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重点总结--消化系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71614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学重点总结--消化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影像学重点总结--消化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影像学重点总结--消化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影像学重点总结--消化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影像学重点总结--消化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像学重点总结--消化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学重点总结--消化系统(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系统一、 胃肠道正常表现黏膜相,充盈相,加压相,气钡双比照相食管:食管入口平第六颈椎食道上端正位:会厌、会厌谷、梨状窝食道吞钡充盈相:示食管与贲门交界处轻度生理性狭窄区;粘膜相:由上到下分别可见食道的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及左房压迹 食管的蠕动:第一蠕动波:原发蠕动,下咽动作激发,钡剂数分钟进入胃; 第二蠕动波:激发蠕动,食物对食管壁压力引起的 第三收缩波:食管环行肌局限性不规则收缩运动导致的胃: 胃粘膜相:粘膜皱襞透亮影,皱襞间沟条状致密影 胃底粘膜交互交织网状胃充盈相:胃小弯及胃窦侧轮廓光滑整齐,胃体大弯侧锯齿状横、斜行走向皱襞胃的类型:牛角型,钩型,长型胃,瀑布型胃贲门星:食管入胃处胃

2、粘膜影像小弯粘膜平行,大弯粘膜斜行,胃底粘膜弯曲,胃窦粘膜不定。胃微皱襞影像胃小沟和胃小区胃的生理表现:紧力 静止长度和力运动 蠕动和紧性收缩排空 24hrs分泌 1.52L十二指肠:球部 + 降部 + 水平部 + 升部 小肠皱襞以空肠段密集,高耸;以环行皱襞为主。一般状态下呈羽毛状。回肠段:皱襞显示稀少,肠管边缘较光滑,淋巴滤泡数目越多,体积越大。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粘膜皱襞密集、斜行和横行为主降结肠稀疏、以纵行皱襞为主;粘膜无名沟,小区;24-48小时排空结肠袋,半月皱襞,气钡双重相二、 异常影像学根本表现:胃肠道的位置、轮廓、腔的大小、腔、粘膜皱襞部构造、胃肠道浸润程度和壁外侵犯(

3、一) 胃肠道轮廓变化消化道造影CT、MRI病理良性恶性龛影圆、边缘光滑良性溃疡边缘不规则恶性溃疡壁凹陷溃烂溃疡憩室粘膜正常外膨的囊袋影区别龛影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良性肿瘤不规则恶性肿瘤结节肿块壁向突起肿瘤、肉芽肿、异物龛影:胃肠道壁溃疡充钡、切线投影呈现的钡斑影憩室:胃肠道管壁向外膨出的囊袋状影,钡剂可充入,其的粘膜及附近的粘膜正常。充盈缺损:胃肠道壁向突出而没有被钡剂充盈的影像狭窄与扩二粘膜皱襞的改变消化道造影病理良性恶性粘膜皱襞破坏多见恶性肿瘤侵犯肿瘤浸润粘膜皱襞平坦粘膜和粘膜下溃疡伴炎症水肿所致,与正常粘膜无明显分界、逐渐移行粘膜和粘膜下恶性肿瘤浸润,与正常粘膜分界清肿瘤浸润或炎症水肿粘膜皱

4、襞增宽、迂曲多见胃炎、静脉曲炎症、肿胀、结缔组织增生粘膜皱襞纠集多见良性溃疡少见于浸润型胃癌,伴粘膜中断纤维、疤痕收缩胃微皱襞改变良性溃疡周边胃小区和胃小沟大小和粗细不均胃癌周边胃小区和胃小沟破坏消失粘膜皱襞破坏:皱襞影像消失,代之为杂乱、不规则钡影粘膜平坦:皱襞的条纹状影变得平坦不明显或消失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透明条纹状影像增宽、迂曲粘膜皱襞纠集:粘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状三管腔大小和位置的改变消化道造影CT病理良性恶性管腔狭窄先天、功能性、腔外压迫、粘连、炎症、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腔外恶性病变压迫壁增厚食管、小肠5mm,胃及大肠10mm管壁增厚管腔扩展肠梗阻、功能紊乱位置和移动度改

5、变占位压迫、粘连牵拉、腹水浮撑四功能性改变消化道造影良性恶性力改变力低,管腔扩大力高管腔收缩、痉挛、激惹蠕动改变蠕动增强、减弱、逆蠕动蠕动消失肿瘤浸润运动力、排空能力改变胃排空超过4小时、排空延迟/服钡少于2小时到达回盲部,小肠运动增强,超6小时减慢,超9小时延迟。分泌功能改变炎症引起分泌过多“激惹征象:钡餐显示病变部“跳跃征异常CT表现可显示管壁增厚、结节肿块、胃肠道壁周边、相邻器官、淋巴及远处转移;三、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1、 食管静脉曲:门脉高压并发症,常见肝硬化,呕血、便血 *线表现早期:发生在下段,粘膜稍增宽、略迂曲、虚线状、管壁稍不整典型期:中下段粘膜明显增宽、迂曲,蚯蚓状或串珠状充

