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山东高考数学阅卷心得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72942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山东高考数学阅卷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0山东高考数学阅卷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0山东高考数学阅卷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0山东高考数学阅卷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山东高考数学阅卷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山东高考数学阅卷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0年山东省高考数学网上阅卷的心得体会临沭二中 蒋德亮6月10日我接到山东省招生委员会发来的聘书,心情很高兴,第一次参加全省数学高考网上阅卷,也感到很新鲜,抱着学习的态度,坐上了奔赴济南的汽车,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几经周折才安排好住宿。第二天8点到山大阅卷点报到,报道一直持续到10点,参与高考评卷的老师共有650人,其中文科226人、理科374人、服务人员50人,主要由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山东大学数学院的领导老师、各地区在职中学教师、山大及山师大在读硕博士研究生组成。报道结束后就是动员大会和培训会,省招办、山大校长和数学院

2、院长、数学高考阅卷组的大组组长分别在会上做了重要的讲话,反复强调了高考阅卷工作的重要性、保密性、工作纪律以及阅卷老师的神圣职责。下午1点评阅各题的评卷组分头召开会议,确定详细的解题方法和评分细则以及评卷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的处理办法,然后全体评卷老师进入微机室进行试评训练,熟悉网评的具体操作程序和评分细则的具体实施。这报到的第一天就显得紧张忙碌,预示着阅卷工作的劳累。事实也是如此,高考阅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重大,阅卷时精力要高度集中,不能有半点丝毫的马虎,同时又要有非常快的速度,保证又好又快的完成阅卷任务,正如来济南之前,孟校长、李校长以及其他学校的领导老师们所说的一样,阅卷是神圣而

3、又艰巨的任务。总的来说,这次阅卷收获很多,感受也很深。 一、阅卷程序简介今年是山东省第三年施行网上阅卷。阅卷流程是:评卷、仲裁、质检,采用“双评”加“仲裁”最后是“质检”的三重保险的阅卷模式,确保了阅卷的公平、公正、准确的阅卷原则。评卷教师进入评卷室之前,必须把随身携带的手机、数码相机、包、水杯以及与评卷无关的东西放在门外,进入阅卷室后,每个评卷人员都有一个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凭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入,每位评卷教师确保自己的登录密码的隐秘性,登入后每个评卷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处在小组组长、大组组长、专家组成员及摄像头的监控中,你离线几分几秒,你阅卷的总量、配对量、剩余量、平均速度、有效度、恶评率、仲裁

4、率等各项指标在电脑里都有实时跟踪,这增加了阅卷的透明度。每份答卷至少由两名人员评分(双评),而且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分数,两名人员不是固定组合,电脑随机派送,若两人所给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误差不超过1分),那就是有效分数,两个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分,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如两人所给分数超出一定的范围(误差超过1分),由第三个人重新评阅(仲裁),也就是由小组长裁定,最后给定分数。而仲裁分数与评卷分数差,将记录第一次评卷的两个老师的有效率,如果误差太大,将记为“恶评”,作为考评阅卷老师的重要依据,对恶评率高的予以解聘,平且将解聘报告反馈到评卷老师所在的教育局和学校,评卷教师所在的学校的所有老师在以后的高考

5、评卷中将不被聘用。这样,一方面评卷教师不仅仅是代表自己,甚至可以说是代表了整个学校形象和荣誉,另一方面提高了评卷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避免造成较大失误,相对来说,评分更加公正、公平和准确。当然,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但误差已经降到最低,并且有效地控制了感情分数的出现。二、阅卷给分原则高考阅卷评分原则,比起平时老师阅卷,更加强调知识点的把握,更加客观,评分本着“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的原则。寻找得分点,通过“见是得分”,“踩点”得分,上下不受牵连。下面就以我参评的文科20题为例说明一下:(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 是正方形,,,分别为、的中点,且.() 求证:

6、平面;()求三棱锥(20)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的线面关系,考查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几何体体积的计算,考查试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满分 12分。(I)证明:由,PDMA, 所以PD平面ABCD又 BC平面ABCD, PD BC 1分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D BC 1分 又PDDC=D, 因此BC平面PDC 1分在PBC中,因为G平分为PC的中点,所以 GFBC因此 GF平面PDC 2分又 GF 平面EFG,所以 平面EFG平面PDC. 1分( )解:因为P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不妨设MA=1, 则 PD=AD=2,ABCD 所以 Vp-ABCD=S正方形ABCDPD=

