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困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725303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帮助学困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帮助学困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帮助学困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帮助学困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帮助学困生意志薄弱是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困难学生意志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自觉性,他们往往依赖家长和教师的督促,很少自己主动学习。二是学习缺乏自制力。其表现是不能控制。协调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忍耐性较差。三是缺乏坚持性,他们对待困难常常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遇到困难不能坚持,畏难退缩。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相对落后,过多经受了学习上的失败,自尊心受到伤害,因而自信心下降,自卑感滋长,阳无大志,缺乏上进心,甚至自暴自弃,这些心理又成为他们继续学习的障碍。到底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这些心理问题呢?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我认为可以来取以下方法:一以满腔的

2、师爱感化学生人们常说;“爱是力量的源泉。”这话说得一点不假。一个学生因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而有意违纪报复。我当他的班主任不久,他变得判若两人,守纪律爱集体,爱老师,立志成才报答老师。同一个学生,在较短的时间竞有这样的转变,为什么?是老师的笑感化了他,是老师的爱重新塑造了他。老师的爱就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尤其是那些学困生或品行有缺点的学生,他们更需要热情关爱,耐心帮助,决不能讥讽嘲笑排斥打击体罚或变相体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只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怀着一颗火热的爱心,再加上科学的教育方法,铁树也会开花,顽石也会开窍。二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欣赏就是肯定。美国心理学家角姆斯说过:“

3、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湿度渴望被肯定。”在学生时代,老师的评价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往往超过家长。作为老师要多看学生的长处,多鼓励和欣赏学生,为学生设置一个宽容兴奋鼓励人前进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对老师逐渐产生感情,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班上一名叫李某的学生特别调皮,故意损坏桌张板凳,在课堂上大喊大口叫。有的老师说他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向我建议由家长带去治疗,但我却不那样认为。经过一恩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位同学经常表现出一些过激行为,是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我决定抓住时机采用鼓励。欣赏的方法教育他。一天下课后,我见他身穿一套红色运动服与男同学在一起玩,我很高兴地赞美道;“李某,你穿这套衣服好帅!简直是十足

4、的运动员,是什么牌子?多少钱?在那里买的?快告诉我,我也为我儿子买一套!”他先是一惊,后又得意地说:“是斯特郎,130元,星期天在广汉斯特郎专卖店买的。”这简单的一问一答竞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下午放学他爱在操场上打球,我有意去和他打球,他打出好球我就有意地赞扬他。从此,我上课他变得安静了,有时还主动帮我维持课堂纪律。我们班被评为校文明班级,我在班上大加赞赏地说;“这荣誉有李某的功劳。”三用正确的疏导鼓励学生学困生由于对周围的漠然,常在课堂上表现出一些非规范行为,但这些非规范行为常常蕴含着智慧的因素。老师要抓住时机巧妙地进行心理疏导。如学生在数学课上潜心手工制作或绘画等,教师不应在课堂上大声训斥

5、,而应在课后找他们谈心,首先肯定他们喜欢这些制作是肯动脑筋,心灵手巧的表现,然后再告诉他每节课的任务不同,数学是基础,应打好基础,再搞发明创造,作为学生应把手工制作放到第二课堂或课外去研究它。老师再利用第二课堂兴趣活动时间开展“个人成果展”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还行”,克服悲观失望的心理障碍,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粕神用成功的体验唤醒学生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总是善于唤醒对方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潜意识。它是一种与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荣誉感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人人都能成功,同时向他们提供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学困生在集

6、体活动中正面表现自己,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兴趣,让他们担任出墙报,当值日等工作。抓住一切机会,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功给与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其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满足,增强自我肯定意识。五用科学的教法教育学生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特点,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会学习,必须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开展学法交流。比如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吸取同学之间好的学习方法,请学习进步大的学生现身说法,同学会更感兴趣,容易接受。也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学困生解答疑难,改进学法。这样学困生不仅可以在知识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优先帮助,更重要的是这样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良好气氛和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一种创造,要转变学困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付出艰苦劳动进行创造性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