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275696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的意义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比的意义作者姓名:曲良娟工作单位:石嘴山市第二十四小学通讯地址:惠农区新村路150号邮编:753200联系电话:15121926628电子邮件地址: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课标与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4344页比的意义。是“比和比例”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在安排此内容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数学课程准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联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

2、为两个数的比,比分为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比值的意义和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今后学习比的其它知识和比例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同时领悟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技能目标: 1、能正确的求出比值。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教学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主要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用创设情境法,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国旗提取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用国旗中的长和宽两个数量比较成为教学的起点,逐步引出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设计理念:新课程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自学是学生参与

4、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比的意义一课概念不仅多而且也琐碎,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内容,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师做好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自学中体会、练习中感悟、讨论中明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分析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填空。速度=( )( ) 单价=( )( ) 工作效率=( )( ) 2、除不尽的用分数表示。34=( ) 59=( ) 10.221=( ) 513=( )(设计意图:“温故引新”既可以使学生巩固旧知识,又能调动其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在这里出示的复习题是要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5、,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新知的探究过程中去。)二、 情境导入。(出示第一张幻灯片)比的意义制作者:曲良娟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2008年9月25这天,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七号”顺利升空,这是继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后又一盛事。看这是宇航员翟志刚手舞国旗在太空行走的照片。出示课件:(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长3分米 宽2分米 这面国旗长3分米,宽2分米,想想回答下面问题: (1)长是宽的几倍?(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小结: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今天学习的比,我们来一起研究“比的意义”。(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时,教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国旗这个

6、素材引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亲切自然,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使学生接触新知识不感到突然。)三、探究新知。1、比的意义(1)同类量的比用32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用23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2比3;汇报:这里的3分米和2分米都表示长度,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的比。练习:用手表示白球和红球,说出它们的个数比。说出班里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2)不同类量的比(出示第三张幻灯片)课件出示: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题目中有哪几个量?求什么?怎样求?这两个量间的关系用比怎样表示?(3)讨论思考题:师:路程和时间的

7、关系用比来表示怎么说?生:汽车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师:这里的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注意:引导学生弄清谁与谁比,比的结果、意义不同。(4)归纳总结,揭示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讨论什么叫比?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比的意义,用波浪线画出来,齐读两遍。(设计意图:两个数相除不止局限于同类量相除,出示一道不同类的数量之间关系,“路程时间=速度”,这是一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的数量关系,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也能用比表示。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里把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区分教学

8、,不但教学过程更清晰,而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比的认识。比的意义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主要采用学生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比的意义,这样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识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阅读自学(出示第六张幻灯片)学生先阅读课本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比的读法和写法。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先自行阅读,然后小组内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3、自学汇报比的一般形式如:3比2 记作:3:2比的分数形式如:3比2 记作:3/2 仍读作3比2比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举例找出比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板书。怎样求比值?汇报: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练习

9、求比的比值。(出示第七张幻灯片)汇报: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设计意图:如果整堂课只是一味地说教,那就毫无生命力可言。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读法、写法和求比值,内容虽简单,却较为繁杂,如果单纯由教师来讲解,学生定会感觉枯燥乏味。所以在这里教师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汇报,学生自学完以后,趁着学生兴奋的学习情绪,出示一组求比值的练习题,既能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又为后面自主探索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埋下铺垫。)4、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出示第八张幻灯片)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分数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10、?小组讨论后根据学生交流汇报填写下表:联系区别比前 项:(比号)后项比 值一种关系除数被除数(除号)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 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一个数用字母表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出示第九张幻灯片)5、趣味练习。(出示第十、十一、十二张幻灯片)(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采用小组讨论学习、自学的方法,让他们交流、汇报,实现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真正感悟出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思维的过程。最后把三者联系填在表格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表格的出现使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显而可见。)5、 出示课件: (出示第十三张幻灯片

11、) 中国队 美国队 70 65:探究:体育比赛中的比分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一样吗?开展辩论小游戏:把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设计意图:出示这个问题使学生产生了疑惑,最后通过辩论的方法体会体育比赛中的比和数学上的比有本质区别。通过体育中比的应用,帮助学生拓展延伸比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兴趣盎然,对于本课的知识要点更加的理解和掌握。)四、思维拓展,感知数学无处不在。(出示第十四张幻灯片)1、生活中的比,人体中有趣的比。人的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人的体重与血液重

12、量之比大约为131。先自读,后同桌互读,理解内在含义。2、 拓展练习:福尔摩斯侦探术(出示第十五张幻灯片)犯罪现场有一个脚印,这是个脚印是35厘米,你能根据“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估计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吗?(设计意图:思维拓展题的出现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而且还给学生增加了乐趣,特别是培养了学生辨析能力,使学生感到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五、课堂总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着节课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同桌听,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告诉老师,我们一起来解决。(设计意图:在最后

13、的总结中,重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序地梳理。使每个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和喜悦。)六、作业设计。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1、2题。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同类量的比: 不同类量的比: 长于宽的比 3 :2 路程与时间的比 100:2 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100 : 2 = 100 2 = 50 前项 比号 后项 前项 除以 后项 比值 教学后记:整节课学生在思考中探索、讨论中发现、自主学习中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在学习认识比的读写、各部分名称和怎样求比值时,采用了学生自学的形式,基础较差的学生能从书上发现基本的有关比的知识,大多数则能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但是自学时有的学生不能不能遵守纪律,有些散漫。在学比和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时,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讲授、只引导。但由于这个教学环节是本课的难点,有个别学生没有理解,要使全体学生全面理解,这需要在课下再次进行辅导。在课堂教学中,我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