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峰能源计量监测优化方案(精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73091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峰能源计量监测优化方案(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达峰能源计量监测优化方案(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达峰能源计量监测优化方案(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达峰能源计量监测优化方案(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达峰能源计量监测优化方案(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峰能源计量监测优化方案(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峰能源计量监测优化方案(精品)(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能 耗 监 控 计 量 管 理 系 统设 计 方 案 一、相关规范要求住宅远传抄表系统数据专线传输(JG/T162-2004)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188-200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B/T50314-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

2、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JG32/01-200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1996)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注:某些技术规范,国家未统一规范的,以地方及行业标准设计二、中央空调计费及能源计量监控管理系统的意义采用先进的采样监测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以水、电、气、冷、热、汽、油等能源介质为监测对象,为用能建筑建立一个能源管控中心,对其用能进行实时采集、计量、计算

3、分析和集中调度管理,实现对能源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解决重点用能建筑的能源监测计量、用能控制及预测等问题,达到供需平衡和节能环保目的。实施中央空调计费监控管理系统,使中央空调的使用发生了从“供多少用多少”到“用多少供多少”质的转变,体现了按需使用,按量收费。这样不仅可以使用户在缴费问题上有据可依,减轻物业管理工作量,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计费工作的准确性、合理性,还可以引导用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促使用户节约能源,减小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负荷,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费用,达到减负增收的双重效果。这样不仅增加了物业管理公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国外的热计量经验

4、表明,按照冷热量收费的制度是促使用户自觉节能的最有效手段,据统计,把大锅饭式的包费制,改为按实际使用冷、热量向用户收费,可节能2030。中央空调计费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施,也是促成楼宇自控(BA)系统充分使用起来的重要手段。现在的高挡智能楼宇,建筑业主单位都把楼宇自控(BA)系统作为一个必备的工具和系统,楼宇自控(BA)系统里,使用了很大一部分设备,包括各种电动调节阀、电动风阀、温度传感器、比例积分控制器等,用来控制调节终端用户的温度等。但通过对多个项目使用过程的跟踪调查,没有采用中央空调分户计费监控管理系统的建筑物,楼宇自控(BA)系统的使用率极低,用户往往把阀门开到最大,温度调到最低(夏天),

5、后果是有的用户极度浪费,有的用户因为空调水压力流量不够而空调效果很差,BA系统相当于虚设。这样的情况,显然违背了建筑业主投入大量资金来提高节能效果和改善舒适度的初衷。中央空调计费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施,通过经济杠杆使楼宇自控(BA)系统充分利用起来,使建筑物的空调水平衡系统,空调空调机房群控,节能系统等良性互动运行起来能源计量监控管理及中央空调计费监控管理系统,也是国家相关节能法律和条例的要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第十八条规定:实行集中供热/冷的建筑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居住建筑安装的用热计量装置应当满足分户计量的要求。计量装置应当依法检定合格

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七十七号)第三十八条: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也明确了对建筑物的的各分项能耗进行监测计量的详细实施说明。三 系统设计原则本系统设计需着重从以下原则出发:先进性:整个系统选型与同类产品技术发展趋势相吻合,保证系统整体的先进性、技术寿命及后期投资的可延续性;可靠性: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系统设计具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技术文件规定功能的能力,并具备长期和稳定工作的能力;成熟性:以适用为原则,采用成熟的和经过工

7、程检验的先进技术,使其长期可靠的发挥功效;开放性:整个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不同产品之间有相对的标准接口,为满足各系统之间的联动和系统集成需要,设计符合国际标准和国际流行标准;良好的性价比:按需设计,所进行的系统设计及产品选择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和很好的实用性;实用性:系统着重解决计量系统的主要实际问题,力求实用,做到操作尽量简单直观,维护方便;易维护性:尽可能的选用易于安装和维护的产品和平台,并将各种不同的子系统,集成在一致的工作平台上,使用基本相同的操作即可控制不同的系统,进一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自动联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日常维护工作量、维护强度和维护费用;模块化:系统设计时满足在扩充及更

8、换部分设备时的通用性及可替换性;可扩容性:系统的设备配置及选型,应允许再扩容,而且做到随着技术和形势的发展扩容升级简便。三 本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1数据采集系统可准确可靠地采集各冷/热水、电表,中央空调能量表等表计的数据并存贮;抄表时间可任意设定,手工或自动抄表;可按用户类型分批或逐个用户进行抄表。2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分析用水/电的使用规律,协调各工序对能耗的有序使用。 其中包括:数据换算、按公式计算、分班(时段)考核统计、越限判断和存储管理等功能;计划考核管理功能、计算超欠值和超欠率并产生超欠报警,并配合控制手段,对有需要的用户或点进行切断控制;数据存储备份和浏览查看

