开展专项资金、科技部的移动通信研究资金、发改委的移动通信产业化建设资金等。由于TD-SCDMA是我国提出的标准,在产业开展上具有技术要素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国家的引导性资金主要投在了TD-SCDMA开发与产业化上,这就使我国TD-SCDMA产业开展的资金比较优势大于其它两标准。可见,我国TD-SCDMA产业在资

16、金要素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4. 试制本钱试制本钱除人力资源本钱外,主要取决于技术引入费用、开发环境建设、器件本钱、试品加工费用。l 国内三个标准产业的试品加工均在国内完成,因此其试品加工费用根本持平,均比国外公司具有优势;l 由于其它两个标准技术与专利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因此,其技术引入费用较高,与国外公司相比处于弱势;而TD-SCDMA产业在核心企业的帮助下,TD-SCDMA产业联盟企业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以较低的代价获得了产品开发所必需的技术,且联盟内采用优惠的方式共享专利成果,其技术引入费用远低于其它两个标准产品开发;l TD-SCDMA核心企业以优惠的方式为联盟其它企业提供了测试设备与标准,并为终端与芯片企业提供了测试环境,这使得TD-SCDMA产业化企业的开发环境建设本钱远低于其它两个标准的开发环境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