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747118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摘要:林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目前在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了林业水平的提升。文章阐述了营林生产管理现状,总结当前营林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开展管理工作展开分析,帮助林业从业人员制定更为科学的营林生产管理方法。关键词:新时期;营林生产;生产管理;措施新时期我国经济林业正面临来自不同国家的竞争,对林业的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因此显现了出来,对林业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必须采用合理的措施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解决过去管理中的不足,以保证林业和生态的协调,提升林业的发展水平。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多变

2、,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并且种类多样,拥有大量不同种类的林产品,能满足消费者在食用和装饰方面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更加开放,国内林业也受到外国的影响,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林业在保证自身特点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产品丰富度,弓I进新树种和新技术,满足国民对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一、营林生产管理问题1、管理方式落后在全球化竞争的影响和作用下,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应该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管理创新实现产业创新,解决过去的发展问题,在加强产业开发的同时,也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避免对林业资源过度开采而影响生态环境。但是,很多地区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都存在管理思路落后的问题,由于管理方式

3、老套,导致其不能适应全新的林业生产方式,难以满足生态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协调,容易对林业产生制约,对林业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部分管理人员由于思想落后,还存在战略眼光不足的问题,会阻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产品创新。2、林业资源质量低下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国民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林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营林生产水平不足,导致林业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对提升林业的竞争力十分不利。营林生产的质量问题,首先来自对质量把关不严格,比如缺少合适的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缺少有效监督、技术应用标准不明确,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水平,也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目前技术引进不足,没有针对市场需求引进树种,

4、因此必须对生产进行结构性调整。最后,一些地区还存在私自开垦的情况,不仅严重浪费林业资源,还会因为缺少科学的管理进一步降低林业资源的整体质量。3、林产品模式老套长期以来,林业资源的发展模式都比较老套,并没有针对高附加值产品加强开发,不仅降低了产业效益,还因为产业的整体收益不足,限制了林业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新产品的研发,导致林业产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出现这类问题,一方面可归咎于过往对产品开发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也有理念落后、战略眼光不足等的原因。因此,还需要加强对林地技术的选择,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4、苗木的培育规范性不足过去的造林工作中树种比较单一,导致林业资源发展不均衡,并且缺少对新品种的开发

5、,所以目前对苗木培育的规范性也缺少重视,很难满足市场对优质林产品的需求。例如,多数苗木培育基地都是临时场所,工厂化的苗圃数量不足,育苗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比如目前育苗工作的成活率比较低,尤其在使用传统的大密度种植法后,出现了造林不合理的情况。很多技术人员并没有考虑苗木培育和当地地质条件、气候情况之间的关系,影响了林木的生长质量。二、营林生产管理措施1、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能够明确营林生产理念,制定营林生产管理要求和林业的建设方向,实现对营林生产管理的常态化建设。为了确保制度建设效果,首先应明确管理责任划分方法,为此需要针对营林生产过程中的情况,建立明确的营林生产责任体系。相关人员需要

6、加强对工作内容、工作责任的划分工作,通过加强区域管理工作,保证管理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管辖范围,做好分内工作3。在出现林业生产事故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区域管理人员,并根据林地生产情况完成考级等工作,将考评结果和管理人员的薪金挂钩,提升人员在自身范围内的责任意识。其次,针对当前全新的营林生产需求,创新管理制度。同时,要解决过去单一运营模式导致的生产工作弊端,尤其要解决过去市场规范性不足的问题,并减少因为管理不足导致的营林生产工作整体效率低下的情况。此外,还应完善薪资、职位管理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并加强管理理念、方法的学习,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2、产业结构调整产业

7、结构建设中,我国的相关部门也要加强优化和创新工作,利用全新的产业结构构成强化对园林生产体系建设。所以在开展营林生产之前,应加强市场调研工作,了解目前市场需求,引进经济树种、先进栽培技术,吸收相关树木的种植经验,提升整体生产水平。比如在选择种子时,必须严格根据择优播种的原则,为林地生产总体质量创造条件。开发过程中,应该综合考察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并且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充分利用生态功能导向开展林地建设。产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监督,尤其要予以珍贵树木加强保护工作,避免树种灭绝;林业生产管理者在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中,也要以长远眼光开展建设工作,杜绝造假,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开展。3、创新管理

8、模式营林管理工作需要朝着精细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开展,用更高效的管理方法,推动林地产业管理结构的改良,保证林业产业建设的目的性和系统性。比如专门制定针对营林生产的管理细则,围绕林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要求建立管理制度,对于绿色、无公害的要求,应该建立条文化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对应的林业生态建设方案,从而在强化生态建设的同时,也满足林地对经济收益的要求,保证建设的全面性。在管理过程中,也要加强对人员的理念宣传,例如要宣传零污染、零排放的绿色环保理念,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保证林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充分发挥。种苗过程中,管理者也要以择优的方式加强对育苗基地的建设工作,并根据市场需要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适当

9、扩张育苗基地规模,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升育苗工作水平。4、结合经济发展开展管理工作为了实现营林生产管理经济效益,应该配合经济规律开展管理工作,通过构建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保证在幼林抚育、成林抚育等不同环节强化管理工作,并围绕经济需求建立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例如可以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测,分析林地内各项监测数值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进行调整,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林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为推动林业的发展,应该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林产品的开发,提升林业资源的总体质量,满足国民对林业资源的需求。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管理方法理念的创新,摆脱陈旧管理方式的束缚,推动管理工作的产业化、集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