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9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756709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 编 版 七 年 级 语 文 下 册期 中 测 试 卷(120分钟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元勋(xn)草率(shui)愧怍(zh) 锲而不舍(qi) B嗥叫(ho) 楷书(ki)调羹(gng) 妇孺皆知(r)C校对(jio) 亘古(gng)哺育(b) 深恶痛绝(w)D咀嚼(ju) 污秽(hu)默契(q) 鲜为人知(xin)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梳头 选骋 汹涌澎湃 锲而不舍B高梁 迭起 慷慨淋漓 锋芒必露C深宵 铰肉 浩浩荡荡 目不窥园 D荒僻 烦躁 酣然入梦 苛捐杂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

2、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C青春剧既应该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

3、阅读?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ABC D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包括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其作品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老舍骆驼

4、祥子祥子原以为“俏的事”,后来却是什么结果?请简要概括。 7诗文名句默写。(9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2)蒙曰:“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3)王维的竹里馆中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朋友,显示诗人新颖的想象力的诗句是: , 。(4)木兰诗中用比喻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的句子是: , ; , ?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有删改)【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改)【注释】趋:快步走向。捐:抛弃。亡:通“无”,不足。懿:美好。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6、()(3分)A.见往事耳(了解)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2.乙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还要钻研经书。 B.乙文中,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C.甲、乙两文中,孙权、乐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中,乐羊子

7、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何异断斯织乎?(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闽 中 秋 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1.诗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描写的是秋天的景物?(3分)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中的“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菊花经雨,滋润而艳丽。B.第二句中的“弄”字,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人格化。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别有一番情致。C.诗的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读起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D.诗

8、的前三句均为写景,这体现了作者对秋天景物的喜爱之情。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爱的最后一课奥尔布莱特“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电话!”爸爸说,“火车站的人打电话说下午4点12分有一个寄给我的柳条箱。我问他里面装的是什么时,他告诉我快点过来取吧。” 我和爸爸到了火车站,开了箱子,从里面蹦出一个四条腿的白色小东西,它沿着站台跑去,差点儿把我们撞倒。“小狗!”我大叫一声。爸爸一把抓过柳条箱上的货运标签,上面写着小狗的名字。“维基!”他高声叫喊。听到有人叫它的名字,小狗停住了。“维基,过来!”爸爸喊着。不一会儿,小狗朝我们跑了过来。它是一只方鼻头、垂耳朵

9、的英国纯种狗,丝缎般的白色皮毛上配着黑斑,在站台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 维基的到来使我们感到惊喜。它总是将每天的报纸送给爸爸。我们小孩子争吵时,它就朝着我们低吟,打断我们。弟弟吉米困在房后的湿地里时,它就直接把妈妈领到吉米跟前。 在我看来,维基好像很喜欢吉米,没离开过吉米身边。这使我担心起来。趁妈妈听不到时,我警告吉米:“维基是我的小狗,你知道的。第一次把它带回家时,你甚至不愿意接近它。”吉米势不两立地看着我,大声叫道:“它是我的狗!”“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问,她一直在听我们的谈话。我眼泪汪汪地哽咽着说:“吉米抢走了维基。”“希拉,他和你一样爱维基。”妈妈的柔声细语让我惊讶不已。平时我和吉

10、米争吵时,她的语气都非常生硬。“你们没必要为它而争执,”她接着说,“维基的爱播撒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当我们分享这份爱时,爱不会减少,只会越来越多。”维基和我们一起共度了两年半时光,直到因为爸爸的新工作我们搬到了渥太华。我们租的小房子正好坐落在公路边上。由于不熟悉交通,而且习惯了无拘无束的闲逛,因此局限在小院子里的生活使维基变得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后来有一天,我们听到紧急刹车声和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我们跑出去发现维基瘫倒在地,但它还活着。从那以后,只要听到汽车呼啸而过,它就会瑟瑟发抖,即便是在屋子里也是这样。三周过去了,维基还是那么死气沉沉。除了晚上到厨房走走,它几乎不起床。兽医说,他没遇见过类

11、似情况。“这只狗已经丧失活下去的兴趣了。”他对我们说。爸爸妈妈认为,拯救维基的唯一希望就是让它回到原来安静的老房子里去。当他们把想法告诉我们时,我和吉米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我们必须这么做,这对维基是再好不过了。”爸爸说。随后,他给深爱维基的另一家人打电话。我们去度假时,他们总是收留它。他们说愿意收养维基。第二天星期六,我们全家都挤进旅行车。维基静静地躺在车后座它的“床”上。两个小时的路程,车内鸦雀无声。当我们到达它的新主人家时,维基跑到我们跟前,脸上满是迷惑。我们紧紧地抱住它。爸爸拍拍它的肋腹;妈妈轻抚它的耳朵,注视着它的眼睛;我搂住它的脖子,紧紧地拥抱它。吉米低声哭了起来。我双手捂住了脸。

12、“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关于爱的话题吗?”妈妈问,“当和别人一起分享时,爱会变得越来越多。现在,你和其他爱维基的人一起分享它。”“但这很伤心。”我说着,靠在妈妈身上哭了起来。“这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有关爱的最后一课,”妈妈说,“你学会了分享后,还要学会舍弃。总有一天,我必须让你们离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一切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即便自己受到伤害。你明白吗?”“明白!”我答道,因为我已经10岁了。(摘自课外阅读2010年第22期,有删改) 1.文章的开头从一个奇怪的电话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小狗的可爱的?(3分)3.“我”和弟弟吉米争吵的原因是什么?(4分)4.妈妈对“我

13、”说的话很有哲理,你觉得哪句话对你启发最大?说说你的看法。(5分)5.作者最后说自己明白了。当时作者才10岁,你认为作者是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5分) 三、写作(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文。(1)请以“你是我最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选择 “贴心”“感激”“牵挂”“欣赏”等词语。(2)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

14、以“我最好的朋友”为题目,写篇作文。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文章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2.D3.C4.B5.C6. 祥子连车带人被兵抓走。7.(1)凭君传语报平安(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阅读理解(一)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可根据积累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和整个句子的语境分析。D项中,“遂”应译为“于是,就”。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文句子断句的能力。做题时,需要通读全文,理解语段的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断句。分析句子可知“故”为“问”的宾语,所以应在“故”的后面停顿,排除A、D两项;“无”在这里是动词,译为“没有”,所以应在“无”的前面断句,排除C项。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