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事故案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727707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运营事故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运营事故案例案例一:“9.22”西单电梯事故发生时间:2011 年9 月22日18 时11分发生地点:三西单站站台 3 号电梯事故类型:违章违纪事故影响:导致乘客在电梯上头部拥堵、挤伤事故经过2011年9月22日11时55分,西单站带班值班站长在站台巡视时发现西单站站台 3号电梯故障,有异 响,立即停梯,关闭电梯上下围栏,并挂故障牌;同时报机电人员维修,写报修记录。12 时 00 分机电 第二项目部电梯维修中心主任唐某某、维修员南某某接到西单站客运人员报修电话,于12 时20分到达 西单站。机电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车站工作人员的描述,对地铁故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在电梯 头部疏齿板处有3

2、 个小锣钉,进行了清除处理,开启扶梯试运转,看到扶梯运转正常,便向车站工作人 员报告修复完成。此时机电工作人员在未打开该电梯上方护栏门的情况下,打开了该电梯下方的护栏门, 且该电梯处于运行状态。恰好有列车进站,乘客乘坐3#扶梯,由于该扶梯上头部护拦门未完全打开,形 成拥堵,发生乘客挤伤。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对现场勘查、现场人员问询,并查看录像,调查判断,得出结论如下:(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电梯上头部护栏门没有打开是造成乘客拥堵、挤伤的直接原因。(二)间接原因:机电维修人员对扶梯故障处理后,没有按照电梯维修规定进行全面运转检查,也没有 按照电梯运行规定与客运人员进行交接;同时也反应出机电公司在人员

3、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以 及维修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整改措施1. 进一步加强全体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尤其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掌握和执行落实。2. 加强运营分公司与设备分公司故障处理应急演练,优化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水平。3. 立即对各线扶梯进出口护拦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汇总单向门位置数量,制定双向开启方案后,全面进 行整改。4. 将所有运行扶梯护拦门置于开启状态,进行临时邦固。5. 将此次事件制作成案例,对全员进行一次教育,在全公司范围开展“举一反三查隐患”活动。案例二:“1.17”5 号线列车救援发生时间:2013 年1 月17日7 时53分 发生地点:北苑路北站事故类型:

4、列车救援事故定性:B类一般事故事故影响:造成停运20 列,到晚5 分以上34 列,中途清人折返5列,通过1列,加开临客1 列,调表 43 个。事故经过2013年1月17日,2033次TP401车担当运营任务。列车运行至北苑路北站TMS显示时间7时53分, 距离停车标约30厘米时,起紧急制动。司机试验RM模式、EUM模式推牵引,均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 断开ATP保险1、2,ATO保险5秒后闭合。再次试验RM模式、EUM模式仍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7时54分,与行调联系说明情况,处理故障,同时打开车门让乘客乘降。7时55分,司机接行调预清人命令。接到预令后司机先查看紧急按钮、查看风压表均显示

5、正常。使用ATP切除仍不缓解,牵引制动控制保险断开后重新闭合仍不缓解。闭合ESS闸刀试验,仍显示EB紧急制 动不缓解。闭合关门旁路、常用制动不缓解保险、开门旁路、带铅封闸刀破铅封后试验故障依然存在。7时58分TP401车2033次司机接行调命令TP401车在北苑路北站清人。司机向行调请求救援。清人完 毕后司机关闭车门,8时将头尾开关打到“尾”位,跑到尾车将头尾开关打到“头”位,进行尾车牵引 制动试验,尾车试验正常。8时11分,2034次司机使用电台联系不到行调,立即给行调打电话,接调度命令在北苑与2033次连挂, 2034次北苑清人。北苑路北站至天北回太段,车次为2701。复诵调度命令无误后2

6、034次司机向乘客做 好相应广播,使用风闸,建立RM模式,以3km/h速度进行连挂并进行了试拉。同时,2033次司机返回 头车,与救援列车司机联系,通知改按站间自动闭塞,对标停车后清人。救援车司机听从被救援车司机 指挥按信号、线路情况走车。8时20分,连挂列车凭出站信号机闪动绿色灯光发车。事故原因分析(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司控器警惕按钮行程开关接线存在断点,接线已断裂。(二)间接原因:一是管理和维修人员对5号线车辆隐患重视不足,此类故障已经发生多次,未引起相 关人员足够重视;二是未能完善单司机制实行后车辆故障的应急处置措施;三是部分维修人员对提高车 辆维检修质量和水平的认识不足,未能避免此类

7、故障再次发生。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据绩效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条款对相关责任人、责任单 位进行考核。5号线检修中心共考核40439.89元,责任人安某考核14228.29元,班长菅某某考核2044.28元。5 号线检修中心科级扣减月岗位工资的 17.12%。责任单位员工共担额按责任单位月岗位工资总额 3.21% 扣减。安全质量部共考核9788.33元。其它部室和单位科级共25329.68元,除5号线检修中心外其他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单位员工共担70169 元,考核共计145726.92 元。整改措施1. 完善 5 号线车辆维修维护规程和标准,落实检修工艺标

8、准,加强日常检查、测试等工作2. 完善相关车辆故障应急处置办法;3. 结合 1 月其他事故开展安全大讨论。案例三:“1.18”1 号线列车救援发生时间:2013 年1 月18日10 时50分发生地点:万寿路站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事故定性:B类一般事故事故影响:造成停运6列,到晚 5分以上4 列,中途清人折返1列、清人回段1列,调表36 个。 事故经过10时50分,司机杨某、副司机柳某驾驶G446车在万寿路站,进行正常作业后列车不启动。司机检查各 开关位置、保险无异常,短接 SK1 闸刀进行牵引试验无效,到尾车更换操纵台进行试验,列车能够缓解 但仍然全列牵引无流。10时55分行车调度员发布列车清

