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流派及其影响Word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726737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农流派及其影响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农流派及其影响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农流派及其影响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农流派及其影响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农流派及其影响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农流派及其影响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农流派及其影响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农学派对我国建设的启示摘要:重农学派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重农学派的主张让我们认识到我国农业生产要提高生产效率、扩大规模经营、改革农村现有体制与制度。关键字:重农学派、现状、生产率、规模、制度一、重农学派概述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学派在鼎盛时期以“经济学家”称谓。其成员之一杜邦德奈穆尔于1767年

2、编辑出版了一本题名为菲西奥克拉特,或最有利于人类的管理的自然体系的魁奈著作选集,首次提出了源于希腊文“自然”和“统治”两字的合辞作为他们理论体系的名称。但在当时,这个新名称没有得到通用。斯密在1776年发 表的国富论中,依据他们“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学说,把他们称为“农业体系”汉语则意译为“重农学派”。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有人曾认为古尔奈也是创始人之一,但古尔奈除了经济自由放任的主张外,并没有树立任何重农学派的主要论点。魁奈无疑地首创了重农主义所有的理论。他的代表作经济表,就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全面总结。整理为word格式18世纪5070年代,在魁奈的

3、周围逐渐出现了一批门徒和追随者,形成了一个有较完整理论体系和共同信念的派别,而且是一个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的政治和学术团体。他们有定期讨论学术问题的集会,有作为学派喉舌的刊物农业、商业、财政杂志和公民日志。杜尔哥是继魁奈之后的重农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深受魁奈的影响但不是魁奈的门徒,也几乎没有参加所谓“经济学家”们的派系活动。他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是重农主义的重要文献。他发展、修正了魁奈和其徒党的论点,使重农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特征有更加鲜明的表现。在他那里重农主义发展到最高峰。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是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启蒙学派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杜邦德奈穆尔在为重农

4、主义体系下定义时,明确地称之为“自然秩序的科学”重农主义者认为,和物质世界一样,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永恒的、理想的、至善的。但社会的自然秩序不同于物质世界的规律,它没有绝对的约束力,人们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接受或否定它,以建立社会的人为秩序。后者表现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各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令规章等等。整理为word格式重农主义者认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他们认为当时的法国社会就由于人为的社会秩序违反了自然的社会秩序而处于疾病状态,而他们的

5、任务就是为医治这种疾病提出处方。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学说第一次确认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客观规律,从而为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客观规律的任务。这一认识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创立了把社会经济看作是一个可以测定的制度的概念。这概念意味着社会经济受着一定客观规律的制约;经济范畴问存在着相互的内在联系;事物的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可预测性。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理论和政策就是建立在这一概念上的。但由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重农主义者既把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看做永恒的规律,又把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规律看成同样支配着一切社会形式的抽象规律。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实质上是被理想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

6、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是天赋人权的主要内容。自然秩序的实质是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而这统一又只能在自由体系之下得到实现。于是重农主义者就从自然秩序引伸出经济自由主义。整理为word格式“自由放任”的准则,可能最早溯源于与柯尔贝尔同时代的法国商人勒让德而由古尔奈予以箴言化,但只是到了重农学派才真正地成了标识着新时代的战斗口号。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他们的全部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学说而展开;一切政策也以之为基础。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所以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其量的增加。在各经济部门中,他们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因为只有农业既生产物

7、质产品又能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为物质财富的量的增加。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时间与地点,二者都是不生产的。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重视农业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自称为农业的辩护人,认为农业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重农主义者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以“纯产品”学说论证了农业是一个国家财富的来源和一切社会收入的基础,为这一传统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学说。重农学派实际上是以农业资本来概括一般资本,以农业资本主义经营来概括资本主义

