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苏教版化学必修二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每课一练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7208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苏教版化学必修二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苏教版化学必修二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苏教版化学必修二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苏教版化学必修二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苏教版化学必修二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每课一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苏教版化学必修二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每课一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苏教版化学必修二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每课一练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化学教学资料2.3.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2)基础过关一、原电池的形成与判定1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合理组成是()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ZnCuCuCl2BCuZnH2SO4CCuZnCuSO4DZnFeCuCl22在下图的装置中,属于原电池且有电流产生的是()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 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 g氢气生成二、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判定4右图为铜锌原电

2、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逐渐溶解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Zn为正极,Cu为负极5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铝合金是正极铝合金是负极海水是电解液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 BC D6如右图所示装置,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A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DA是Ag,B是Fe,C为稀AgNO3

3、溶液三、原电池的应用7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最好的方法是()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8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Aabcd BacdbCcabd Dbdca四、钢铁的电化学腐蚀9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24O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

4、22e=4OHC钢铁被腐蚀最后生成的铁锈为Fe(OH)2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10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反应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能力提升11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_(填字母序号)。A铁

5、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Cu2Ag=2AgCu2(1)根据两反应本质,分别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电极反应式、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负极:_,_,_。正极:_,_,_。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 mol,则正极质量增加_g,电解质溶液为_。13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试回答以下问题:(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锌片上有气泡,再平行插

6、入一块铜片(见图A),可观察到铜片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见图B),组成一个原电池,负极为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如果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500 mL 2 molL1的稀硫酸溶液,构成铜锌原电池(见图C,假设产生的气体没有损失),当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 L的氢气时,则此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c(H2SO4) _molL1,c(ZnSO4)_molL1;14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原理:Fe2H=Fe2H2(2)实

7、验用品:电极(_、_)、稀硫酸、_、_、耳机(或者电流计)(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3)实验装置如图。(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按如图所示装置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个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生“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_,在耳机中又由_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_应该接电流计的负极,电极反应是_,发生了_反应;_应该接电流计的正极,电极反应是_,发生了_反应。拓展探究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

8、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编号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1Al、Mg稀盐酸偏向Al2Al、Cu稀盐酸偏向Cu3Al、C(石墨)稀盐酸偏向石墨4Al、Mg氢氧化钠溶液偏向Mg5Al、Zn浓硝酸偏向Al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是否相同(填“是”或“否”)?_。(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铝为_极,电极反应式:_。石墨为_极,电极反应式:_。电池总反应式:_。(3)实验4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理由是_。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铝的原因:_。(5)根据实验结

9、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_。答案1C2D3B4A5A6D7D8B9A10A11(1)D(2)加入CuSO4溶液后,构成FeAg原电池,铁溶解,质量减轻,Cu2在银圈上得电子,生成Cu沉积在其上,质量增加(3)FeCuSO4=FeSO4Cu12(1)(A)不能,(B)可以(2)(A)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3)CuCu2e=Cu2氧化反应碳棒、Ag、铂、金(任选一)2Ag2e=2Ag还原反应108AgNO3溶液13(1)没有锌2H2e=H2 (2)1114(2)铁钉或铁条铜钉(其他的惰性电极如铅笔芯、铂等)烧杯导线(4)电能电能铁钉Fe2e=Fe2氧化铜钉2H2e=H2还原15(1)否(2)负2Al6e=2Al3正6H6e=3H22Al6HCl=2AlCl33H2(3)负极在NaOH溶液中,活动性AlMgAl3e4OH=AlO2H2O(4)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Zn在浓硝酸中发生反应被氧化,即在浓硝酸中活动性ZnAl,Al是原电池的正极(5)另一个电极材料的活动性;电解质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