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工作报告38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713252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政府工作报告38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38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38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38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县政府工作报告38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政府工作报告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政府工作报告38(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它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特别是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奋起赶超,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抓发展、促赶超,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做大经济总量为主任务,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着力抓项目、扩固投、稳增长、调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

2、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五年翻番,分别达到*017亿元和45.5亿元;财政总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增长了两倍多,分别达到23.*亿元和158.75亿元。连续三年(20*-202X)荣获全省目标考评三类县综合先进;连续三年(20*2*)被评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先进县;连续两年(0-*)荣获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连续三年(20-0*)荣获全市县域经济目标管理考评前三名。 五年来,我们坚持创新思路强工业、调结构,是产业发展成效最好的五年。围绕绿色食品、矿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三大主导产业,突出“引项目,壮产业,稳运行,拓平台,强机制,优环境”六大抓手,加速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积极策应全市“一心

3、两翼三板块”()总体布局,着力发展绿色工业、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决战工业成效明显。先后引进*、*、*、*、*、*、*等亿元以上项目69个;引进返乡创业工业企业29家,实现就业.6万人;园区建成面积由5.7平方公里拓展到10.67平方公里,新建了飞地园区()*()工业园,“一园三区”(3)共落户企业177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亿元,综合实力由20*年全省第51位上升至30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9亿元,年均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28亿元,年均增长27.3%;实现利税总额5.亿元,年均增长28.98%。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全县耕地保有量

4、达68.1万亩,基本农田6.08万亩。*农产品稳产增产,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丰”。*、*“一园两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初具规模,全县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44家,家庭农场62家,百亩以上产业大户27户,农业规模龙头企业59家,创建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69个。生态旅游业快速升温。*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成功引进*水乡、温泉小镇、*文化园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等旅游项目基本建成运营;成功创建国家4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个(5);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年均增长9%;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43.6%。 五年来,我们坚持更新理念兴城镇、强功能,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围绕“一心、两河、六组团”(6)

5、的城建格局和“全力繁荣*区、加速完善拓展区、有效提升南X县区、分步改造X县区”的城建思路,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精细化管理,资本化运作,着力推进城市建设实现“三个转变”(7),促进中心X县区各组团协调发展。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中心XX县区实施重点城建项目385个,建成面积由*7平方公里拓展到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5万增至2万,城镇化率由65提高到406%。*X县区一批基础设施、文化商贸、社会事业项目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五年基本建成目标如期实现。X县区改造步伐加快,南XX县区整体提升,拓展区加快完善,大*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城市创建深入开展,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

6、县城、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宜居县城,连续三年(20*-20*)被评为全国深呼吸小城10佳。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线改造基本完工,*高速基本建成,贯穿我县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公里;升级改造*公路、*公路、*公路等二级公路15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2公里,新建和改造桥梁65座,通25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0%。水利建设全面加强,完成规划内2座中型水库、34座小型水库和0座小 (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完成中小河流治理条79.公里、小农水重点工程33个;建成自来水工程9座,解决了3.4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民为本办实事、惠民生,是群众得到实

7、惠最多的五年。全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25%。在全省率先开展推进整体移民搬迁扶贫、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先后建县区镇村三级安置点4个,安置移民.6万人。建成保障性住房.55万套(户),解决了2.4万人住房困难。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施助保贷款政策,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全覆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98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五年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24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8、入达到759元,年均增长*.6%。科技XX县区成果丰硕,全县专利授权量56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科普示XX县区”和“全省专利十强县”。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县职业中专、县二中、县城七小、八小、九小建成投入使用;高考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年累计录取清华北大考生*名;县职业中专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四馆”()、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卫生计生事业快速发展,新建了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县中医院X县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综合大楼,新增病床位30张;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实施,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全面两孩”(9)政策稳妥实

9、施。社会治安持续改善,立体式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平安*建设成效明显,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荣获全省治安保险先进县和全市综治先进县。“六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被评为“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坚持立足长远打基础、重保护,是生态建设集聚优势的五年。积极争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基本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新增国家级生态乡镇个、省级生态乡镇*个、省级生态村*个。新建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X县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X县区噪声自动监测点各2个,空气环境优良天数年均保持在30天以上。完成造林绿化2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6%。全面落实“河长制”(10),修河监测断面水质达

10、类水标准,集中式饮用*地水质达标率100%。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 五年来,我们坚持勇于担当抓改革、破难题,是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五年。坚持以改革创新、理性决策、撬动金融为导向,项目引进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专项治理更加注重实效。“三单一网”(*)改革扎实推进,政府部门责任清单、权力清单挂网公布,*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全县精减行政审批事项7.67%,保留行政权力事项044项,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项。公车改革稳妥实施,县公务用车服务平台正式运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工商、质监、税务“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

11、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基本完成了土地确权登记。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全县累计流转土地23.万亩。新组建了县卫计委、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不动产登记管理局,撤销了县政府驻*办事处。强力开展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XX县区客运市场和林业秩序综合整治,对河道采沙和东津库区船舶进行了专项整治,有效破解了发展难题,增强了发展后劲。 五年来,我们坚持从严从实抓整治、转作风,是行政效能明显提升的五年。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2)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全面完成了政府办公自动化

12、系统和云平台建设,非涉密文件实现网上流转,办公效率明显提高。积极开展了“吃空饷”、“红包”、“违插”、“赌博”和“微腐败”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显著加强,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审计、监察、统计、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防震减灾、通信、妇女儿童、消防、党管武装、双拥创建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奋起赶超,历程极不平凡,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X县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和社会各界深切关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

13、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县单位、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县加快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农村贫困发生率较高,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同步全面小康压力大;产业转型升级不快、集聚度不高,实体经济运行较为困难;城乡差距还比较大,新型城镇化水平不高,产城融合度不足,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财政收支压力大,民生保障水平急需提升;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发展与稳定的压力较大;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4、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应对,努力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完XX县区第十七次党代会和“*”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五年,也是我县全力脱贫,奋起赶超,争得龙头地位、实现绿色崛起、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五年。按照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总体部署,根据关于制定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中央五大发展理念(5),全面落实省委“十六字方针”(*)和市委的战略部署,以脱贫攻坚为首要任务,以新型工业

15、为重要支撑,以开放合作为主要动力,以城乡一体为基本取向,以生态文明为不懈追求,坚持在扶贫中发展、在发展中扶贫,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决战新型工业、打造区域中心、做活旅游商贸、促进城乡一体、增进百姓福祉,努力实现“*”发展目标任务,为争得三省九县龙头地位,实现绿色崛起,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我县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左右,达到2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3.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以上,达到3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以上,达到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以上,达到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以上,达到6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聚焦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必须盯紧目标,落实责任,加大投入,精准施策,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盯紧目标扶真贫。盯紧全县21个贫困村和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