8、生产。租地农场主,作为产业资本的实际代表指导着全部经济运动。农业按资本主义大规模经营方式经营,土地直接耕作者是雇佣工人。生产不仅创造使用价值,而且也创造价值,而生产的动机则为获得整理为word格式“纯产品”即剩余价值,而地租则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在“纯产品”的基础上,重农学派提出了废除其他赋税只征收一种单一地租税的主张。他们认为“纯产品”是赋税唯一可能的来源。“纯产品”归结为地租,于是地租就是唯一能负税的收入。在复合税制下,赋税的负担即使不直接加在地租上,也会通过转嫁间接地归于地主。因此不如直截了当地取消一切杂税,改而征收单一地租税。由于简化租制会减少征收费用,这种改革实际上减轻了地主的负担。

9、在分析社会财富、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的尝试上,重农学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既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组成的物质要素,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又在此前提下,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通过货币的中介,在社会三个阶级间的流通过程,表现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在再生产过程中,包括了对各社会阶级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关系,农业和工业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等等的分析。这些都在魁奈的经济表中得到了全面表达。 整理为word格式二、我国农业现状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仍比较落后,农业发展状况基本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劳动力充足、农业资本稀缺、生产规模较小、农民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偏

10、低。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农业政策改革对农产品产量增长的实际效果,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的农业发展,是制度变迁所引起的一种非常规的增长,随着几次重大农业改革的完成,农业转入常规发展阶段。同时,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经济资源不断从农业转向经济效益比较高的非农业生产部门,使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加入WTO 以后,我国农业特别是国内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过去我国对农产品的进口限制主要采取进口许可证、配额等非关税措施,并通过国家进出口公司进行垄断经营。加入WTO 后,我国必须按照国际规则来保护国内市场。根据农业协定,今后各成员国只能通过关税措施对

11、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不能再采取非关税措施,同时,在关税化后农产品的进口必须满足最低准入量的要求。而根据最低准入量的要求,我国多数农产品的关税配额都将明显多于近几年来我国实际进口的粮食。这意味着北美和欧洲的优质优价的农产品将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对国内许多农产品,特别是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产生冲击,主要后果是农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整理为word格式即便农业税完全取消,国家对农业生产给予补贴,农业生产积极性还是不高。农业的低回报率促使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从农村流入城市,农村中土地荒芜,劳动力缺乏,城市中人满为患,各种社会问题增

12、多。农业问题是国之根本问题,我们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农业问题、关心和发展农业。三、重农思想对我国的启示(1)只有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产品,工业及其他部门才能相对独立发展,才能进一步实现现代化。依靠工农业“剪刀差”来发展现代化的道路是不健康的发展道路。国民经济系统中,工业和农业是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而农业又是工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只有把农业搞好,农民收入增加了,广大农民产生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农村这个大市场才会在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的过程中,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有力地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2)农业必须实行规模经营。虽然我国现在实行

13、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化了农业生产单位内部的预算约束,改变了激励机制,使生产的内部动力有了明显增强,但是它形成的小规模的平均化的耕地经营格局,又使得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小块平分而零散的耕地利用格局,对于相对集中的小区域化种植,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的采用和推广,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走规模经济的路是必需的。整理为word格式(3)必须加快改革农村现有相关体制和制度。长期以来,农民在农业生产当中获得的收益因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被抵消;农产品流通的发展由于农村市场基础薄弱、信息闭塞不灵、流通渠道不畅等受到阻碍;资

14、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这些不仅延缓了农业市场化的进程,而且影响了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需要继续完善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消除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和机制。四、总结对于一个已经逝去的经济学流派,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对于他们的局限性和落后性,我们要摒弃;但是对于他们的思想,他们对于农业的一些好的主张,我们还是应该积极的借鉴。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农业还处于效率极低的生产环境,要想改变农业的生产环境,我们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要把可以利用的思想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来完善我国的建设。整理为word格式参考文献【1】 谈敏,法国重农学派学学说的中国渊源,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 林森木,重农学派的经济学说,人民日报【3】 唐任伍,法国重农学派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4】【5】 【6】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7】 【8】【9】 【10】【11】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