9、功能;3资料管理包括仪表/采集设备管理、用户档案资料管理、费用数据管理以及系统运行日志管理等。4实时监测具有按用户类型分批或逐个监测用水/用电/用空调的情况。能实时采集监测能量表数据(包括消耗的冷热量,累计流量,瞬时进水回水温度)5计量自动化系统自动将各种计量仪表(水、电表,能量表)、采集设备的监测以及计量数据实时采集,配合精准的时间标志,将监测计量数据自动反映到计算机系统。6统计分析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可分班、日、月、季、年统计;根据用户类别/户表类别/月份统计等多种形式。 7报表管理系统提供自定义报表功能,也提供Excel格式的电子表格输出功能。用户可在线、方便的建立和修改报表的格式和

10、内容,对人工修改的内容均加以标识。报表可以方便地进行打印(包括拷屏、定时、召唤、定点打印等)。 8分时计费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别或不同的用能时段设定不同的费率系数,系统根据设定的系数进行自动费用核算。9线损分析具有根据总表及末端分表自动计算出管损并进行损耗分摊的功能。10报警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报警功能。可在画面中变化显示提醒值班人员现场发生的异常,不同级别的报警可在所有操作员站上接收,报警没有确认时保持闪光。报警内容主要有:越限报警,设备故障报警,系统自诊断报警,电源故障报警,通信故障报警、网络故障报警等;系统自动跟踪采集来的状态数据和测量数据,其自身也实时自检,有异常情况时立即生成事项记录并实时

11、存储和发布;发生报警事件时,自动推出报警画面和事项跟踪窗来显示事件内容,并伴有声音或语音报警(选配),通知值班人员及时处理;系统对事项按照严重程度的不同,显示不同的图符标记,并分类统计和显示;提供实时和历史事项的浏览功能,采用简单易用的树状图管理,事项分类清晰,并按时间排列显示;各工作站上可分别组态需要显示、报警和打印的事项类型,并可选择需要关注的监测点,进行信息过滤。 11系统扩展性预留楼下五层计量设备接入接口,待楼下层业态明确后可对应能耗计量表具可接入系统。四:系 统 原 理 及 设 计能源计量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将末端对每个用户的计量仪表包括超声波能量表、时间档位传感器及远传水表、远传电表的

12、数据通过通讯线连到对应的采集器,并通过通讯协议转化,实现末端仪表与计算机之间通讯,达到集中远程抄表监控管理的功能1现场计量仪表选型及原理(1)冷热能量表原理热能值的物理学含意是热功率与时间的乘积。按照热力学定义可表达如下:A = m(h1-h2)其中: A = 热能值,m = 指定热能载体的质量,h1 = 进水温度的热焓,h2 = 回水温度的热焓。如上式所示,热能值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其他的物理学参数确定。通过流量计可以测定体积用以替代质量,测定温度用以替代热焓差。因此上式需转化。在实践中可表达如下:A = V * T* K这里,V = 指定热能载体的体积;T = 进回水温差;K = 热能系

13、数;取决于载体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和对应于流量计所测温度的热焓值。(2)本设计流量计部分选有超声波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有机械式流量计不可比拟的优良性能。超声波流量计原理:超声波用于流量的测量,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流量计通道的两端,用于信号的双向发射和接受。超声波信号通过这两个传感器相互发射,一个信号顺流速方向,一个逆流方向。流量的测量是按时差法进行的,此时差与流速的大小成正比,可用下面的公式:V = K*(Tup-Tdown)/ (Tup*Tdown) = k*T/t这里Tup=逆流时间;Tdown=顺流时间;V=流速;K=线性系数,通过湿标确定。测量不受流体中声速波动的影响。由于超声波能量表测

14、量腔体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所以对介质的成份或杂质含量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不存在机械磨损损伤问题,使用寿命更长,精确度更高。对安装方式也没有严格要求,可以水平或垂直安装。超声波能量表采用的是流量和温差的直接计量方式,用户更方便理解与接受。(2)电能计量通过配置三相RS485网络电表对各功能区用电总量和各主要耗电设备用电总量进行分计量。 加装了通信模块后,电量参数通过网络远传到监控室能源管理中心。(2)冷水/热水计量通过配置三相RS485网络电表对各功能区冷水表。对大楼的各功能区用水总量总量进行分计量。 加装了通信模块后,水量参数包括水量,流速等参数通过网络远传到监控室能源管理中心。2、系统网络

15、设计远传系统的组成能源监控管理系统由中央站、区域管理器、采集器、能量表,远传水表、远传电表等主要设备以及网络中继器、接口转换器等辅助设备组成。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室上位机发出的指令给现场的各种计量仪表(能量表、档位传感器、远传水、电表等),将现场数据传给各种采集器,采集器通过通讯转换将多个能源计量表计的记录值回传中央控制室上位机,从而实现数据的集中远传抄读,上位机计费软件同时实现实时监控、故障报警、分时计费、数据查询、报表生成打印等功能。采用系统管理层、区域管理层和网络智能计量仪表三层设备和两级网络结构,三层设备之间通过上述两级网络进行通信,构成综合自动计费系统。(1)管理层系统能够实现网络智能计量仪表计量、查询、收费单据打印以及系统的用户、网络设备和网络智能计量仪表的任意增减和设置功能。(2)区域管理采集器通过抄表层网络,将网络智能计量仪表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储存,并可通过管理层网络物业管理层系统互相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