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略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731083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略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略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略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略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略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略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略谈作者:王治和作文教学常常会令很多语文老师感到头疼,觉得很茫然。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觉得作文难写,没得写。曾经有老师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在所有科目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70%的学生填音乐或美术;而在你最讨厌的学科中,有60%的学生填作文。虽然这份问卷只是代表那所小学,但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写作的厌倦与困惑。作为从教十多年的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有多少种写作知识,就会有多少种写作能力。那么,如何

2、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提高写作兴趣呢? 一找灵感,激兴趣 每当拿到一个新的题目,同学们总是挠着头问:“老师,要写什么啊?”“老师,我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挑起他们的灵感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好玩的实际,让孩子在玩中找灵感,在玩中挖素材。写作文即写生活。像课间十分钟,一次难忘的比赛快乐的节课等等类似题型,在小学中年级作文中比比皆是,这就要求老师善于组织学生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先尽情地玩,在玩中找到乐趣,活动后老师

3、再适当点拨,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就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反之,类似的记叙性的文章,教师让学生坐在课堂里,凭空想象,除了几个作文功底好的,其他的无非凭空捏造,七拼八凑,写起文章来干巴无趣,还谎话大话连篇,不堪入目。 二多放手,少束缚 中年级学生经过一阶段的作文训练,有了一定的作文积累,到了高年级,就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材,教师不要轻易规定作文的题目。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记得一次小学毕业考试,作文题目是统一命题的我学雷锋做好事,结果全县80%的学生写了自己捡到钱包交给老师或警察;另外还有15%的学生写自己送盲人或老

4、人过马路,只有少数人写到让座,帮助邻居之类的。让所有的改卷人员啼笑皆非。还有一次,题目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结果大部分的考生为了体现“意想不到”,写一个差生原先考不好后来经过努力考了第一名,另一部分人写自己意外中了大奖了,家里一夜间变得其富无比。除此之外也没有多少新鲜话题。所以,平时训练过分规定学生的题目,就过分限定了学生的思维,考试时就难有新意出现。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才不会言之无物,言之无味。 三增见识,找方法 1.言之有物。“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作文要反映

5、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学生在一般的记叙文中,多多少少都能写出或捏造出一件事情来。如果是写景想象类的文章,很多同学因为见识少,知识面窄,通篇无病呻吟的很多。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布置其做一些科学实践活动,通过眼观耳听手动,增长自己的见识,写起文章来也会真实可信。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像有一次作文,大意是说说心里话。有的学生就趁机给某个老师编外号,甚至谩骂某个老师体罚他,有的学生还说出自己偷了家里的钱等等。教师要及时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

6、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公开或私下进行指导改正。而不能一味地以“思想不健康”一棍子打死。 2.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在写作有关春天的特征的文章时,有的老师局限于在教室里认真指导,详细引导;而有的老师却把学生带到校园或公园里,农村教师干脆带到附件的田野里,让学生尽情地玩,尽情地观察,学生有的采树叶,有的捉蝌蚪,有的摘野花,有的就在春风中做游戏,放风筝虽然浪费了一节课,回教室后,学生犹如妙笔生花,有写找春天的;有写花瓣上的春色的;也有写草地上的春天的一篇篇文章千姿百态,从各个方面描绘出了春色的

7、怡人,读起来让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而在教室里指导的文章,却始终逃不出教师的指导痕迹,虽然也华藻用尽,却是感觉在读优美的文字,而体会不出春色的美好.所以说,在观察中让学生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学生自然乐写爱写。 3.读写结合。为了从“读”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认真遵循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及规律:先识字,再积累词汇;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培养阅读能力;学习写作知识,并结合阅读进行写作训练。在每一单元的作文中,可以结合本组课文,精选出优美段落,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品味,总结出作家写作的意图,体会如此写作的好处。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

8、着重写了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的令人胆寒两部分内容,从中让学生明白对表现文章中心关系紧密的内容要详细,重点写,对表现课文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要一笔带过,要略写;又如在教学猫时,作者先用一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开头,接下去通过写猫的高兴与不高兴,勇敢与胆小,可爱与淘气,这种总分的写法,再加上拟人的修辞,道出了猫的“古怪”,同时也道出了猫的惹人喜欢。写作时,可以让学生反复品读,反复吟诵,模仿文章的写法,写出小动物的性格特点。三是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电视,电脑,书籍等等,都是很好的写作版本,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俗话

9、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4.多批少改。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话说得不假。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但是,学生的经历与学识的限制,学生不可能个个都是写作能手。当他们的文章有所欠缺,有所不足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又准确地指出来,并尽量写上评语,如果能够面批,当面询问他的写作意图,是最理想的。也可以经过老师点评后,让学生二次作文,修改自己的文章后再抄清。也可以在二次作文时让学生之间互相换着修改。如此不厌其烦的让学生修改,让学生写,进步才会快。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琢始成金”。教师千万不要大笔一挥,洋洋洒洒为学生补上你自认为很理想的一段。这样,一方面学生的思维毕竟跟我们有所不同,难以理解你的修改意图,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助长了他的惰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