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758355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1(2018安徽六校联考)据统计,美国建筑工业的产值从1919年的120多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同时,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加了64%。其部分原因是()A制定实行工业复兴法B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广泛应用C美国政府放弃金本位制D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解析:选B。从1919到1929年美国并没有在生产力上发生大的飞跃,而建筑行业和生产资料的增长主要依靠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来实现,造成了大量的泡沫,是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故选B项。2(2018吉林模拟)1930年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

2、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A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B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C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D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解析:选B。“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说明主张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合作共赢”,A项错误;“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不符合材料“政

3、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1933年实施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3(2018江南十校联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罗斯福新政注重社会诚信机制建设,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整顿工业D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提高工人地位解析:选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通过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防止银行倒闭,恢复银行的诚信,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故选A项。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目的在于推动企业的恢复和出口贸易的增长,但不利于国际间的合作与信任和国

4、际关系的缓和,B项错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目的在于整顿工业,防止盲目扩张,力图消除生产过剩,C项错误;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目的在于提高工人地位,缓和社会矛盾,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D项错误。4(2018烟台期中)“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力更生的意志和他们的勇气决心”。为此,罗斯福()A恢复银行信用B实施以工代赈C推进劳资谈判 D调整农业生产解析:选B。以工代赈是给工人提供工作机会以代替直接救济,可以达到材料中的意图,故选B项。A、C、D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错误。5(2018晋冀豫联考)有资料表明,罗斯福就任总统的头一年,失业率是25%。到1937年时,失业率

5、已稳步下降到15%左右。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A以解决就业为主要目的B推动了经济的有效恢复C巩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D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解析:选B。失业率的降低表明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故选B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恢复经济发展,不是解决就业,A项错误;失业率的降低不能表明罗斯福新政巩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D项错误。6(2018怀化期中)钱乘旦的世界现代化历程 对美国的创新进行了评说,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

6、”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材料中“美国的创新”在经济上体现为()A允许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B首创了福利国家制度C政府对经济领域加强干预D实行了计划经济模式解析:选C。据材料“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可知是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干预,故选C项。允许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并不是美国的创新,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福利国家制度,B项错误;美国未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只是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D项错误。7(2018济南模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跌宕起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年份华商日商实数比重实数比重

7、19219 482.275.91 967.115.2193115 251.956.710 851.140.3193617 294.644.219 615.150.1丁昶贤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设备、资本、产值的统计和估量材料二19191933年美国农业经济各项指数表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9版材料三所谓国家干预经济,一般说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国家权力,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趋向,施以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及影响。其表现方式可有多种类型,可以采取经济的手段,也可以采取行政的手段,甚至外交、军事等政治方面的措施以达到事先预定的目的。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1)根

8、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成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在20世纪30年代“干预经济”的结局。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数据变化可得出变化趋势;第二小问,结合19211936年期间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时代背景分析即可。(2)第一小问,观察材料二图表信息根据19211929年美国农业工人工资与农产品价格呈平稳状态分析其20年代发展趋势,根据19291932年农业工人工资和农产品急剧下降分析其30年代发展趋势;第二小问,结合材

9、料中农业财产税日益增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二三十年代美国的时代背景分析即可。(3)中国方面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状况作答即可;日本方面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作答即可;美国方面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作答即可。答案 (1)趋势:华商发展缓慢,比重下降;日商资本迅速增长,比重提高。(答“中日都发展,但日本的增长速度比中国快”也可得分)原因:华商: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日商:日本加紧对华侵略(答“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亦可),在华势力不断扩张。(2)趋势:由二十年代的平稳发展到三十年代的发展出现下滑

10、。(如果答“二十年代发展比较平稳,三十年代发展出现下滑”也可得分)成因:二十年代,美国经济极度繁荣;但由于农产税不断增加,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农业工人收入不高,消费不足,最终导致农业经济危机爆发。(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官僚资本产生、形成。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茂名五校联考)下图反映的美国经济指标最有可能是()A通货膨胀率 B失业率C财政赤字率 D银行存款利率解析:选B。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经济指标最高是1929到1933年,可知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失业人数激增,故选B项。美

11、国通货膨胀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财政赤字率”是财政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这与1929到1933年的美国不符,C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银行倒闭,D项错误。2(2018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面对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胡佛和罗斯福总统都采取了反危机的措施,但是切入点不一样,导致结果大相径庭。胡佛总统反危机措施的切入点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改善社会福利待遇C挽救大公司大企业 D提高关税,限制进口解析:选C。“整顿财政金融”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故A项错误;“改善社会福利待遇”也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胡佛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

12、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会得到好处,所以,危机期间,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都是以辅助大企业为目标,故C项正确;“提高关税,限制进口”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故D项错误。3(2018洛阳统考)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一做法()A加剧了成员国间的贸易摩擦B旨在维护英国的经济地位C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D放松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解析:选B。根据材料“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帝国特惠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旨在维护英国的经济地

13、位,故选B项。4(2018淄博模拟)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资源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来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这表明胡佛()A拒绝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经济危机B依然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C把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结合起来D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解析:选D。根据材料看出政府当时着手干预经济,但是核心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资源联合政策”说明国家对经济的有限干预,故选D项。根据材料看出,胡佛显然已经采取措施,缓解经济危机,A项错误;材料中“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

14、为时1个月的无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体现,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自由放任无关,C项错误。5(2018郑州模拟)1931年9、10月间,各国央行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囤积黄金,出现了海外挤兑风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将再贴现率提高到3.5%,虽然阻止了黄金外流,却加大了美国银行的倒闭风险,仅10月份就有522家商业银行关门。各国银行的行为最终促使美国()A恢复银行信用 B主动货币贬值C放弃金本位制 D扩权美国央行解析:选C。20世纪30年代,各国央行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囤积黄金,最终导致美国放弃金本位制,故选C项。恢复银行信用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A项错误;美国主动

15、货币贬值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B项错误;美国在罗斯福新政时扩权央行,D项错误。6(2018清远期末)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部分税收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如个人所得税从38%下降到22%,企业所得税从43%下降到25%,而消费税却从19%上升到53%,下列对变化出现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A个人所得税下降是因为想减轻资本家的负担,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企业所得税下降原因是要减少企业成本,复兴工业生产C提高消费税目的是要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D税收额度调整的目的是要加强国家干预,增加财政收入解析:选B。企业所得税下降可以减少企业成本,复兴工业生产,故选B项。个人所得税下降可以提高民众的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国内市场,A项错误;消费税剧增增加了民众负担抑制了购买力,使国内市场狭窄,故 C项错误;此题主要问的是税额变化的原因,而不是主要目的,D项错误。7(2018黄石调研)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