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739409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讲(2016宁夏银川模拟)基流是地下水补给进入河水中的部分,其径流量较为稳定,为河川的基本流量;它在维持河道生态、提供枯水季节供水中作用显著。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表为40年间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相关数据,完成12题。时间降水量(mm)平均气温()基流(108m3)基流指数19611970年6380.981360.6419711980年6490.611380.6619811990年6810.401500.6319912000年6420.111160.671.根据表中数据的相关性判断,黄河源区河流径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B)A气温变化B降水量

2、变化C基流指数变化D植被变化240年间,气温升高对黄河源区基流和基流指数的影响明显。因气温升高(C)A蒸发量增大,地下水补给增大,基流减小B冻土融化多,地表水下渗增多,基流减小C冻土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D冰川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解析:第1题,从题意可知基流为河流的基本流量,基流大说明河流径流量大。根据表格第二列、第四列分析,19611990年的降水量逐年增多时基流也逐渐增大,1990年过后降水量减少,基流也减少,故黄河源区河流径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变化,B对;从图中可知基流有增有降,而气温却在不断升高,故与气温变化无关,排除A;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故

3、基流指数取决于基流,与题意不符,排除C;通过题意与表格数据未能说明河流径流量取决于植被变化,排除D。第2题,根据文字材料“基流是地下水补给进入河水中的部分”分析,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地下水补给比例未知,基流未知,故排除A;气温升高,冻土融化多,冻土融化的部分即为地下水(并非地表水),故排除B;基流指数增大,C对;冰川融化多,为地表水,而地下水补给比例未知,故排除D。图1为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某年68月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图(“降水量距平”指该地区同一时间段内的降水量与历史上多年平均值比较),图2表示甲乙丙三个水文站的流量变化曲线。据此完成34题。3最高洪峰在乙水文站出现的时间约为(C)A8月18日

4、左右B8月24日左右C8月27日左右D8月31日左右4下列关于该时段区域内降水量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C)A甲地的降水量比正常年份略少一些B图示季节乙地降水一定比丙地多C地形是导致丁地降水距平大的主因D整个地区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乙地的降水距平值为100,比历史年份较多,且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故应该对应线,根据图中径流量的变化可知,乙水文站洪峰出现在8月27日左右。第4题,读图可知,甲地的降水距平值为150左右,比正常年份多;该图只给出了两地的降水距平值,没有给出降水量大小,故不能比较两地降水量的多少;丁地降水距平值较大,位于大兴安岭附近,故地形是导致丁地降水距平大的主因

5、;整个地区的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增多。(2016河北衡水模拟)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5图示区域年降水量(C)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6马更些河(B)A以雨水补给为主B有明显的凌汛C结冰期短D含沙量大解析:第5题,依据图中经纬线可确定方位,图示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其垂直方向就是年降水量分布递变方向。根据年等降水量线上数值可判断,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第6题,图中河流上游有多座3 000 米以上的高山,且流域纬度高,年降水量基本在400 mm以下,应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纬度高,气候寒冷

6、,冬季漫长,故结冰期长;流域内以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主,植被覆盖率高,故含沙量小;河流总体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同时结冰期长,故有明显的凌汛。(2016河北石家庄一模)罗讷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每年注入地中海的水量占注入地中海河水总量的1/6以上,但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并不多见。从1880年开始,瑞士为了确保电力供应,在上游山地建造了多座高海拔水库,在夏季蓄积高水位。下图示意罗讷河水系。据此完成78题。7罗讷河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见的主要原因是(B)A上游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B不同河段汛期时间不同C水库的修建,调节径流D流域降水较少,年际变率小8瑞士建造多座高海拔水库,使罗讷河(C)A水力资源更为丰

7、富B水位季节变化减小C冬季中、下游径流量增加D夏季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加快解析:第7题,读图,罗讷河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同河段汛期时间不同,所以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见,B对。图中,上游有湖泊和沼泽的是少数支流,调蓄作用有限,A错。水库修建前也没有全流域性洪水,C错。流域降水较多,年际变率大,D错。第8题,瑞士建造多座高海拔水库,不能改变罗讷河水力资源蕴藏量,A错。根据材料,瑞士建的高海拔水库,夏季蓄积高水位,罗讷河水位季节变化可能增大,B错。夏季蓄水,冬季应排水,所以冬季中、下游径流量增加,C对。夏季蓄水,河流径流减少,夏季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D错。(

8、2016重庆一模)下图示意近年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面积与气候、水文要素关系,读图完成910题。9气温升高会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A湖泊蒸发增强B径流量增大C冰雪融水量增大D降水量增加10导致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D)A地面温度升高B湖泊蒸发作用加强C降水强度增大D地表径流增大解析:第9题,仔细读图可知,左图表示降水与径流的关系,右图表示气温与蒸发的关系;由右图可知气温升高,湖泊蒸发增强,中小湖泊面积减小;而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增大,中小湖泊面积会增大,与图中不符;图中没有显示气温与径流量、降水量的关系,故A项正确。第10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面温度升高、湖泊中蒸发作用加强会

