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1603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72643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60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1603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煤矿1603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煤矿1603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煤矿1603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煤矿1603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1603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1603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概 况- 1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 -第二节 编写依据- 1 -第三节 其它说明- 2 -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概况- 2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 -第二节 煤(岩)赋存特征- 3 -第三节 地质构造- 4 -第四节 水文地质- 4 -第五节 影响施工的因素及其程度、范围- 4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5 -第一节 巷道布置- 5 -第二节 矿压观测- 5 -第三节 支护设计- 7 -第四节 支护工艺- 9 -第四章 施工方法及工艺- 12 -第一节 施工方法- 12 -第二节 凿岩方式- 13 -第三节 爆破作业- 13 -第四节 装载与运输

2、- 15 -第五节 管线敷设- 16 -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 17 -第五章 生产系统- 18 -第一节 通风系统- 18 -第二节 压风系统- 21 -第三节 供水系统- 22 -第四节 防突管理- 22 -第五节 综合防尘系统- 24 -第六节 防灭火系统- 25 -第七节 安全监控系统- 26 -第八节 供电系统- 28 -第九节 防、排水系统- 29 -第十节 运输系统- 30 -第十一节 照明、通信和信号系统- 31 -第六章 劳动生产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1 -第一节 劳动组织形式- 31 -第二节 循环作业方式- 32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32 - 第七章

3、设备油脂及煤质管理- 33 -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 34 -第一节 一通三防- 34 -第二节 顶板管理- 39 -第三节 防治水- 42 -第四节 机 电- 45 -第五节 运 输- 48 -第六节 爆 破- 51 -第七节 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53 -第九章 安全管理制度- 56 -第十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58 -第一节 灾害应急措施- 58 -第二节 避灾路线- 61 -附 图:附图111:1603运输巷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222:综合柱状图 附图333:1603运输巷巷道设计断面图附图334:1603运输巷巷道支护断面图附图345:1603运输巷巷道临时支护示意图附图43

4、6: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放炮站岗示意图附图437:1603运输巷炮眼布置图附图518: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附图529: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压风系统示意图。附图5310: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供水系统示意图附图5411: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系统示意图附图5612: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示意图附图5713: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示意图附图5714: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示意图附图6215: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掘进作业循环图表附图9116: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I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该

5、工程的巷道名称是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二、巷道位置及相邻关系 该巷道从13轨道石门边坡点向下37m处开口,北为回风井,南为矿井边界,西为1601回采工作面,东为主副井联络巷,其他无采掘布置。巷道横跨于副斜井、主斜井;该巷道与副斜井、主斜井横跨位置对应底板标高之间的高差为20m,对应上覆为原老系统5号煤层采空区。三、巷道用途及性质做为1603工作面设备安装、煤炭运输、通风、供电、排水、安全出口等任务。巷道布置在6-1煤层中,为回采巷道。四、巷道设计长度、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513m,服务年限1.5年。五、巷道坡度:巷道设计坡度为沿煤层顶板掘进。六、预计开竣工时间预计自2014年7月1日开工,

6、预计到2014年11月20日竣工。附图111:1603运输巷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第二节 编写依据一、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设计说明书名称为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4年1月15日。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地质说明书名称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4年1月10日。三、其他技术规范1、 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版);2、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3、 煤矿防治水规定;4、 2014年矿井采掘接替计划;5、其它相关规定。第三节 其它说明1、 本作业规程中“防突、防治水”工作严格按水城县大田煤矿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防突设计,水城县大田煤矿1603掘进

7、工作面探放水设计执行;2、 本规程中内容若与相关法律、法规有冲突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3、 本规程机电部分由机电科编制,其它部分由技术科编制。4、 各司机、操作工必须严格按照水城县大田煤矿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操作。5、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编写的依据分别为。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概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2-1。表2-1 采区名称一采区工程名称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工作面标高(m)+1424m+1450m地面标高(m)+1600m+1550m地理位置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作面井上位置位于化乐乡西侧的一坡谷地,对应地

8、表无建筑物及保护文物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该巷道开口位于采区一水平内,对应上覆为原老系统5#煤层采空区,该巷道从13轨道石门66m处开口,南为矿井边界,西为1601回采工作面,东为主副井联络巷;巷道横跨于副斜井、主斜井;该巷道与副斜井、主斜井横跨位置对应底板标高之间的高差为20m。其它地方无采掘活动。第二节 煤(岩)赋存特征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开口沿6-1煤煤层顶板掘进,6-1煤上距5号煤层16.58m,下距6-2煤层3.5m。含01层夹石,根据主、副、风井揭露煤层情况,煤层实际厚度为3m,属结构简单、厚度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泥岩。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倾向、

