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间儿童游戏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72148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族民间儿童游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藏族民间儿童游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藏族民间儿童游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藏族民间儿童游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藏族民间儿童游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藏族民间儿童游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族民间儿童游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藏族民间儿童游戏一、找牛犊由一名最小的孩子充当牛犊,其余孩子手拉手把他围在中间,再由一名孩子扮找牛犊者。找牛犊者装出什么也没看见,冲着孩子们喊道: “喂,看见牛犊了吗 ?” “你的牛犊什么样子 ? ”孩子们反问。 “我的牛犊上身是金做的,下身是银做的”“我们没有这样美的牛犊,只有一只全身是泥的脏牛犊。 ”孩于们喊道。当找牛犊的孩子找到牛犊后,他要走进孩子们手拉手搭成的一个个门洞,去赶小牛犊。他先走到一个门洞前说: “这门是什么做的 ?”孩子们答到: “是黄金做的,要金钥匙才能打开。 ”找牛犊的孩子没有金钥匙,只好去问下一道门。后面的门还有银子的、玛瑙的、珊瑚的等等。当找牛人问到最后一道门时,

2、孩子们立刻放下手,挤在一起,所有的门都关了。最后扮演找牛犊的孩子装出气势汹汹的样子说道: “我要是变成一头老牛,你们的门能挡住我吗?”说完就朝人群中冲,这时别的孩子就拉紧手快速旋转起来。如果找牛犊孩子冲进圈子中抢走小牛犊,那他就胜利了,闯不进去,就得认输。二、老虎捉羊首先用游戏方法确定孩子们的角色,即一个闭上眼睛俯卧在地,其他小孩伸出食指放在他身上,另一个小孩用拳头敲着叠在一起的手指问: “虎,一二三四猜猜是什么? ”趴在地上的小孩说: “羊” 。于是手指叠在最上面的孩子即确定为“羊”。用同样的方法,确定两只“虎”、一个“猎人” 、一只“狗”和数只“羊” ,游戏即可开始。玩法是: “虎”追扑“

3、羊”,追上后在“羊”头上拍一下,被捉的”羊”就成了“虎”,直到把”羊”捉尽,游戏便结束。三、找羊毛球这是年幼的小孩玩的游戏。首先由孩子们报出各自的游戏名称,如“我是太阳” 、 “我是月亮” 、 “我是金星” 、 “我是花朵”等。然后由一个稍大的孩子担任裁判。他先让所有的孩子背过身去,闭上眼睛不让偷看,把一个包着石子的红羊毛球扔到一个难找的地方后,就大喊一声: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 ”捂着眼睛的孩子们放开手开始四处找羊毛球。在这过程中,裁判故意用些假暗示迷惑小孩,一会说: “太阳那边有希望了。 ”做游戏的小孩就会向扮演太阳的孩子那边跑去。一会又说: “月亮那边有希望了。 ”孩子又会奔向取名月亮

4、的孩子身边。结果还是找不到羊毛球,孩子们就跟着裁判的假暗示在游戏场地跑来跑去,十分开心。若有人找到了羊毛球, 就藏在藏袍里, 向裁判跑去, 如果被别的小孩发现,都跟上来开始争夺羊毛球,非常激烈。直到最灵敏的孩子抢到羊毛球交到裁判的手上为止,游戏才算结束。奖品一般是一个用石头磨制成的小牛。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四、拣石子拣石子游戏,藏语叫“阿不多儿”俗称“抓石子儿”。多是女孩玩耍,通常在二三人至数人间进行,用五个石子戏 耍。开始前先确定顺序,然后每个人依次完成所规定的九种 耍石程序,最后以最先完成“上楼儿”的为胜。若一个回合 完不成可继续玩几个回合,直至决由胜负。拣石子方法是: 把五个石子同时撒到

5、地上,看石子图形任意拾起一子,做为 抛子。掷时将一子抛到空中,用抛石子的手在地上抓其它石 子。抓石子儿的九道程序中,一至五按数目称之。抓一,每 次抓一子,四次抓完。抓二,每次抓二子,两次抓完。抓三 配四,第一次抓起三子,第二次把手中三子放在地下一子处, 然后全部抓起。抓五,抛起一子,四子于地上,然后一次抓 上。背六,抛起五子,用手背按住,能接住几子算几子;再 用手背抛起,用手心全部接住。七挖,同背六一样,只是手 背抛起子要反挖在手心。八把蛋,抛起一子撒四子于地,先 拾起一子,放于手心,然后上抛一子,在拾地上一子的同时 把手中一子从小拇指后放到地上(这一动作称为“把蛋”),要求不能旁蛋碎违例论处