7、 2分 由于 DA面MAB的距离, 所以 DA即为点P到平面MAB的距离,所以 Vp-MAB=122= 2分 所以 Vp-MAB:p-ABCD=1:4 2分对于第一问,所标的步骤只要有就给分数,其他的步骤再多也没有分,其他的步骤没有只要所标的步骤有就给分,即使证明的逻辑混乱也给分,即所谓的“见是得分”,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到底该写那些步骤可以得到分数,该写多少。第二问是计算问题,只要有,首先得2分,即使前面什么也没有,也得2分,如果有,前面只要有一个字,就可以得6分,如果结果不是,再向上看找第二问中的第一和第二得分点,正确一个得2分。都不正确不得分。其他的8种方法类比此法。三、阅卷体会与答卷技巧1

8、阅卷时,特别强调知识点的把握,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把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写全,中间的步骤可以省略,如本题中,第一小题只要写清垂直的条件和结论,即使不会证明,也要写上结论(本题中只要条件和结论都有就可得分),就是中间一步不会证明,也可以写上结论,跳过去往下证,这样后面的仍可得分。另外,做为阅卷老师,想批阅的快,什么样的卷子最好批呢?空白!什么样的卷子批的痛苦呢?写满了,看了半天又没有几个得分点!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解答的关键点,表述混乱等原因,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为每一个题目的评分标准都制定得非常细,评阅是分步骤,踩“点”给分的。所以,我们平时训练时,就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

9、是可以推导出结论的,你哪怕是只推导出一个结论,也可能是得分点,有了得分点,也就是说你得分了,暂且不论得分是多少,有总比没有好吧!实在不行,你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你也是可能有得分点的。高考阅卷时是按步骤、按得分点给分的,这点要让学生清楚!我们在平时训练时,要能对有效得分点作重点训练,哪些步骤是可省的,哪些是不可省的,哪些是可要的,哪些是不可要的,在做题时,尽量按得分点、按步骤书写,严格训练。切忌拖沓冗长,模糊不清。2. 对于解题方法,不做过多的限制,一般来说,只要运用正确就可得分,有时课本上没有的结论也可以使用,不需要再做证明。3.不要追求技巧和创新方法,就本题的第一问而言,专家组的老师给提

10、供了九种不同的证明思路和方法,第二问给出了两种思路和方法;但是在具体的阅卷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其他的方法,学生的其他的方法细看进去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但大都过程麻烦,步骤繁杂,思维混乱,这种情况下只要有 GF平面PDC 和 平面EFG平面PDC. 就给4或5分,没有就是0分。因为在短短的几天中,要批阅几十万份试卷,工作量是很大的,不可能每一道题都在那儿细细的研究。4. 卷面书写,要干净整洁,简明扼要,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只要抓住各个知识点,把主要过程表达出来就行了,另外,书写只要能看得清就行,对于那些写得比较差的同学,也不要过分担心,当然,还是书写的清楚了好,那样一定不会吃亏,如果写

11、的太乱,即使做对了也可能得不到全分,如本题你只做了第一小题,并且做对了,阅卷老师可以给你6分也可以给你5分,这都是有效的,如果写得太乱可能就会吃亏。下面是我搜集的一小部分,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5、“狠抓基础保成绩,分步解决克难题。”通过高考阅卷,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特别是文科的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础能力的训练非常薄弱,有的学生对20题的第一问的解答,同时使用两到三种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都不全面,这就说明学生逻辑思维换乱,基础知识薄弱,不知道该些什么,改写多少,该怎么去写,这就告诫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好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总之,通过这次阅卷工作,我即充分认识到答题规范的重要性,也明确了解到答题应该写什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规范答题,这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帮助。源于何处,流去何方。高考与中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源与流的关系,所以高考并不是神秘莫测的,她就在我们每次的练习中;高考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每天的学习中。我们只要规范解答每一道题,利用好每一次练习,踏实走好每一天,就一定能够逐渐接近高考,超越高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