9、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煤尘爆炸指数、地温等见表2-3矿井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时必须采取工作面预测的方法进行区域验证及局部预测预报。煤(岩)赋存特征见表2-2。附图222:综合柱状图 表2-2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岩石类别厚 度(m)岩 性顶板细砂岩7.2324.43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为主,间夹粉砂质泥岩、泥岩透镜体及薄煤02层。走向上由南向北岩性变粗,地层厚度变化不大。底板泥 岩0.857.35灰色,薄层状,泥质结构,产植物根化石。表2-3 煤层特征表项目指标备注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m平均3m煤岩层产状走向193,倾向103煤层硬度f0.28煤层层理(发育程度)发育煤层节理(发育程

10、度)发育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4.68瓦斯相对涌出量(ml/g)7.7煤尘爆炸指数/%40%具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自燃等级为级不易自燃第三节 地质构造1、工作面位于比德向斜西南翼中段,总体呈一宽缓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倾向北东;地层倾角一般813左右,平均为10。煤(岩)产状走向NE193,倾向SW104,区域内无大的地质构造,局部顶板有较小变化,对掘进影响不大。根据相邻掘进工作面1601运输巷揭露情况,该掘进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估计本工作面无大的的地质构造,大多为褶曲和小构造。第四节 水文地质1、对应地表无常年性河流,井下水主要来源于地表降水。2、工作面对应上覆为5

11、号煤层采空区,掘进过程中可能会有顶板淋水现象,预计对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掘进无大的影响,但在掘进过程中必须采取“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在巷道掘进生产过程中除留足防水煤柱外,还必须制定专门探防水措施,加强探防水工作,避免透水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以确保掘进期间的安全。3、根据地质资料,掘进过程中会遇到落差较小断层和局部煤层变薄地区,不会影响正常掘进。第五节 影响施工的因素及其程度、范围一、设计方面无大的影响。二、地质构造预计局部有小的地质构造,但对掘进影响不大。三、水、火、瓦斯、煤尘、顶底板方面1、巷道掘进过程中顶板局部锚杆和锚索眼有淋水,预计正常涌

12、水量为13m3/h,最大涌水量5m3/h。2、巷道掘进范围内无火灾影响。但仍要坚持执行防火措施。3、根据矿井地质资料显示6-1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尘爆炸指数为40,施工时应采取降尘措施,降低煤尘,防止煤尘爆炸。4、顶板相对较破碎,易垮落,煤岩交接处易片帮。四、火区、空区、老巷、小窑本巷道掘进范围内无火区、空区、老巷、小窑。五、其他方面无大的影响。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 巷道布置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设计总长度为513m,巷道净断面为12。巷道开口处由13轨道石门边坡点向下37m处开始向南掘进,按194方位沿煤层顶板掘进;巷道坡度按3掘进。(详见附图111)。第二节 矿压观测一、观

13、测对象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二、观测内容巷道顶板离层量,底板相对移近量,两帮相对移近量,锚杆、锚索的载荷及锚固力。三、观测方法1、巷道顶板离层量观测:从16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开门处开始设置1号观测点,在巷道拱顶安装DL型顶板离层指示仪(量程:170mm,精度:1mm)。进行观测,每间隔50m布置一个观测点。2、锚杆、锚索的载荷及锚固力:巷道掘进过程中,用锚杆拉力计检测顶、帮锚杆锚固力,用锚索张紧器检测锚索预紧力和锚固力。3、观测内容、目的、方法及观测周期一览见表表3-1序号观测内容观测目的观测方法观测周期1顶板离层监测顶板稳定状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顶板离层指示仪每30m安装一处。1次/1

14、0天四、顶板离层仪的安装与观测1、顶板离层仪的安装(1)距开口位置必须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2)顶板离层仪沿巷道安装,间距设计为50m,顶板离层仪安装时距离迎头不得超过75m。(3)顶板离层仪钻孔尺寸为287500mm,打眼必须采用28钻头,以确保钻孔直径符合安装要求,仪器的两个爪式探头必须分别安装在孔口向上2.5m及7.5m处,仪器测读装值的竖杆必须全部挂入钻孔中。(4)顶板离层监测必须挂牌,要注明仪器的初始读数与当前读数以及填写日期。五、顶板离层仪的观测与数据的处理1、顶板离层仪安装后的前10天内每天必须观察1次,要特别注意顶板离层仪的读数变化情况,锚杆锚固力帮部不小于60KN,顶部不小于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