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云南白药公司战略与风险策略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72924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云南白药公司战略与风险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关云南白药公司战略与风险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关云南白药公司战略与风险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有关云南白药公司战略与风险策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有关云南白药公司战略与风险策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云南白药公司战略与风险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云南白药公司战略与风险策略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38)的战略与风险应对策略分析报告2008 级会计2 班 08020258 詹伟荣一、公司背景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前身为成立于 1971 年 6 月的云南白药厂。1993 年 5 月 3 日经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云体(1993)48 号文批准, 云南白药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成立 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审字(1993)55号文批准,公司于1993年 11月首次向社 会公众发行股票2,000 万股(含 20万内部职工股),定向发行4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8,000万股。经中国证 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2、1993年12月15日公司社会公众股(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内部职工股 于1994年7月 11日上市交易。1996年10月经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讨论,公司更名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 公司注册地址为云南省昆明市二环西路222号(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定代表人为王 明辉。经营范围为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饮料的 研制、生产及销售;糖、茶,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批发、零售、代购代销;科技及经济技术咨询服务,物业经 营管理,医疗器械(二类、医用敷料类、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日化用品。公司下属有云南白药集团大 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白

3、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云南白 药集团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天紫红药业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 团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白药集团无锡药业有限公司、云南白药置业有限公司、云南 白药集团云健制药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兴中制药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健康产品有限公司、云南 紫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及云南白药集团西双版纳制药有限公司等 15 个子公司。依据2010年5月本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2009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 东每10股转增3股,转增前本公司股本为534,051,138

4、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694,266,479股。 截止2010 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694,266,479股;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88,284,398股,占公司总 股本的 41.52%,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云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行业发展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健康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但由于健康日益受到人们重 视,疾病防治的需求却在日益增加,对中药的需求也就不断增长。我国的医疗制度和医药流通体制正在改 革之中,随着医疗改革进程的推进和医药流通体制的完善,药品价格势必有所回落。但是中药的需求是源 于疾病防治,价格弹性相对较小,降价对

5、行业增长的贡献应该不大,甚至可能为负影响。综合两方面因素的 影响,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国内中药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近几年来增长的势头,但增长的速度可能有所放缓。中药材是我国中药出口的主体。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随着国际中成药市场的增长而增长,由 于日本、韩国等国际中药大国的药材资源相对不足,我国中药材的出口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虽然近来 以日、韩为代表的传统中药材进口国出于对农产品使用农药及化学激素等药剂的担扰和保护本国的中药 材市场的考虑,纷纷强化对进口中药材的检验和管理,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中药材深、精加工的水平,以求占 有更多的国际中药市场份额,我国中药材出口的市场份额有被侵蚀的危险。但总体上看,后

6、者的影响不如 前者明显,我国中药材出口近期仍可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中成药方面,由于我国对中药研究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也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中成药产品与国际市场 对药品的标准要求有些差距,不仅出口增长不尽如人意,近几年还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虽然随着中药 现代化工作的实施,中成药业在研究、市场、质量和管理方面将得到逐渐的提高,但短期内要取得卓著的 成效比较困难,中成药出口的增长近期应不会有太多改观。由于行业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国内市场,据此分析,可以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中药业仍将保持较高 的增长幅度,但增长的速度可能有所放缓。三、云南白药环境分析(一)外部环境的劣势1、抗旱形势严峻,三七价格成倍增长

7、今年云南大旱有以下特点:干旱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受灾面积大;加之三七种植地,高海拔地 区运水距离远、抗旱成本高。如此严峻的旱灾情况,对具有较长生长周期的药材来说,其影响将是深远 而持久的。目前,三七价格已比正常价格上涨了3-5倍,并且三七供应紧张情况在2 年内都会处于紧张 状态。2、上下游夹击,处境尴尬让中药界忧虑的是,原料虽然暴涨,但很多药品是纳入医保目录甚至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这些药 品严格受国家限价,不得超过最高零售价。这样的上下游夹击,让中药企业的日子倍感难过。3、其他地区药材价格跟风上涨由于中药原材料价格有较大的上涨预期,这将给中药企业毛利率的提升带来压力。研究者认为,云 南中药材

8、的全面涨价,极有可能会带动其他产地原料中药材的跟风,对于中药系药企未来三年将产生长 远的影响。4、股市方面近期的疲弱云南白药近期的疲弱表现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前期医药板块整体估值较高,近期有所回调;另一方面,我国西南地区发生的旱灾,使得三 七产量锐减,引发市场对成本上升的担心;股民们对公司的业绩和盈利空间持怀疑态度,投资信心受挫。 再者,医改的不确定因素也对股价有所影响。过去一个月,受云南旱灾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云南白药下 跌 7.29%,而同期深成指上升近 1%。而且,云南下雨的消息并没有对云南白药股价产生太大的刺激,涨 幅很小。所以,股市方面的不稳定表现是公司现在面对的棘手问题之一,如何让

