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教学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726818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班数学教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前班数学教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前班数学教学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班数学教学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班数学教学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白土居民幼儿园 区秀玲在开学初,我根据学前班数学的教育目标和本班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出适应幼儿发展的教学计划。努力钻研教材,并系统的、有目的的制定出每周教学计划。并认真备课,准备教具,让孩子在开心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知识。在教学中,我能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体。在学习中,我和孩子是一个整体,我以孩子王的身份来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并把多学科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学到更好、更丰富的知识。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发现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并且对听过的故事记忆深刻,如果我能把数学课与语言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孩子们一定会兴趣大增,于是

2、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结果我和预想的结果一样,孩子们真的对数学有了新的体验,兴趣大大的增强了。例如我在教孩子们学习6的组成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认识6,让孩子们想象一下“6”想什么?孩子们想象很丰富,“像勺子”,“像口哨”等,于是我就根据孩子们说的像口哨创编了一个故事:“6妈妈吹着口哨带领小宝宝们去锻炼身体,6妈妈一共有5个孩子,它们是“1”“2”“3”“4”“5”。妈妈要求大宝宝一定要照顾好小宝宝,于是1宝宝和5宝宝一起拍皮球,“2”宝宝和“4”宝宝在跳绳,最后剩下“3”宝宝一个人,怎么办?妈妈就变了一个魔术,把3宝宝变成了双胞胎,于是3和3一起打乒乓球,大家玩的很开心,身体也越来越健康! 通过这

3、个故事,让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6的组成.为了方便孩子记忆,我还把故事内容编成儿歌:1和5拍皮球,2和4跳跳绳,3 和3打乒乓球.为今后的学习加减法打好基础.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我同样根据这个故事情节让孩子们轻松的学到知识.如我在教孩子们学到6的加法的时候,我会为幼儿创造出一定的情节:小宝宝们玩饿了,想找妈妈吃东西了,于是小宝宝们手牵着手去找妈妈,小宝宝可别乱牵手啊,必须和它一起玩的小宝宝牵手才能找到妈妈,也就是1宝宝和5宝宝牵手才能找到6妈妈.教孩子们写出加法算式:1+5=6,加号前后的两个宝宝,可以相互交换位置,还可以写出:5+1=6.根据故事内容,孩子们很快写出:2+4=6,4+2=6 ,3

4、+3=6学习减法时,我为孩子们创造出妈妈和小宝宝们捉迷藏的情节:有一天,妈妈和小宝宝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妈妈找到了宝宝,问:宝宝和几宝宝在一起?孩子们根据故事就得知,宝宝和宝宝在一起拍皮球那么妈妈找到了宝宝,谁藏起来了?孩子们很快得知是宝宝所以就是,还可以根据这情节得知:用同样的情节和故事,让孩子们很快掌握:,和。在故事的引导下,孩子们做加减法速度上比以前更快了,同时也避免了孩子总依赖搬手指的习惯通过这半年的尝试,我还发现孩子们对数与数的组成不再混为一团了,做题的准确率大大提高孩子们对数学越来越喜爱,同样我的教学也越来越轻松在我不断的努力下,我和孩子们终于找到了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我不仅让

5、孩子学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过度到能自己学会提问,在老师提供的环境中,学会提出一定性有价值的问题。在活动中,一些幼儿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说不会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关注他们,想他们所想,探明幼儿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幼儿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这样才不会使幼儿的好奇心稍纵即逝,才能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种从好奇到提出问题的养成,对幼儿来说将会受益终身。所以我在上每一个数学课时,我都要准备丰富多彩的教具,为幼儿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用色彩和图片去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幼儿学习数的组成及加减的时候,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帮助我教学。每次我都设计有一个主题,如“动物园”、“大森林”、“我的家”、“果园”等等,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挖掘幼儿的问题能力。特别是极个别差生,我总不放弃对他们的要求,总是耐心辅导,手把手的教,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教会家长的辅导方法,在与家长共同努力下,考试成绩都达到了优秀。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幼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幼儿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自己想要的果子”,尽量多给幼儿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