6、。地上三子把完后,抛起一子,把 手中一子放于地(也不能碰撞其它子),最后抛起一子,把地上子一次抓起。九跳楼,抛起一子,放回子于地上,第一 次跳抓最远两子,第二次抓中间两子。十上楼,抛起一于, 放回子于地上,然后连抛三次子,把地下另一子放在三之上( 上楼 ) ,最后全部抓起。就这样抓一、抓二、抓三配四、抓五、背六、挖七、把蛋、跳楼、上楼,全部完成为一次,背几个,挖几个,就算几个,可继续二次,三次最后依总背、挖的数字定胜负。难度逐渐增大,经双方协议,例如:上楼取消三次,靠拢必须一次完成等。藏族女孩子玩的这种“拣石”游戏,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玩起来精彩而有乐趣。经常玩这种游戏不但可以起到娱乐的作用,

7、而且还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增进各运动系统的协调性,同时还可以发展手指,手腕的力量。五、抓羊骨头“抓羊骨头”是十多岁的藏族孩子中常见的一种游戏,参加游戏二至数人不等,一般是三、四人同玩。玩具是羊的蹄腕骨四个,小砂包一个。常在家中坑上,院内或草地上聚在一起游戏。他们按蹄腕骨的形状将其分为耳朵、眼睛、心和背四面,在西藏地区把似耳朵的一面叫“马” ,前面骨凹进的一面叫“山羊” ,背面叫“绵羊” ,并涂上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西藏地区的孩子把这种涂上颜色的羊、蹄腕骨叫阿即黑。游戏前由大家商定一套动作及其规则,有简单的动作,也有高难动作,一般玩法是由易到难。最初规定要抓够一定数目百分或二百分不等。抛

8、起砂包将骨头撒开:如有两块骨头形状一样, 抓起算一分; 如其中有三块骨头形状一样,抓起算十分;如果四个骨头各为眼睛、耳朵、心和背,全部抓起算一分。这样抓够规定数目后,就进行“翻”的游戏:掷一次沙包抛四个骨头于地上,接住沙包。然后每拇一次翻动一个阿即黑( 骨头 ) ,待四个阿即黑翻成同一个形状后,最后一次全部抓起。依次翻完耳朵(马) 、眼睛 (驴) 、心 ( 山羊 )和背 ( 绵羊 ) 为第一回合,在第一个回合中要求翻动阿即黑时,不能碰动其它阿即黑:第三回合逐渐增大难度,掷一次沙包要把四个阿即黑全部翻成相同的面;依次做完这套工作,按完成先后定名次。阿即黑游戏有个人之间的比赛,也有分组比赛的。一般

9、出现抛起沙包而阿即黑未翻好,或沙包落地,或在第二、三回合碰动其它阿即黑等违犯规则的情况即停,由下一人翻。在西藏地区的阿即黑游戏是牲畜蹄腕骨为玩具的活动。它以骨头的四面代表四种牲畜或四种器官,是西藏人民长期游牧生活、生产中的产物。该游戏在西藏地区女孩中极为普遍, 在游牧之时, 孩子们不但可以娱乐, 而且可以开发智力。六、狼吃羊狼吃羊游戏藏语叫“江克勒格” ,在西藏藏族孩子们中间常玩的这种游戏,与内地汉族儿童“老鹰抓小鸡”相仿。这种游戏在西藏具有民族特色,孩子们从小在藏民族生活中的启示下,爱羊而恨狼,通过游戏的形式教育孩子们和大人们一样爱护畜群,保护畜群。在玩狼吃羊游戏时,一个孩子做“狼” ,另一

10、个孩子做“头羊” ,其余孩子做小羊前后排列在头羊的后边,后一个抓住前一个人的腰带。狼要抓羊吃,而头羊保护羊群不让被抓去,游戏即开始。游戏中,狼寻找目标忽左忽右,或快或慢,跑动中猛停,急改方向等动作,设法摆脱头羊的保护抓住最后一只羊或离群的羊,头羊紧紧盯住狼,随狼的移动而移动,虽不能进攻却也要极力防范,展开双臂,左截右挡,羊群尽力躲闪, 时而随狼转圈, 时而急停, 羊群随头羊摆动,时弯时直,有时似游龙成“ s ”形,有时狼、头羊急停后,羊群还在摆动中调整。游戏一般还规定,狼不能和头羊互相推、拉、扭、抱;头羊不能拖住狼;狼只能从头羊两侧绕过,不能从两臂下钻过;最后一只羊被狼拍着或躲闪中脱节者都算被

