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757104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绪论 ,2、*|I I ,1、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22、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 ,2二、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措施 , 31、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31)概述 ,3 JI ”71 人,_ ,2)蜂窝的产生及防治措施,33)漏筋的产生及防治措施,44)麻面的产生及防治措施,45)孔洞的产生及防治措施,56)缝隙,夹层的产生及预防措施 ,57)缺棱少角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68)表面起粉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69)表面不平整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710)色斑的产生及防治措施,711)混凝土强度不足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812)裂缝的产生及防治措施,82、本章小结 ,10三、结论 ,

2、10*1I I 丄 ,参考文献 , 10711-J/、, vx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摘要:混凝土工程是现代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项工程,该分项工程的质量关乎整体工程优劣本文总结了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提出了预防的措施只要存混凝土工程施工前落实好这些预防措施,可保混凝土工程为优质分项工程.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措施绪论1、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的改革和建筑业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因成本低廉、坚固耐用且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而被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所采用,所以钢筋混凝土已成为现

3、代建筑中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常见的通病却经常出现,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工程质量。2、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Man)、材料(Material )、机械(Machine )、方法(Method )、和环境(Environment),简称 4M1E 因素。1 )人员因素人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如项目的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都是通过人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 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 素质及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

4、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 响,而规划是否合理、决策是否正确、设计是否符合所需要的质量功能、施工能否满足合 同、规范、技术标准的需要等,都将对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人员素质是影响工 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2 )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泛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他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料是否经过检验、 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外表和观感,影响工程使用功能,影响工程使用安全。3 )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科分为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

5、如电梯、泵机、通风设备等,它们构成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形成完整的使用功能。二是指施工过 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包括大型垂直与横向运输设备、各类操作工具、各类施工安全 设施、各类测量仪器和计算器具等,简称施工机具设备,他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机具设 备对工程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工程用设备其产生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功能质 量。施工机具设备的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 等,都将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4)方法 方法是指工艺方法、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在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 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力推进使用新技术

6、、 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5)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其重要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 水文、气象等;工程操作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防护设施、通风照明和通讯条件 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组织体制及管理制度 等;周边环境,如工程邻近的地下管线、建筑物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 影响。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 证。二、 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措施1、 混凝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1)概述: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 , 经常发

7、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 保证工程结构安全 , 是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最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近几年 , 很多房地产公司、 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量越来越大 ,结合工作实践 , 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 生和防治。2)蜂窝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a、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b、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c、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砼离析。d、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

8、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 振捣又下料。e、 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防治的措施a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 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 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 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b、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 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 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

9、蜂窝, 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3) 漏筋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产生的原因a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b、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c、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d、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 时砼缺棱掉角。 防治的措施a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 选

10、用适当粒径的石子, 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 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 操作时, 避免踩踏钢筋, 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 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b、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 1: 2或1 : 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 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 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 压实。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数码相机。4) 麻面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a、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

11、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 出现麻面 ;b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 浇筑混凝土时 , 与模板接触部分的 混凝土 , 水分被模板吸去 , 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 , 出现麻面 ;c 、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 ,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d 、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 , 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 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 e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 混凝土中的气泡排出时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块表面 , 形成麻点 . 防治措施a 、模块面清理干净 , 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b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 , 应用清水

12、充分湿润 , 清洗干净 , 不留积水 , 模板缝拼接严密 如有缝隙 ,应用油毡条 ,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 , 防止漏浆 ;c 、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 , 不得漏刷 ;d 、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 , 严防漏振 , 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 除为 止 ;e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 , 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 , 将麻面部位用清水 刷洗 ,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 1:2 水泥砂浆抹平 .5) 孔洞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 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 钢筋局部或全部裸 露。 产生的原因a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

13、不能充满模板间隙。b、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c、砼离析,或严重跑浆。d、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e、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f 、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防治的措施a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 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 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 内,应及时清除干净;b、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 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6) 隙缝、夹层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现象:混

14、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产生的原因a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 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b、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c、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d、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防治的措施a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 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 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b、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 : 2或1: 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7) 缺棱少角的产生及防治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