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期末质量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741685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研组期末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研组期末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研组期末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研组期末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研组期末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研组期末质量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研组期末质量分析2011年1月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了。本次命题以教材为依据,以课改的总体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统一,力争让考试成为激励老师和学生动力的契机,借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根据县教育局的精神对全校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质量测试和抽样分析。下面就期末测试小学数学试卷所呈现的成绩与问题,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了解和教学理念的学习,对全校数学教学质量作一下粗浅的分析。一、基本情况全校共214人,到考214人,到考率100%,总分19595.5分,全校平均91.6分,及格率达98.1%,优秀率达62

2、.3%。二、命题说明 1、命题原则 (1)面向全体,注重“双基”。 (2)灵活开放,注重开放。 (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4)“三维结合”,注重发展。 2、试题设计 本次期末素质测试,试题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可行性强。深浅适度,难易适中,死题活出,改变了以往照搬原题的现象,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命题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内容覆盖面广,难易适中,试题设计充满趣味,不乏生活气息。在16年的试题中,我们分别编制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习题。其中,填空题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题目占90%左右,分析型、综合型题目占10%左右。3、试题的主要特

3、点和考查目的。 (1)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本次期末试题以体现“双基”的基本题为主,占卷面成绩的90%左右,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通过考查可以看出90%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都会解答。(2)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实践,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在出题过程中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体现数学的现实性,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各年级的试卷中都有这种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事物为背景来考查数学相关知识的题目,这些题目都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

4、联系,而且便于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在答卷的同时也能感觉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的用处很大。 (3)注重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此次考试,我们在试卷中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的全过程。三、试卷分析主要成绩:1、基础知识掌握好。 从16年级的试卷成绩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较高。尤其是计算题得分率高,填空题的得分率也高。因为,在填空题中多数是知识记忆型和理解型的题目。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大多数学生面对现实问

5、题时,能主动的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出方法和策略的多样化。原因在于现实的应用题教学能找准学生真实的起点,让学生进行真实的探究,获得真实的体验,个性得到一定的张扬。 3、学习习惯良好。 从卷面上看,90%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并不能排除个别班级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的现象。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很多教师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

6、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这些是我们工作的成绩,我们也因此感到高兴和欣慰。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或变化的题目解答则不太理想,正确率较低。比如:六年级解决问题第题,此题不是书上原题,比较陌生。学生正确率较低。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判断题、选择题及应用题的得分率较低。尤其是选择题,其次是判断题和应用题。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五、改进措施。通过对1-年级期末试题的分析,根据这次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学生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1、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计算技能的训练,切实使学生计算技能全部达到课标的要求,尤其要加强口算技能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所在。2.要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时,一定要重视知识发生的过程和方法。把握概念的要点。3.要加强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应用题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一定要突出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的能力培养。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通过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来训练学生思维发散性、灵活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