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生命之舟同步练习语文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73369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生命之舟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生命之舟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生命之舟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生命之舟同步练习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生命之舟同步练习语文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命之舟同步练习维度A 基础知识1 根据注音写词鱼pi( ) 冲fn()舟 ki()口s()nu() zhn()i() fn()命2 这是一则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以 和 为主要传播手段,其中, 包括 、字幕、图表等, 包括解说、 和现场效果。3 概括本文的新闻结构:标题: 导语:主体:背景:结语:4 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二号冲锋舟,驶向溃口方向。冲锋舟一路绕过房顶、电线等障碍,穿梭于树丛之中,搜索被困群众。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5 文章的标题是:“生命之舟”,这里运用

2、了 的修辞手法,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手法?6 这则新闻报道了解放军、武警战士驾驶冲锋舟营救落水群众的过程,试着总结一下整个营救的过程。维度B阅读能力训练阅读下列新闻,回答问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贵州大学学生爱上邓小平理论课调查之一近日,记者在贵州大学采访,遇到几位正在树荫下读书的大学生,记者问,“两课”中,你们最喜欢哪门课?回答出奇地一致:邓小平理论课。记者旁听了该校几节邓小平理论课,只见教室内座无虚席,教师讲解形象生动,语言朴实。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在学生宿舍,书架上、床头枕边,记者经常可看到摆放着邓小平文选。据该校马列主义教学部主任朱瑞基教授介绍,作为邓小平理论课延伸

3、部分的专题讲座,我们已两易场所,由最初容纳70多人的学术报告厅移至几百个座位的大礼堂,但还是“场场爆满”。许多学生不得不在讲座开始前半小时就抢着到礼堂去占座位。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许多同学在学习心得中说,我们之所以喜欢邓小平理论课,一方面,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讲得精彩;另一方面是我们通过学习也真正感悟到它本身所具备的科学魅力。邓小平理论所论述的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关心和思考的问题,能够科学地、有说服力地回答当代大学生面临的许多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对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丰富经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 19

4、98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两课”改革和普通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通知下发后,该校党委和马列主义教学部的教师多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通知精神,精心设置了邓小平理论课的运行方式。校党委副书记、贵州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高万能在谈到当时对“两课”教学安排时说,学校在为以邓小平理论课为中心,合理科学安排其他课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校党委对“两课”教学改革极为重视,校党委书记刘朝政、常务副校长李坚石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落实。马列教学部根据“两课”中7门课的内在联系及大学生初步掌握的政治理论实际水平,以邓小平理论课为中心,有序地安排各门课程。在一、二年级安排基础理论课、德育课和毛泽东思想概论,在三年级安

5、排邓小平理论课。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 贵州大学党委为了保障邓小平理论教育的顺利进行,专门安排了一位校党委副书记指导“两课”改革;建立了由一位校党委副书记兼任主任,以讲授邓小平理论课的教授为主体的“贵州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为了真正落实邓小平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学校配备了3名教授、7名副教授和多名讲师,严格规定了课时。在改革中,学校还打破“两课”教师长期以来一门课“终身制”,要求讲师以上教师至少要掌握和讲授两门理论课,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了以邓小平理论课为主,其他多门课渗透的原则,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7 本新闻的

6、标题有什么特点?8 学生们为什么喜欢上邓小平理论?9 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维度C探究应用总结一下新闻报道的特点,然后自己尝试写一则电视新闻报道。要求:以真实事件为基础,字数500字左右。可以在课堂上表演。参考答案维度A 1 簰锋 溃 肆虐 障碍 奉2 画面 声音 图像 同期声 3 标题:生命之舟 导语;8月1日晚上8点20分,湖北嘉鱼簰洲湾突然发生溃口,广州军区看到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主体:解放军,武警战士驾驶冲锋舟营救落水群众背景: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 结语:到2号上午10点亲切地称这些舟船为“生命之舟”。这是湖北台报道的。4 表现了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身处逆境,仍然不

7、顾个人安危营救广大百姓。表现了当时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解放军和武警战士救人的决心。5 比喻 用生命之舟来比喻解放军和武警战士乘坐的冲锋舟,充分体现了解放军战士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精神。6 2号凌晨1点多钟,冲锋舟驶向溃口方向 凌晨3点多钟,发现了第一个营救目标 凌晨5点多钟,营救了一个小女孩 2号上午10点,共救起六十四人 2号下午4点,共救起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维度B 7 使用了副标题是主要内容更直接的被读者看到8 因为邓小平理论所论述的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 9专门安排了一位校党委副书记指导“两课”改革;建立了由一位校党委副书记兼任主任,以讲授邓小平理论课的教授为主体的“贵州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严格规定了课时。维度C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