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谜语隐喻深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719984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的谜语隐喻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鲁迅的谜语隐喻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鲁迅的谜语隐喻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鲁迅的谜语隐喻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鲁迅的谜语隐喻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迅的谜语隐喻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的谜语隐喻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的谜语隐喻深鲁迅自幼就喜爱猜谜。小时候,每到夏夜,他 总喜欢躺在家门口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由祖母 摇着芭蕉扇,教他猜谜语。后来,他到绍兴乡下外婆 家,结识了一帮少年朋友, 常和他们一起游戏、 猜谜。 事隔 30年后,鲁迅在长命灯 里把儿时猜谜的乐事 描绘了一番,并留下了儿时有记载的唯一一条谜语: “白篷船,红划楫,摇到对岸歇一歇,点心吃一些, 戏文唱一出。”谜底是什么呢?大家都猜不出, 但鲁迅 猜出了鹅。鲁迅还常幽默地将谜语运用在日常的通信中。一 次,在写给钱玄同的信中,他用了“鲜苍载”一词, 并加了书名号。显然,这是一本书,但是谁也没有听 说过。后来人们在编辑鲁迅全集时绞尽脑汁才破

2、译了这个秘密。原来,这是鲁迅运用“分扣法”制作 的一则谜语。“鲜”扣“新”(新鲜),“苍”扣“青” (青色,包括蓝、绿),“载”扣“年”(成语里有“一 年半载”)。“鲜苍载”者,新青年也。1933年 6月20日夜,鲁迅在致林语堂的信中写 道:“不准人开一开口,则论语虽专谈虫二,恐亦 难,盖虫二亦有谈得讨厌与否之别也。 ”这里的“虫二” 就是一则有趣的谜语。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 饱览了西湖美景之后,信笔题上“虫二”两个大字, 暗隐“风(风)月无边” 。鲁迅借 “虫二风月无 边” 的谜语,来讽刺林语堂编的论语里只有谈风 月的无聊小品文。且介亭杂文所收的杂文是鲁迅于 1934 年至 1936年

3、间撰写的。这段时间鲁迅正好住在上海的“半 租界”,鲁迅就风趣地信手拈来把它作为谜面。 “半租 界”就是“租界”的一半,把两个字各取一半,则为 “且介”二字,用的是灯谜的半妆格。 鲁迅特意把 “且 介亭”作为书名,其用意有二:其一是暗示撰写这些 文章时所在的地点;其二是表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极 大愤慨和国民党当局软弱的无情讽刺。鲁迅在另一部作品药中,主人公“华老栓” 和“夏瑜”是取“华”“夏”两姓,暗示都是“华夏子 孙”之意。同时“夏瑜”还隐指“秋瑾” ,即将“夏” 对“秋”,“瑜”对“瑾”。后来,鲁迅为瞿秋白所编的 海上述林译文集,其出版社取名为“诸夏怀霜社”。 “瞿霜”是瞿秋白的原名,“诸夏怀

4、霜” 四字用的是灯 谜会意的手法,其意思就是中国人民永远怀念瞿秋白, 以此表达他对已故知己朋友的情谊,也体现了鲁迅的独具匠心和斗争策略鲁迅一生用过的 100 多个笔名,其中不少是用谜 语的形式取的。如“华圉” ,“华”指中国,“圉”是监 狱,连在一起就是“中国是个大监狱”的意思,以此 抨击黑暗的旧中国。 1930 年,国民党通缉“堕落文人 鲁迅”,鲁迅毫不惧怕,采用传统灯谜中亥豕格的方法, 为自己取“隋洛文”“洛文”“乐雯”等灯谜化的笔名 来嘲讽国民党当局。鲁迅还用过一个奇怪的笔名 “宴之敖者”,其背后 隐藏的苦楚是: 1919 年年底,鲁迅全家搬进了北京的 一个大四合院,准备和母亲、兄弟同享天伦之乐,然 而因为周作人的日本妻子治家挥霍无度,月月亏空, 家庭间矛盾日益激烈,最后导致反目成仇,鲁迅在家 里竟连饭也吃不到,只得自备饭菜。对此后来鲁迅解 释说:“宴从宀(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 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赶出来的。 ”其中所包含的心酸 和无奈令人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