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71889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阅读平台。白鹅(节选)丰子恺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

2、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鹅的吃

3、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种菜,养鸽,养鹅,而鹅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有那么( )的身体,那么雪白的颜色,那么( )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么可笑的行为。在这荒凉举寂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

4、给了朋友。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诀的朋友立传,写照。1选词填空,将序号填写在文中括号内。A雄壮B庞大2“这环境有了生气”中,生气一词指的是( )A活力B不愉快3“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是怎样的感觉?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失落B思念C放松4作者从白鹅的_、_、_、_四方面具体表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5读下面的句子,填空。(1)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3)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

5、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我的发现:从称呼的变化中,我体会到作者对白鹅越来越_。二、 课内阅读。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

6、不知看哪一处好。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耸立(_)拥挤(_)2第一自然中作者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本舟,写出了小艇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_的特点。3选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用原文句子回答)4画线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四字词语_。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说明了船夫_,船的_。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窃读记(节选)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是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

7、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1填空。(1)“安心”、“担忧”都是表示心情的词语。 “我”安心是因为_ “我”担忧是因为_ (2)找出节选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认真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下列句子是比喻句吗?是的打“”,不是的打“”(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_)(2)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

8、了。(_)(3)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_)3用“_”标出“我”进书店时动作的词语,想想可以换什么字,换字后,意思是否和原意一样。 4请你帮“我”体会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 四、 课内阅读。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

9、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1本段的中心句是_。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改为陈述句)_3作者从_、_、_、_、_、_、_这些方面具体写牛郎对老牛的照看。说明了牛郎_。五、 课内阅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 ),到处都是(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 ),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

10、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上文选自课文_,作者是_。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用“ ”画出表示鸟多得让人看不过来的句子。4“大的,小的”这是写了鸟的_,“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有的有的有的”这是写了鸟的_。5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_,第二个指_。六、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校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太阳光有杀

11、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 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 到处是寒冷 没有风 雪 雨 露 没有草 木 鸟 兽 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1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_)(_) (_)(_)2给第三段的句子加上标点。3最后一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 ”画出来。4从以上片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太阳有哪些作用?_七、 阅读平台。父爱之舟(节选)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12、。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1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段所写的场景。_2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坚持凑钱给孩子缴学费的原因是( )A父亲爱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B父亲溺爱儿子,家里条件那么差,还想方设法满足儿子。C父亲非常懦弱,不懂得反抗儿子。3文中画线句中的“心酸”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家庭状况的担忧和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B感觉家里给的钱太少了,没有脸面C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4最后一句话中加点词语“新滋味”指的是什么?_八、 古文阅读古人谈读书(节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士人:_ 下流:_2写出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_3本文告诉我们读书一要有志气(志向):二要有_,三要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