9、导致湖泊面积减小,排除A、B两项;左图显示降水量增大,地表径流增大,入湖水量增加,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故D项正确。11地表径流系数是指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量(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在我国南方地区,云贵高原地表径流系数明显偏小,其主要原因是(D)A降水量少B蒸发量大C工农业用水量大D地表水下渗严重解析:结合地表径流系数的含义和云贵高原地理特征分析,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导致径流量减小,地表径流系数明显偏小。12(2016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图a),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我们把从阿勒

10、泰市以上的河流流域作为克兰河的上游(也即阿勒泰水文站以上流域)。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图b和图c)。(1)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体,并指出克兰河上游水域降水的水汽来源。(2)根据图b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气候的影响。(3)根据图c回答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克兰河上游水文特征的变化。并推测其变化对下游的阿勒泰市生产生活的影响。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文信息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在46月克兰河阿勒泰水文站流量较大,降水却较少,故判断可能是受气温影响,其补给可能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若为冰川融水补给,则78月补给量最大,水文站水量峰值发生于

11、78月。克兰河上游在阿尔泰山北坡,根据坡向和所处的风带,可以推出其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第(2)题,读图分析题,从图中去分析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读图克兰河19582005年月升温速率(虚线)和月降水变化速率(实线)都是波动上升,从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冬季和初春(11月次年的4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夏季(57月)减少。第(3)题,克兰河主要补给为季节性积雪补给,全球气候变暖,河流融雪径流最大月从6月提前到5月,汛期提前,水量增大。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由于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的地区水源不足,到了春季农作物播种的时候需要水灌溉,水量增大,有利于缓解春旱;气候变暖汛期提

12、前,水量加大,洪灾加剧,同样会导致原来有水的初夏缺水,影响农业活动。答案:(1)季节性积雪融水;大西洋或北冰洋。(2)全球气候变暖使克兰河流域降水和气温都表现出波动上升,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11月次年的4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夏季(57月)减少。(3)气温增加使得汛期提前(河流融雪径流最大月从6月提前到5月),汛期水量变大。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春旱;弊:加剧初夏缺水程度,影响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用水,春季融雪导致山洪灾害加剧。13(2016湖北襄阳五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更些河是联系加拿大南、北部地区的重要航路,图a所示河段水流湍急,平均水深约15米。

13、1984年为了开采河床下方的诺曼韦尔斯油田,在河上修建了六个人工岛(如图b),作为采油作业的平台。人工岛都是周围石砌,芯部填沙结构(如图c)。冬季时,在河冰上,通过每天漫水使冰层加厚成冰工作台,并在冰工作台上破冰填石成环形石堤,夏季挖河沙填芯,修筑护坡。护坡是为了抵御水流、防止冰块爬升到采油平台,影响采油作业。为了减少砂石的使用量,除东南侧护坡外,其他三个护坡坡度都比较大。(1)简述人工岛建设前图示河段不利于石油开采的水文条件。(2)说明人工岛的钻井采油平台高出河流平均水位13米的原因,并分析东南侧护坡坡度较小的原因。(3)分析人工岛石筑环形堤冬季施工的有利条件。(4)分析人工岛对该河段航运的

14、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该地纬度高,不利于石油开采的水文条件是河流流速快,结冰期长,多流凌等。第(2)题,读图,人工岛的钻井采油平台高出河流平均水位13米。马更些河位于加拿大,补给水源主要是积雪融水,春季水量大,且易发生凌汛使水位快速增长,远高于平均水位。结合河流流向,东南侧水流速度较快,冰块爬升较强。东南侧护坡缓长,能更有效地削弱冰块的爬升。第(3)题,图示区地处高纬,冬季寒冷漫长,河流封冻,冰层厚,有利于冰路运输建筑材料和冰工作台的修建。夏季水流急,不利建设。第(4)题,人工岛建设使河面变窄,阻碍大型船只通行,使水流变得更湍急,影响航行安全。答案:(1)流速快;结冰期长;多流凌。(2)马更些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积雪融水,春季水量大,且易发生凌汛使水位快速上涨,远高于平均水位。东南侧水流速度较快,冰块爬升较强;东南侧护坡缓长,能更有效地削弱冰块的爬升。(3)地处高纬,冬季寒冷漫长,河流封冻,冰层厚,有利于冰路运输建筑材料和冰工作台的修建。(4)人工岛使河面变窄,阻碍大型船只通行;使水流变得更湍急,影响航行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