11、抓,应及时退出。此项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爱憎分明的情感, 团结互助的精神, 发展奔跑能力, 协调性和灵敏素质。七、打毛蛋打毛蛋,藏语叫“刚再” ,是西藏青少年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游戏。毛蛋是牛、羊毛线缠绕而成的,有大有小,这种毛蛋在玩的时候因嫌重后逐步改为以棉花为心、牛膀胱为胆外缠毛线的新式毛蛋。在西藏的寺院僧侣每年都要进行踢球运动,最早使用的是毛蛋,牛膀胱为胆做成的球,后来才改为用内装膀胱外用十二块牛皮缝制的球。毛蛋的玩法分拍打、踢、传、投掷等多种。精选资料,欢迎下载o拍打毛蛋:用手在草地上连续拍击,有拍击一次转体180 、360 ,连续拍打转体的;还有从裆下打过并转体180 、360 的穿档打毛

12、蛋( 要求球不能触及腿) 等。拍打毛蛋以拍打次数多少排名次。踢毛蛋:有毛蛋代替毽子以踢、盘、削、抗、蹲、跳等规定动作,编成一套进行比赛的,队传、带 ( 类似足球 ) 游戏的。传毛蛋:参加人分成两队,用低滚传毛蛋、上手传毛蛋的。常见的是一只手传毛蛋,有单手接和双手接的,原地接和跑动中接的,从地上捡起的,抢夺的,拿毛蛋可以随意跑动,传出去即可,没有详细的规则。投掷毛蛋:以毛蛋为投掷物比赛投准和投远。八、石头游戏石头游戏是西藏藏北儿童最喜欢的游戏。牧民孩于们的学习就是牧区的生活和劳动。七、八岁的孩子们,已开始在放牧点附近的地方帮大人照看牛羊。这时女孩子就会从怀里掏出一只小皮袋,里面装的是小小的石头人

13、,上面刻有每一个家庭人员的名字,这些小石头一般都是牧童自己刻磨的。小女孩先在地上画一个帐篷,标出牛羊圈的位置,然后就可以玩了。 小姑娘会自言自语地说: 早晨是妈妈叫醒我的,爷爷还坐着在念经,妈妈出去背水了,我跟爸爸去给小羊喂奶她就这样移动小石人排演着家里和放牧点发生的事 情,甚至还有她童年的幻想。男孩子在放牧时也要玩石头游 戏,但内容却是狩猎。他们用小石头磨制成猎人,猎狗和猎 物。猎狗一般有两条,猎物大多是黄羊和獐子等。猎人带着 猎狗进山了,突然发现了猎物,于是放猎狗去追赶,自己也 提枪跟着。男孩子们就这样有声有色地演由狩猎的全过程, 有时还能把几天追踪猎物的情节都有小石人摆演由来。九、踢健子

14、踢健子是西藏少年儿童中流行的一种游戏习俗。在西藏 无论在少年儿童中还是寺院小和尚中都有此项活动,幼年童 僧业余时间常三、五一堆踢健子。古时西藏的健子是用鹰的 羽毛涂上颜色和铜钱制成,现多用公鸡毛、山羊毛和狗毛。 踢健分单踢、对踢和分组踢等几种形式。蹋法由易到难、由 头到脚,旋转跳跃,花样繁多,错落有致。一般有踢、录心 盘、剪、抗、蹲、落,肘打、跳、凑和窝转等动作。比赛时 有其中单个动作的计数比赛,也有组合成套动作的比赛,先 完成者胜。对踢是一方完成一定数量的动作后,踢向对方接 着完成相应的动作,又踢回,或重复或另改花样,如一方接 不住或做错即判负。奖罚一般规定负者要给胜者“拾毛”,胜者以“蹦毛”惩罚对方。胜者将健子用手掷向前方任何地方,负者在健子 落地处掷健子给胜者,要求掷健子的速度、方向、高低均要 适度,不得有意刁难,否则胜者不动,负者要捡起健子回到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原地重新掷。胜者可将拂到脚前的健子踢向前、左、右任何 位置,直到胜者踢空或者负者用手接住健子,方可停止“拾 毛”。有时因胜者“蹦毛”不远,负者可用立定单脚或双脚 跳的方式,从健子落地处跳到胜者站立地点,以示“蹦毛” 无效。也算“拾毛”结束,比赛重新开始。精选资料,欢迎下载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