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750040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针对我国旱地间套多熟种植习惯, 采用玉米-大豆、马铃薯-大豆等大豆带状间作套种技术,集成品种搭 配、扩行缩株、播期调节、减量施肥、绿色除草、化学调控、机播机 收等单项技术的技术体系。与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的主产作物产量(如玉米、马 铃薯)与原单作产量水平相当,还新增套作大豆130180千克/亩, 间作大豆100130千克/亩,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亩减氮肥4 千克以上,亩增收节支300400元;同时利用大豆根瘤固氮,机械 灭茬还田与免耕直播等方式达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 含量和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1. 选品种。共生玉米选用株型紧凑、

2、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割 的高产品种;套作大豆选用耐阴、耐密抗倒的中迟熟夏大豆品种,间 作大豆选用耐阴、耐密、抗倒的早中熟大豆品种。2. 扩间距。利用2BYSF-2型与2BMZJ-4型等大豆带状复合种 植专用施肥播种机规范带间距,玉米带与大豆带间套种植,玉米带2 行(行间距40厘米),大豆带3行(行间距30厘米),玉米带与大豆带 间距扩至60厘米以上,玉米带与大豆带年际轮作。3. 缩株距。大豆株距缩到810厘米,保证带状复合种植的 共生作物(如玉米株距1012厘米)密度与单作相当。4. 调播期。季节性干旱区采用早播玉米、迟播大豆以避旱; 黄淮海地区于小麦收后抢墒播种。5. 控旺长。大豆种子用烯效唑

3、干拌种(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12毫克/千克),大豆分枝期与初花期用烯效唑茎叶喷施(5%烯效唑可 湿性粉剂2448克/亩)。6. 减氮肥。利用播种施肥对玉米、大豆统筹施肥,按正常玉 米需氮量施氮肥,大豆不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7. 除杂草。播后苗前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封闭除草;苗 后茎叶定向除草,大豆行用15%精喹禾灵乳油和25%氟磺胺草醚乳油, 玉米行用7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注意事项:品种选择时注意与共生作物间的协调性,共生玉 米品种不宜株型分散和高大;播种前需调试播种机的开沟深度、用种 量、用肥量和培训农机手,确保一播全苗;如果封闭除草效果不佳, 应及时采取茎叶处理;注意防控根腐病、黑潜蝇等病虫害。(四川农 业大学杨文钰雍太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