9、人救援命令,11时02分救援列车连挂完毕,11 时 05 分从万寿路站开出。事故原因分析(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一是331d#号线在布线时因电缆绑扎不到位且预留电缆线较长,线缆在司机 台内处于自由状态,列车运行中不断摆动并与周边金属部件接触,造成线缆绝缘外皮破损,致使导线与 金属部件间拉弧并将线缆烧断。二是车辆制造过程中,由于厂家接线未按照规定的工艺标准对线缆进行 绑扎,错误采用临时布线的方式连接331d#号线。(二)间接原因:一是检修工艺落实不到位。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古城检修中心领导班子,在检修工 艺落实管理中存在漏洞,对职工思想和技术业务教育不足,致使多个修程均未发现车辆存在的故障隐患,

10、 最终导致列车在运营中救援。二是职工责任心较差,岗位意识淡薄。古城检修中心在 40 万修、月修、 周检及车辆隐患排查过程中,均未发现该部位线缆绑扎不到位及预留线缆过长的问题。充分说明古城检 修中心职工自身岗位责任意识淡薄,在维修工作中不认真、隐患排查不力,不能主动发现车辆存在的故 障隐患。三是加强检修标准化的落实。此次事故的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检修中心标准化管理工作存在 死角,职工在作业中对车辆接线未能按照规定工艺要求进行绑扎,中心质量检验工作也未严格按规定流 程检查,致使车辆带故障隐患上线运行。事故处理一是G446车331d#线在运营中折断,主要原因是古城检修中心职工闫某某在周检作业过程中,

11、未严格落 实检修工艺,致使列车带故障隐患上线运营,最终酿成列车救援的事故。古城检修中心职工闫某某对此 次事故负全部责任。二是对古城检修中心按照B类一般事故进行考核。整改措施1. 进一步提高各检修中心的职工岗位责任意识。2. 要求各检修中心立即对车辆重点部位进行普查,认真查找可能造成车辆重大故障的隐患,确保车辆质 量稳定。3. 各检修中心、乘务中心,要认真总结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再次梳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进一步完善 职工作业流程、工具码放、行车备品管理等环节的标准化规章。4. 各乘务中心继续加强对乘务员的故障处理培训,提高乘务员对车辆基本性能的了解,切实提高乘务员 应急故障处理的实际操纵能力,减

12、少车辆故障对运营线的影响。5. 针对此次事故对全体职工进行教育,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增强各工种作业中的标准化执行水平。各 单位要组织全体人员再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公司的整体安全运营秩序稳定。案例四:“2.3”机场线线列车救援发生时间:2013 年2 月3日20 时29分发生地点:东直门至三元桥区间事故类型:列车救援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事故影响:造成停运7列,到晚 5分以上2 列,调表6个。事故经过2013 年2 月3日,机场线车务中心乙3 组司机杨某、郑某,副司机徐某某担当 107 车1090 次运营任务, 20:29分东直门站发车,以A1车为头,司机发现该车全列牵引无流,重新建立模式后故

13、障消失。运行至 百米标003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使用紧急按钮停车,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继续运行至 百米标007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使用紧急按钮停车,再次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继续运 行至百米标012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20:41分接行调命令,107车原地等待救援不许动车, 21:01救援列车与故障列车连挂完毕,由三元桥下行站线推进至大山子库线,导致机场线运营一度中断。 事故原因分析(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司控编码器异常,导致列车加、减速指令与牵引、制动PWM值无输出,造成 列车无牵引无制动。(二)间接原因:一是管理和维修人员对机场线车辆故障的分析排查深度和广度不够

14、,导致部分整改工 作不彻底。二是对机场线车辆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隐性问题掌控不到位。三是部分管理人员对提高车辆稳 定性、可靠性和维检修质量和水平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事故处理(一)机场线车务中心作为车辆维检修主体单位,对此次事故的发生承担主要管理责任。按照绩效考核 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机场线车务中心主要领导、相关主管领导及有关班组负责人进行考核;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二)安全质量管理部作为车辆技术、质量和维检修管理的主责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负同等管理责 任。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安全质量管理部主要领导、主管副部长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 考核;(三)生产调度

15、室作为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承担相应管理责任。按照公司绩效考核 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生产调度室主要领导、主管副主任进行考核。整改措施1. 主管领导带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组织人员认真排查隐患,分析查找故障根源,确定整改方案和计 划并监督指导落实。2. 完善机场线车辆维修维护规程和标准,落实检修工艺标准,加强日常检查、测试等工作。3. 加快完成直线电机、APU防雨雪措施的落实工作。4以此次事故为案例开展安全大讨论。各级管理人员要查找自身管理不足之处,要深抓思想根源,坚 持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深入开展“向管理者不作为、管理不到位宣战”、“向违章违纪宣战”和“向 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宣战

16、”活动,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 制度,提高技术业务水平,稳定安全运营。案例五:“2.17”房山线列车救援发生时间:2013 年2 月17日19 时15分发生地点:良乡大学城北站事故类型:列车救援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事故影响:造成停运7 列,到晚5分以上7列,通过1 列,中途清人折返4 列,加开救援2列,调表11 个。事故经过2013年2月17日19时15分,2119次FS015车在良乡大学城北站发车时,司机操作1号车门选向开关 过程中,此开关旋钮脱落。当时司机误认为门选向开关在“0”位,多次进行安装无法恢复,联系行车 调度员,前方车站需更换操纵台到尾车进行开关车门作业。19时1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