9、股民树立信心,相信公司有 长久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保持公司对外的积极的企业形象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5、竞争对手的挑战云南白药公司同样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巨大挑战,受干旱减产影响,三七每公斤价格上涨200%以 上。近日,李嘉诚旗下的合资公司白云山和黄中药宣布,为加大复方丹参片的产量,公司老板李嘉诚出 资 5 亿用于原料药三七的种植。白云山和黄中药总经理李楚源称,李嘉诚日前拨付5 亿元,分别与文山 州三七研究院、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三年内在云南构建出 面积万亩的三七基地。此举势必对云南白药公司继续控制整个三七市场产生威胁,相对削弱了其在原料 供应方面的竞争

10、优势。(二)内部环境劣势短期困境:1、公司产品结构单一云南白药公司的很大一部分收入均与其制药工业有关。而在制药工业中,公司产品又主要以云南白 药系列和田七系列为主要特色,这样的特色在公司建立和运营方面是非常有利的,能够让公司充分利用 到地理优势和原料优势。但是在当前西南大旱的背景下,白药、田七面临绝产,这样的特色就很有可能 成为公司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原料缺乏导致的价格大幅上涨就会大大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 公司增加生产的资本投入。2、如何应对 2012年的原材料储备按照制药企业的惯例,企业一般会留有保证两年生产的原料库存。但在三七价格大涨的背景下,云 南白药作为大公司凭其自身实力,比一

11、些中小制药企业更有能力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压力, 更有能力保证企业产品价格的稳定。相对于那些在旱灾中产量不稳定、价格浮动较大的中小企业药品, 消费者必定更倾向于产量稳定、价格合理的白药产品。也就是说,在旱灾中消费者对云南白药的需求量 会上升,这势必会使原材料三七的使用量加大。于是,原本能够保证两年正常生产的三七储量便只能支 持企业维持生产一年多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三七的生产周期为三年,也就是说,旱灾对制药企业的影 响将维持三年之久。如何应对2012 年的原材料储备问题成为云南白药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3、不参与三七种植,原材料来源不稳定以及由此而来的产品质量问题云南白药原材料除部分品

12、种的订单式生产外,在文山地区的三七收购主要也实行向当地农民收购的 办法。也就是说,云南白药本身并不参与三七种植。这就使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云南白药的原材料来源得 不到稳定可靠的保障,受制于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生产环节。并且,在此次旱灾中,农民为了避免进一 步损失,都把三七从地里提前收了上来,致使药材品质不是很好。这样,白药产品的品质也无法得到保 障。品质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和文化,是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企业面临的 挑战可想而知。长期困境:1、员工安于现状,缺乏积极性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老字号国有企业,与那些私企相比,受到的竞争压力要小,享受的 各种政策优惠要多,拥有的社

13、会环境和条件也要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员工甚至领导很容易就会滋 生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心态,在云南白药这块牌子下,慢慢干,慢慢度过自己的工作生活。显然,这 样的心态是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的。2、初级生产模式的制约云南白药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还是生产加工,即收集药材原料然后进行简单的生产加工,这种模式 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里对于发展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微小,可以说,如果企业一直固守这 个模式,仅仅停留在初级生产模式的程度上,公司要想得到任何的进步和提高将会成为天方夜谭。3、知名度和竞争力不足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经营地仍集中在云南昆明地区,而其他市场主要是通过招聘代理商来 实现药

14、品外售,虽然云南白药集团的产品销往大陆其他地方、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区,并已进入日本、 欧美等国家,但是在这些地方都很难看到云南白药专柜或是专卖店,大多数是在大型的药店里和其他品 牌的产品混在一起共同销售,因而在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上多少显得有点苍白。4、质量管理认证上的欠缺公司在质量和管理认证上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虽然云南白药公司已经通过了国家的GMP等认证, 但是由于公司在海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要想经营好或是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公司现今通过的认 证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一个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口碑的。(三)外部环境的优势1、规范化种植降低损失三七生产近

15、年来不断走向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使得大旱下的三七相对影响较小。规模化、规范 化的种植起了一定作用精细的管理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挽回了大的损失。2、通过深度战略合作控制原料控制了原料就等于控制了话语权,对此云南白药其实早有动作。2009年 12月 21日,公司与文山州 人民政府联合开发三七产业战略协议,根据协议,文山州政府将文山州制药厂所持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 花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七花公司)的股权,以及文山州制药厂的其他资产全部无偿转让给公司,公司 将以七花公司为平台,与文山州在三七种植、三七原生药材的物流贸易、三七有效成分的提取、三七保 健品和药品的开发、三七研发平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16、,实际上整合控制了整个“三七市场”。 因此,此次旱灾导致的三七供应量减少,对2010 年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不大。相反,作为一家拥有大量 原料囤积的公司,相对其它较小规模的公司而言,更具有成本优势。3、为云南本土企业,原材料供应上占优势目前三七价格的 5 倍涨幅,会极大的刺激三七种植量,再说,白药属于云南省内国有企业,近水楼 台先得月,一旦原料真的出现紧张问题,地方政府会想尽一切办法首先满足省内企业的原料需求,对于 其他省外需要三七做原料的企业如天士力、片子黄、白云山等企业,则可能采取限制措施。 与此同时, 云南省以生物制药为一大支柱产业,在原料供应、产品研发、税收等方面必将大力支持云南白药这样的 省内大型企业,为其提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4、新的发展机遇云南白药可能借助三七原料上涨为契机,再次要求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产品提价,实质上是,今 年和明年,哪怕三七原料价格继续上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