6、盈缺损,管壁呈锯齿状严重时:以上表现更明显,且管壁力降低,蠕动降低,钡剂排空延迟,病变累及上段鉴别诊断食管裂孔疝:疝囊粘膜形成的假充盈缺损、充盈相可鉴别食管下段癌:充盈缺损不规则、管腔僵硬(祥见下节)食道平滑肌瘤: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粘膜推移不破坏。食道静脉曲:管壁柔软可扩 2、食管癌病理类型:鳞状上皮癌多见,腺癌、未分化癌及鳞腺癌、小细胞癌转移途径:侵犯邻近组织、淋巴道及血行转移根据进展情况分为: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食管癌早期食管癌:定义1972年日本规定:癌仅浸润至食管粘膜、粘膜下层,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统称浅表食管癌,其中无淋巴结转移者为早期食管癌。根据浸润情况又分上皮癌、粘膜癌和粘膜下癌

7、*线表现平坦型:切线位可见管壁边缘欠规则,扩略差或钡涂布不连续,粘膜粗糙呈颗粒状或大颗粒网状癌性糜烂,邻近粘膜粗细不均、扭曲或聚拢、中断隆起型:病变呈不规则扁平状隆起呈颗粒、结节状充盈缺损,可有溃疡凹陷型:切线位管壁边缘轻微不规则,正位不规则浅斑,外周粘膜皱襞集中只侵犯粘膜层及粘膜下层v 粘膜增粗、迂曲、紊乱、毛糙或中断v 小龛影0.2cm0.4cmv 小充盈缺损,约0.5cm,1cm,周围较大水肿带穿孔性溃疡:大如袋状,液面,气液钡分层胼胝性溃疡:龛影大1.5cm2cm,深度1cm,较宽透明带,粘膜纠集,与恶性难辨胃溃疡恶变征象v 龛影周围出现小结节状充盈缺损,指压迹征v 粘膜皱襞杵状增粗,

8、中断v 龛影周围不规则,尖角征v 治疗过程中龛影增大良恶性溃疡鉴别良性恶性龛影形态正面观呈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不规则、星芒状龛影位置突出于胃轮廓外位于胃轮廓之龛影周围与口部粘膜水肿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粘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龛影口部指压迹样充盈缺损,有不规则环堤粘膜皱襞中断、破坏附近胃壁柔软、有蠕动感僵硬、笔直、蠕动消失4、十二指肠溃疡直接征象-龛影,4mm12mm大小,多为正位像,粘膜纠集恒久的球部变形瘢痕、痉挛所致,山字形、三叶形、葫芦形间接征象:激惹征幽门痉挛分泌增加力增高或降低固定压痛5、胃 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在40岁60岁,以胃窦、小弯及贲门区多见分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

9、1早期胃癌定义:癌仅浸润至胃粘膜、粘膜下层,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为早期胃癌根据肉眼形态分以下三个根本类型与三个亚型I型隆起型:癌灶隆起5mmII型浅表型:癌灶比拟平坦 IIa型:浅表隆起型,癌灶隆5mm IIb型:浅表平坦型:与粘膜等高 IIc型:浅表凹陷型:癌灶凹陷深度5mm,但不超过粘膜下层;*线表现I型隆起型:大小不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外表粗糙II型浅表型:胃小区和胃小沟破坏呈不规则颗粒状杂乱影,有轻微凹陷与僵硬边界清晰;III型凹陷型:龛影、不规则、粘膜中断、融合注:采用胃双比照造影法,重点在于发现它的存在,需结合胃镜及活检2进展期胃癌重点中晚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癌肿已经累及肌层或达外膜

10、以外无浆膜层,常有局部或远处淋巴结转移;I型蕈伞型、II型溃疡型、III型浸润溃疡型、IV型浸润型进展期胃癌病理及*线I型蕈伞型:肿瘤向腔凸起呈蕈伞状充盈缺损、表浅溃疡、外形不整、边清, 转移较晚II型溃疡型:癌向壁生长,中央深大溃疡呈火山口,边缘不规整,但界限清*线表现:半月综合征+粘膜纠集、中断、破坏*半月综合征:不规则龛影,多呈半月形,外缘略平,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龛影外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轮廓不规则,有指压状或结节状充盈缺损III型浸润溃疡型:为溃疡型和浸润型混合表现与溃疡型不同在于:与邻近胃壁界限不清与浸润型不同在于:出现溃疡IV型浸润型:肿瘤在胃壁弥漫浸润生长但不向腔形成肿块,也不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