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送别诗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73706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送别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送别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送别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送别诗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送别诗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送别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送别诗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悠悠离别意 切切朋友情送别诗赏析教学目标:1.多种方式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送别朋友时真挚的情感。2.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3.挖掘诗歌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主动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为此我们整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一组送别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代送别诗文化,吸收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学中,要在反复诵读

2、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学会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音乐,引入主题1.播放歌曲送别2.引入主题学习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歌声中带着惆怅,带着忧愁,带着不舍。中国古诗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送别诗字字有情,句句有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送别诗。(板书送别)二、学习古诗,体悟情感(一)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诗中有画:欣赏江南春组图,学生想象画面。这首诗诗中有画,你看到了吗?(课件)师:三月的扬州,繁花似景,像浮动的烟花,盛唐时期,江南一带是最繁华、最迷人的地方,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地方。让

3、我们一起走进三月的江南,配乐(课件出示)。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预设: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绚丽多姿、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千姿百态、婀娜多姿、争奇斗艳、繁花似锦师评: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2.诗中有话:想象说话,再现情景这首诗诗中有话,你听到了吗?(1)过渡:在这样柳如烟、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诗人本该和老朋友畅饮美酒,吟诗作赋。可是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美景,那是因为老朋友要离他而去。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两位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交流汇报预设:他们在一起游山玩水,欣赏美景,傍晚时分,他们在一起喝酒,欣赏明月,吟诗作对、写字、画画,谈天说地,谈论自己的理想和远大抱负(2)过渡:

4、现在,孟浩然就要走了,离别愁绪不禁涌上了李白的心头,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自由读一读这两句话: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谁来带着感情给大家读一读?(4)齐读师评价:3.诗中有情( )(1)“孤帆”是什么意思?生回答,师追问:繁华的长江,难道只有孤零零的一条船吗?在盛唐时期,长江是交通要道,千帆竞渡,可李白却说是“孤帆”,此时此刻, (2)从这个“孤”字,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 1.我体会到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和诗人的离别之情。2.(师评价: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所以李白只看到了孟浩然的船,可见他们的情谊是多么深厚)师小结:我们从诗中画、诗中话、诗中请三个角度剖析了黄

5、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千古绝唱,理解了诗中的情、境、意。黄鹤楼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厚意。时隔一年,李白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这就是江下行。(二)品读江下行1.配乐朗读,读出诗中的画、话和情。(1 )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读出诗中画、诗中话、诗中情。(2)指名读(3)齐读2.小组交流,再次感受诗人与友人的真挚情谊。生汇报。3.过渡:世间离别千万种,多少诗人诉心声。除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师还整理了一些送别诗,这些都是盛唐时期送别诗的代表,同学们自由诵读,体味诗中的景、境、情。(三)赏读送元二使安西(方法同上)1.再现诗中画师:请同

6、学们默读古诗,边读边感受,你觉得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从诗句中圈出来。生交流圈出的词。师:谁来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生展示自己的画,并简单说一说。(这是我在课后读这首诗时配的简笔画,画面中有)师评价: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2.聆听诗中话。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看到青青的杨柳怎么能不让人伤感?这是想留住友人的脚步吗?在此情此景中,诗人王维对友人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与同桌交流。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交流并汇报。3.感悟诗中情。“劝君更尽一杯酒”,在这杯酒中浸透了诗人全部的情感。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了作者对友谊的珍惜和祝愿。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首送别诗,再次感受诗人的那种依依不舍,感受作者与友人的深情厚意。三、对比参读,感悟升华1.自主诵读古诗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一样送别两样情,同中求异悟情怀。师:同学们把这两首诗与前三首做个对比,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教师小结:同样的送别诗,前面几首表达的是淡淡的哀伤,这两首却呈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一面,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息,充满梦想,真是一样送别两样情啊。四、课堂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